米家山啊米家山,这件事上你是“小人物”了哈!

朋友圈里竞相转发这么一个帖子,题目叫做《为高老师鼓掌!》。


这“高老师”何许人也?是曾经大名鼎鼎的导演米家山的母校老师。

Mijiashan01.jpg

米家山

那么米家山又是什么人呢?年轻人可能有所不知,有点年纪的都知道他拍过不少好电影,最有名的是《顽主》。

Mijiashan02.jpg

还有一个“有名”的事:他是著名影星潘虹的前老公。关于他们为何离婚的种种,资料很多,这儿就不八卦了,本文对八卦没兴趣。

那就再说回《为高老师鼓掌!》的帖子,它说的是啥事呢?

帖子曰,成都树德中学(9中)语文老师高宝智老师“昨日谈”——在“文革”中动手打人的学生渴望回校拜见老师、当面道歉的事。

这“回校拜见老师、当面道歉”的打人学生,就是米家山,米导。

高老师说,“我活了88岁了,我始终没有想明白,没有想清楚,在文革中那些被我们当儿女一样爱护的学生,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魔鬼,变成了残暴的打手來打我们,出手之狠,打得之重,那可是拳打脚踢皮带抽啊,把我们朝死里打哦!我一直就想不明白,前几天我们师生还在一起谈笑风生,才过了一天就把我们打得个半死不活。我那时也才四十多岁,也算是挨过来了,挺过来了。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平时对学生多年的教育的效果在哪里?手在天安门上一挥,我们的学生娃儿就变成了魔鬼。”

又说,“前不久,当年我的学生,也是当年9中红卫兵的头目,也是当年把我们打得又稳又准又狠的,后来成了电影导演的,他爸当过成都市长的米家山,给树德中学写了信,对他当年残暴的打人行为深表歉意,他想回到学校,对当年他打过的老师们当面道歉。”

于是乎,“树德中学领导为此专门召集了我们几位还健在的、当年挨他打的老师开了一个会来征求我们的意见:是见,还是不见?对米家山的道歉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高老师说了自己的态度:“我在会上明确表示:1、米家山也年龄大了,能对自己当年野蛮暴行有所认识是好事情。 2、不接受他的道歉。 3、不见他。4、文革是国家和民族的巨大灾难,要道歉,首先要从大人物开始,你米家山当年打得好欢,现在要来道歉,你算老几哦!小人物!”

帖子评曰:88岁的高老师昨日谈到这事,一气呵成。我听得认真,将她的谈话都记住了。

帖子的主人还介绍说,高宝智老师是树德中学前教务主任,语文教研室主任,也是清末一个探花的后代。

“探花的后代”啥的咱就不探讨了,无非是说高老师的浩然之气乃得之真传。这我信,不过我倒是从高老师的这段话里,读出多种意味——

意味之一:通达。高老师其实是不想面对这个尴尬场面,接受道歉不好,不接受道歉也不好。与其尴尬,不如不见。她想的是大事:“手在天安门上一挥,我们的学生娃儿就变成了魔鬼。”——她不太在乎某个学生的具体道歉,更在乎其间的“深奥原因”。

意味之二:心疼。不知诸位是否读出这层意味,反正我是读出来了。一句“米家山也年龄大了,能对自己当年野蛮暴行有所认识是好事情”——透露出隐隐的心疼。当然她绝对不肯承认隐藏深处的这丝心疼,但她决绝的“不见面”,其实也是想在避免自己尴尬的同时,不让米家山尴尬。

意味之三:深刻。“文革是国家和民族的巨大灾难,要道歉,首先要从大人物开始”——这是大气磅礴的宣示之言,是振聋发聩的警醒之言。实质性的“否定文革”应该是“顶层行为”和“国家行为”,这才具有重大意义;“底层行为”和“个体行为”再诚恳再密集,也意义不大,高老师要的是“顶层”和“国家”!

高老师最后那句话,我看了是五味杂陈:“你米家山当年打得好欢,现在要来道歉,你算老几哦!小人物!”——从正面看,是“我不原谅!岂能那么容易就原谅!”从侧面看,是“道歉也轮不到你,你不够资格!”从反面看,是“这件大事上你只是个小人物,省省吧,都别尴尬了!”

换一种表达,大概就是:我不恨你,但也不想原谅你,轻易的道歉和原谅,一切就太“轻”了。

高老师情感杂糅理性的这番话,信息量很大,感情很丰富,情绪很微妙,反思很深刻,意味很深长,如果只是简单地解读成“高老师拒绝米家山,嫌他小人物,算老几!”那就可惜了。

所以啊,《为高老师鼓掌》,不是鼓“来劲、过瘾”的掌,而是鼓“深刻、警醒”的掌。全民应该形成基本共识:要彻底否定文革、反思文革,光靠“文革5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的社论是不够的,还得落实到可感可见的“国家行为”——

诚如高老师所言:“要道歉,首先要从大人物开始。”小人物只能代表个体,大人物才能代表国家。只有大人物发出明确的“道歉”声音,这一页才有可能尘埃落定。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曾经有过在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的“华沙之跪”,俄国现总统普京也有过“卡廷纪念碑前的单膝跪地”。他们的膝盖不是他们个人的,跪下的是一个巨大的象征。

当然,真诚的道歉和忏悔不是只有下跪一途,但是爱与恨都需要明确表达。形式之重要,只须看看仪式之重要,仪式的背后,是一种世人面前的庄重承诺——对于一场民族灾难,国家有责任宣示:永不重演!

当众人开始惶恐地警惕“文革再现”时,这场“仪式宣示”已然绕不过去。一个政权必须秉持明确的价值观,切忌从众声喧哗中捞取“可资利用的民意”。专制不是暴君的专利,也有暴民的份额——暴民是文革的温床,“学生娃儿变魔鬼”为何一夜间就完成了,如果不从根子上铲除文革毒瘤,癌症依然会肆虐。

我想,《为高老师鼓掌!》之所以被疯转,定是大伙从各个角度读出了深意。

同时希望米家山不要失望,你想用道歉救赎自己的灵魂,大伙是理解的,不过你得明白,再诚恳的道歉也抹不去曾经的伤害。更不要误解高老师,她没能让你了却这桩心事,并不是“不给面子”那么简单,而是心疼你保护你。其实当你表达了那个意愿时,老师们就已经内心宽慰了。可是他们不能轻易地说出“原谅”二字,因为对“文革”这桩重大事情而言,他们也是小人物。

小人物的道歉和小人物的原谅当然也很动人,可是对于大局而言,还是“然并卵”。此前在北京八中已经发生过这一幕,那些高干子弟光圈闪烁,吸引媒介,然而这样的“个体行为”并没撬动“国家行为”。所以高老师的“拒绝表演”是非常明智的,她念兹在兹的,不是“米家山的道歉”,而是“大人物的道歉”。

道歉不是向高老师这样的个体,而是向人民向族群。当那句声振寰宇的道歉之词传来时,高老师们就一并受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