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实现通则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首页>条目>大同
本文的“人民”、“民众”的概念可以是“服务对象”、“顾客”和“消费者”,组织可以是“消费合作社”、“集体企业”,“供方”可以是“生产者”、“供应商”。
通则大纲: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任何组织的生存,任何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得到民众的支持,因而组织应理解人民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民众的需求并争取超过民众的期望。
二、核心力量的作用
核心力量必须建立组织相互统一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团队成员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三、全员参与
各级团队成员都是组织的根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受益。必须不断加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胜任能力。
四、系统思维
识别、理解和管理一个作为体系而相互联系的诸过程有助于提高组织实现其目标的前瞻性、有效性和效率。
五、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过程方法的简约公式: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
六、改进
改进是一个组织永恒的目标。
七、实事求是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乎逻辑和直观的分析基础上。
八、关系资源管理
组织和供方之间保持互利关系,可增进两个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通则实施刚要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任何组织的生存,任何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得到民众的支持,因而组织应理解人民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民众的需求并争取超过民众的期望。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全面地理解民众对于产品、价格、可依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谋求在民众和其他受益者(所有者、员工、供方、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平衡。
将这些需求和期望传达至整个组织。
测定民众的满意度并为此而努力。
管理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使得整个组织都能理解民众以及其他受益者的需求。
对于目标的设定 能够保证将目标直接与民众的需求和期望相关联。
对于运作管理 能够改进组织满足民众需求的业绩。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保证团队成员具有满足民众(服务对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二、核心力量的作用


核心力量必须建立组织相互统一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团队成员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努力进取,起核心力量的模范带头作用。
了解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并对此作出响应。
考虑到包括民众、所有者、团队成员、供方和社会等所有受益者的需求。
明确地提出组织未来的前景。
在组织的各个层次树立价值共享和精神道德的典范。
建立信任感、消除恐惧心理。
向团队成员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和在履行其职责和义务方面的自由度。
鼓舞、激励和承认团队成员的贡献。
进行开放式的和真诚的相互交流。
教育、培训并指导团队成员。
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推行组织的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组织的未来有明确的前景。
对于目标的设定 将组织未来的前景转化为可测量的目标。
对于运作管理 通过授权和团队成员的参与,实现组织的目标。
对于团队的管理 具有一支经充分授权、充满激情、信息灵通和稳定的队伍。

三、全员参与


各级团队成员都是组织的根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受益。必须不断加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胜任能力。
实施本通则团队成员要开展的活动
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 ISO9000人力资源程序文件
主动地寻求机会进行改进。
主动地寻求机会来加强他们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在团队中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
关注为民众创造价值。
对组织的目标不断创新。
更好地向民众和社会展示自己的组织。
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
作为组织的一名成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团队成员能够有效地对改进组织的方针和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对于目标的设定 团队成员承担起对组织目标的责任。
对于运作管理 团队成员参与适当的决策活动和对过程的改进。
团队管理 团队成员对他们的工作岗位更加满意,积极地参与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活动,符合组织的利益。

四、系统思维


识别、理解和管理一个作为体系而相互联系的诸过程有助于提高组织实现其目标的前瞻性、有效性和效率。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认识和考察,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
以流程形式将一系列过程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系统。
系统地分析有关数据和资料,确立要达到的目标。
通过系统工程策划或设计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以及资源,形成完整方案。
提高学习的速度,改善我们的学习系统,在不断增强的反馈的激励下,调节系统,提高系统自我纠正的能力。
整合和调整(系统中的)各个过程,以求得到期望的结果。
系统力求完善,具体子目标应予明确:

  1. 确定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 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 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的过程和职责;
  4. 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的资源;
  5. 规定测量每个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6. 应用这些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7. 确定防止出错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8. 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团队成员士气高涨,各个岗位的员工能愉快工作,积极配合。
不会出现因团队成员个人无能为力而属于管理体系系统本身漏洞和缺陷的责任归咎到成员个人身上。每出现一个错误,要能在系统上找原因,而不是责备团队成员。
将分析和综合有机地结合并运用数学语言定量地、精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和规律。
工作应该是简单容易实现的,一般成员只做普通的努力,在优良系统的控制下就可以取得卓越的效果。

五、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过程方法的简约公式: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对过程给予界定,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
根据组织的作用识别过程的界面。
评价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果关系以及内部过程与民众(包括供方和其他受益者)的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冲突。
明确地规定对过程进行管理的职责、权限和义务。
识别过程内部和外部的人员、供方和其他受益者。
在设计过程时,应考虑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培训需求、设备、方法、信息、材料和其他资源,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整个组织利用确定的过程,能够增强结果的可预见性、更好地使用资源、缩短循环时间、降低成本。
对于目标的设定 了解过程能力有助于确立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对于运作管理 采用过程的方法,能够以降低成本、避免失误、控制偏差、缩短循环时间、增强对输出的可预见性的方式得到运作的结果。
对于团队管理 可降低在团队管理过程的成本,能够把这些过程与组织的需要相结合,并造就一支有能力的劳动团队。

六、改进


改进是一个组织永恒的目标。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将对产品、过程和体系进行改进作为组织每一名成员的目标。
应用有关改进的理论进行渐进式的改进和突破性的改进。
周期性地按照"卓越"的准则进行评价,以识别具有改进的潜力的区域。
改进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
鼓励预防性的活动。
向组织的每一位成员提供有关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如: —— PDCA循环 —— 解决问题的方法 —— 过程重组 —— 过程创新
制订措施和目标,以指导和跟踪改进活动。
对任何改进给予承认。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通过对战略和商务策划的持续改进,制订并实现更具竞争力的商务计划。
对于目标的设定 设定实际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改进目标,并提供资源加以实现。
对于运作管理 对过程的持续改进涉及团队成员的参与。
对于团队管理 向组织的全体成员提供工具、机会和激励,以改进产品、过程和体系。

七、实事求是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乎逻辑和直观的分析基础上。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对相关的目标值进行测量,收集数据和信息。
确保数据和信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可靠性和可获取性。
使用有效的方法分析数据和信息。
理解适宜的统计技术的价值。
根据逻辑分析的结果以及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并采取行动。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根据数据和信息设定的战略方针更加实际、更可能实现。
对于目标的设定 利用可比较的数据和信息,可制订出实际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对于运作管理 由过程和体系的业绩所得出的数据和信息可导致改进和防止问题的再发生。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对从员工监督、建议等来源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可指导人力资源方针的制订。

八、关系资源管理


组织和供方之间保持互利关系,可增进两个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识别并选择主要的供方。
把与供方的关系建立在兼顾组织和社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的基础之上。
清楚地、开放式地进行交流。
共同开发和改进产品和过程。
共同理解民众的需求。
分享信息和对未来的计划。
承认供方的改进和成就。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通过发展与供方的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赢得竞争的优势。
对于目标的设定 通过供方早期的参与,可设定更具挑战性的目标。
对于运作管理 建立和管理与供方的关系,以确保供方能够按时提供可靠的、无缺陷的产品。
对于相关资源管理 通过对供方的培训和共同改进,发展和增强供方的能力。


本文参照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2.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TC176/SC2/WG15/N130 《质量管理原则》

相关文章:

  1. 毛泽东思想原则和ISO9000原则 社友网 乌有之乡
  2. ISO9000七大质量管理原则
  3. ISO9000八大质量管理原则(2000版)
  4. ISO9000中关于人员的要求
  5. ISO9000人力资源程序文件
  6. 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
  7. “管理的系统方法”质量管理原则的理解与实施
  8. ISOMIS
  9. 让我们共创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