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感动海南农垦(兵团)知青人物评选结果公示

添加54字节, 2021年2月9日 (二) 03:11
无编辑摘要
<br>  13、张永顺,男,普宁留守知青,1970年下乡红泉农场(4师3团),1974年调到农垦石碌水泥厂,在当司机的23年期间安全行车145万公里,尤其是1989年起驾驶五吨解放牌卡车,五年安全行驶50万公里,运输建材195.5万吨,节油1.9万升,单车创产值58.5万元,利润35.5万元,先后被评为海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运输业节能标兵,是海南农垦创建50年百名功勋人物、60年60名杰出人物之一。
<br>  14、张玉燕,女,韶关知青,1970年下乡珠碧江农场(4师11团)6队先后当工人、卫生员,任农场医院指导员,在连队和医院工作期间,经常到工地给病人看病治病,为病人送医送药上门,查房问诊非常热心细心,一直任劳任怨为病人做好各种服务,态度极佳口碑甚好,是农场职工群众心目中的好医士,1977年被海南区革委会表彰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标兵。
<br>  15、张凝,女,广州知青,1968年下乡黄岭农场(6师3团),1973年代表兵团参加广州军区田径运动会获女子4×100米接力冠军和100米低栏亚军,而后入选广州军区田径队,代表广州军区参加全军田径运动会又打破全军田径比赛纪录,荣获广州军区体育运动队三等奖。  15、[[user:张凝|张凝]],女,广州知青,1968年下乡黄岭农场(6师3团),1973年代表兵团参加广州军区田径运动会获女子4×100米接力冠军和100米低栏亚军,而后入选广州军区田径队,代表广州军区参加全军田径运动会又打破全军田径比赛纪录,荣获广州军区体育运动队三等奖。<br>  16、李小曼,女,广州知青,黄岭农场(6师3团)革命烈士,1968年下乡6队当割胶工,她出身高干家庭但没有高干子女的“娇骄”二气,一直任劳任怨工作出色,1971年7月9日在南渡江为抢救落水战友牺牲,1997年11月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民政部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16、[[user:李小曼|李小曼]],女,广州知青,黄岭农场(6师3团)革命烈士,1968年下乡6队当割胶工,她出身高干家庭但没有高干子女的“娇骄”二气,一直任劳任怨工作出色,1971年7月9日在南渡江为抢救落水战友牺牲,1997年11月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民政部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br>  17、李广生,男,广州知青,1969年下乡红光农场(5师9团),返城后创办公司事业有成,始终关心海南农垦做出重大贡献,先后捐款1500多万元为红光农场修建中小学综合楼、医院综合大楼、教师办公楼和学生宿舍、食堂,为农场教育基金会捐款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是为海南垦区捐款最多的知青;他还在广州修建红光知青园,为知青、知青子女及农场子女就业等做了许多好事实事,是海南农垦创建60年60名杰出人物之一。
<br>  18、李元德,男,湖南知青,1969年下乡保显农场(3师15团),1971年1月26日除夕日参加开荒种胶大会战,在拆除哑炮时被炸成重伤双目失明,几经部队医院治疗未痊愈,经批准回长沙养伤,他放弃兵团的伤残补偿和相关待遇,在顽强锻炼恢复微弱视力后努力奋斗,经自学掌握监工一技之长并取得资质,成为湖南一家企业的热力和电力工程监理。
<br>  20、李秉湧,男,揭西知青,1969年下乡南林农场(2师9团),返城后移居香港,做了很多社会事务方面的好事,还一直关心海南农垦和农场发展,多次到农场送慰问金慰问因公殉职的“七烈士”中的职工亲属,资助修缮七烈士纪念碑和墓地,现任海南农垦香港知青联常务副会长、香港海南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
<br>  21、李茂辉,男,广州知青,1968年下乡白沙农场(4师7团),1974年主持设计并与广大知青一起义务劳动参加建造了位于南渡江源头的石拱桥,长175米,高28米,由桥底4个大桥墩支撑,被农场命名为“知青桥”,至今仍在安全使用。
<br>  22、李碧田,女,澳门知青,1968年下乡黄岭农场(6师3团),下乡前在广州华师附中毕业后放弃回澳门,在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姨妈支持下毅然下乡当橡胶林管工,返城后于1974年考取英国著名的圣三一音乐学院钢琴系,成为该院当时唯一的中国留学生,获院士(相当于博士)学位,归来后被香港浸会大学钢琴系聘为副主任、教授,曾在香港举办个人钢琴音乐会引起轰动。  22、[[user:李碧田|李碧田]],女,澳门知青,1968年下乡黄岭农场(6师3团),下乡前在广州华师附中毕业后放弃回澳门,在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姨妈支持下毅然下乡当橡胶林管工,返城后于1974年考取英国著名的圣三一音乐学院钢琴系,成为该院当时唯一的中国留学生,获院士(相当于博士)学位,归来后被香港浸会大学钢琴系聘为副主任、教授,曾在香港举办个人钢琴音乐会引起轰动。
<br>  23、杨静娟,女,汕头知青,1969年下乡西庆农场(5师3团),返城后热心做好街道社区工作,先后荣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南粤巾帼十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还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br>  24、杨德鸿,男,潮州知青,1969年下乡南林农场(2师9团),是1970年该场因公殉职的“七烈士”事件中“三英雄”(幸存者)之一,返城后除了研究文物书画取得成就外,一直关心农场发展,出资修缮七烈士纪念碑和墓地,多次到农场送慰问金慰问烈士亲属,每年捐款委托农场工会代知青们扫墓,现任海南农垦香港知青联会务顾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韩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行政员、groupone、管理员
16,656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