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做人一辈子,能有多少像这样的经历值得骄傲的?
这是华南师大附中68届一个微信群的聊天记录:
— 2018-11-21 —
曉紅 17:19
(轉)一位晨星农场农二代就知青一事写的短文,转发。 50年前的这段历史,对于献身其中的知青们是刻骨茗心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对这段历史的大多数描述和他们自己的感受,基本上都是否定的。因为从繁华的大都市被动地来到了偏远贫脊的山村,从无知地盲从到醒悟了懊悔和无奈,反差太大,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理想,要为其他人做出无私的奉献。谁都不能逃避历史,就像战争年代一样,谁赶上了还要为此负出鲜血和生命,历史就是这么残酷,对错是非都不重要,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单程票的旅行。
我要感谢这段历史,感恩这些知青,是这些知青在我幼年成长的起萌阶段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带了五彩的暑光,让我们这些农场的光腚娃娃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早的期盼和向往。
谢谢你们!永远的晨星农场!永远的知青!
曉紅 19:35
那位写信的是晨星农场五队老工人司务长王洪增的儿子王家文,他现在是琼海某大国企党委书记,是五队第一届小学毕业生,附中叶四珍是他们老师。
金辉隐士 19:40
叶四珍。
四珍 22:07
农场的孩子都很争气,他们与广州知青感情深厚,他们认为在那个年代是广州知青給他们带去了光明,传播了知识和文明,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盼,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读上大学,但是走出农场的孩子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干得很不错。他们很感恩广州知青!
— 2018-11-22 —
康文 00:20
@四珍
曉紅 09:03
连队有一个小孩上华师大,后当农场付场长。
江南 09:56
@四珍 @四珍
欣古 10:09
@四珍
江南 10:11
第一届小学毕业生,叶四珍,你们相当是第一届小学生的老师了,相当是这个学校创办阶段的首批老师。一个地方的孩子的启蒙教育,从无到有的历程是最感人的。
江南 10:20
@四珍 真的,做人一辈子,能有多少像这样的经历值得骄傲的?
江南 10:37
我们去的东莞长安咸西大队,情况也差不多,到了农村,我们这些知青当即成了宝贝。我们班的祁茶、张慧玲和四班的容小梨很快就被安排到小学当老师。
江南 10:38
@金辉隐士 @永红 还有谁去当老师了?
金辉隐士 10:38
端木立呀。
金辉隐士 10:38
郭左明好像也是。
金辉隐士 10:39
祁茶后来还当了校长。
江南 10:40
绝对的主力军呀!
江南 10:44
我去了大队农科站,农科站就两个人,北坊的老农麦锡洪和我,当时大队的糖厂建成之后,大队还派我去光明农场学习酿酒技术。
江南 10:50
当时端木立为我制作了一个显微镜,放大镜片是他用玻璃在酒精灯上烧成的,不过效果不太好,用不上。
永红 11:34
我代过课,还办过夜校教大人识字,办过宣传队,参加劳动中就把现场的好人好事编成快板,大家午休时,我们就现场表演,当时真的是开心。记得代表大队参加公社水稻交叉检查,几十人骑单车走在田基上,柏年照顾年青女同志,把我们安排在最前面,后面的倒下田了,再小的路,我们还照走。农村文化生活缺乏,有时走半天到太平镇看电影,我这么瘦小,居然可用单车载一大一小骑到太平。记得我曾用单车骑一队老队长瑞气哥开田,还不小心把他率下了。一边骑着我一边问他,你这么大年纪还当队长,累不累啊?他说:”疲劳系疲劳啦,以身作则吧。“这句话一直印在我脑海里,直到我后来在其他岗位工作时,都时常想起。这次再回咸西,看到村里人都用汽车了,不骑单车了,生活好了。想起往事,虽然艰苦,好多值得怀念的人和事。
曉紅 11:58
我们在连队为老工人扫文盲 ,煤油灯下一笔一划教他们写字,组织宣传队演出。知青还自制肥皂,到广州买菜仔到农场种。知青将知识文化带到农村,意义很大。
金辉隐士 12:06
@永红 。
欣古 12:56
一个城里的年青人,离开父母离开家庭,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和农民交朋友一起战天斗地,经历艰难锻练,同时把知识带到农村去,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热心贡献了自己一份力量。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光荣的知青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很高兴我班同学回忆当年知青做的好事。你们都是值得自豪的人。
欣古 13:44
@永红 。
永红 13:53
其实有好多好多知青都比我们有感受,比我们做得好,只是在他们心里没说出来。
金辉隐士 16:54
@欣古 。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