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麻姑救伟引见殷后 崔伟还阳得珠成富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返回目录
  上一回说到,白帝蛇让崔伟骑其背项送上洞顶,再将崔伟扶上石床后,即回归其洞府矣。其洞府,有其正式名号曰“白帝蛇府”,为阴曹世界殷王城所属。蛇府中蛇类兵卒甚多,均为石乳石所变化焉。白帝蛇归洞府后,立即召唤几名蛇兵蛇卒,命其速往殷王城殷后宫回报:下属白帝蛇已发现秦御史崔亮子崔伟之踪迹,现已将其失魂落魄之骸骨送上白蛇洞之顶,请速请神医将伟救治并送往后宫;殷后报答崔亮修殷王祠之恩的愿望当可实现矣,云云。
  这边厢,再说睡在白蛇洞顶石床上之崔伟,模模糊糊过了不知多少时辰,才从南柯一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已起坐在石床之上;又觉得身上之筋骨似乎已经有了力气。这时,她才想起刚才南柯一梦之梦境。
  他梦见了曾经见过一面的麻仙姑,来到他的石床边,把他那空洞的形骸里的一根根骨头作了一番拾掇,左拼接,右粘连,终于把他一副松散的骸骨拾掇回原来的形状。尔后,麻姑灌输以魂灵,又扶他起坐,告诉他,在茫茫一片漆黑的远处,会有一点亮光出现,你向那亮点走去,就可遇见你要见之人了。说完,朝他肩膀一拍,又遁地而去。
  崔亮从梦中醒来,他还是起坐在石床之上,周围是麻仙姑所说的,四野茫茫,漆黑一片。
  他站了起来,果然见远方有一朦胧亮点,遂向那亮点探路前行。他终于走到那亮光之所在。原来这是一高阔的城门,城门上尚有城楼,城楼四端的飞檐翘角上,还装点着仙人骑凤与檐角走兽。远处所见之亮点,原来正是此处城楼上之灯光闪耀。走近一看,只见城门上悬挂一匾,题曰“殷王城”。伟走入城门,只见城中有五色莲花,街上有槐柳数行;阶砖平坦,宏蔽地上。伟走入一珠楼廊庑,只见有金龟床,舖以花蓆,有琴瑟置于其中,崔伟心想,这就是殷后之宫殿了吧。但伟在此珠楼廊庑中行走,却寂不见人,遂徐徐趋前,看见琴瑟就抱起来,一边拢捻抹挑,一边思量着梦中麻仙姑所谓之“应见之人”,该会是怎样才能遇见呢?
  良久,见金童玉女数百人,簇拥着一华贵老妇自后殿出。老妇虽已年迈,但仍脚步频频,快步向前,边走边呼:“崔君何在?”崔伟听此声音,看其形状,知道就是传说中之殷王冥后了。忙整衣冠,下殿庭拜伏之。殷后趋前扶伟起,接引上殿,赐坐。
  殷后笑谓曰:“殷王阵亡于邹山,年久祠废,无人奉祀,幸赖乃父崔御史重修祠宇,奉祭如前,至今不绝。故令麻姑往来寻之,不见御史,得见公子,亦幸甚矣。今又得白帝蛇君来报,君子为避难而堕白蛇洞,骸骨俱散矣。白帝蛇送汝骸骨出洞,又报哀家命麻姑前往为汝整骸骨,输魂灵,故而今日得见崔君。此亦一幸甚至哉之乐事啊!”随之,乃令置酒食宴崔伟以贺。
  席间,有一长须大腹之老臣趋步而至,拱手启奏:“阳间有大事发生,特来禀告。”殷后见是来往阴阳异境之军机老臣,遂延请入席上坐,急切问道:“爱卿何为?”老臣曰:“正月十三日,北人任嚣被猖狂神杀害了!”崔伟惊起,忙问详情。
  老臣遂说道:“事因任嚣子任夫应允猖狂神以君活口为祀而起。祀日到来,君已逃脱,嗜血成性的猖狂神怒而不问缘由,迁怒于任嚣,并杀戮连任夫、芳容在内的任嚣全家了。”
  崔伟听后,悲戚甚焉,呼曰:“我要回去,为义父修祠耳!”
  殷后见伟情真意切,乃命宫中之羊官送伟归阳世。殷后自己则于宫门之前,为崔伟送行。
  羊官命伟瞑目坐于肩上,不消一刻,即到邹山。羊官令崔伟归家,自身乃化为石羊立于山巅,永作遥目送行之状了。
  崔伟回到邹山,已无家可寻,乃到番禺应玄家落脚,并住了下来。一日,当八月斜阳时,伟与玄南游邹山殷王祠。不知是偶遇,还是麻姑、应玄有约在先,崔伟在殷王祠又遇见了麻仙姑。麻仙姑的确是受殷后之委托而来,要把殷后珍藏之一双宝珠赠予崔伟。
  此宝珠来历确实不平凡。是珠也,有雌雄一双,名曰“龙燧珠玉”,黄帝得之,历传至殷。殷王侵百越,殒身于邹山时带珠而死,埋葬于此,珠亦随之下于地府,嗣后为殷后所珍藏,为报答御史崔亮修殷王祠之恩,殷后乃托麻姑把此雌雄宝珠赠予崔伟。
  此雌雄一双宝珠在崔伟手中也是历劫余生。大秦年间,战火不断,所有珠玉玳瑁,皆已消散,惟麻姑所遗龙燧宝珠尚在。远在北国之商贾,仍能望见南方交趾方向之珠气冲天,追寻典故,知是黄帝之龙燧宝珠的光彩在闪烁。北国商贾于是以金银缎匹价五万钱以买伟龙燧宝珠中之一颗,伟以是大富贵矣。
  崔伟晚年,无人知其所踪。有云曰是麻姑迎去不知所知,亦有云其死后沉于邹山一井穴中。那一颗龙燧宝珠随之埋于井,故井穴常常会熠熠生辉。崔伟之井穴,今仍在邹山,邹山人称之为“越国井”。也许是因为崔亮父子的生平所为,昭示了越裳士民宽广的胸怀吧,此井入夜则熠熠生辉矣。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