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9
个编辑
更改
无编辑摘要
形成虚拟人的虚拟素材是每个人各自的“[[思维文件]]”,即已经电子化的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目前在虚拟世界里是分散的,分散于网络上的日志、文章、诗词、邮件、视频、录音、论坛帖子、微信群里的对话,以及我们在各种生产、商业、医疗、银行、移动通信等系统中的数据。很多虚拟信息还很不完整,有的还只是在人的记忆中,还没有记录到虚拟世界。有的则分散于尚未进入网络的各个机构的数据库中,或分散于个人的电脑、手机以及光盘载体中,或存在于纸质的书稿中,这些弥散的信息只有通过聚合才能形成虚拟人。<br>
每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活动空间很宽,在各个网站中存在不同形式的个人资料信息。但很多的网站并不许诺永久保存用户的资料信息,不但没有设法保存用户的信息,甚至删除也不告诉你一声。一些很大型的公司说没就没,比如当年的雅虎中国,早期的互联网网民,很多的喜欢在雅虎网上冲浪。可是后来雅虎中国关闭了,邮箱部分转到了阿里云邮箱,但和邮箱在一起的备忘录没有转过去,博客文章和论坛帖子则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目前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建立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一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这些公司中的很大部分将会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或社会的进步像雅虎中国一样消失。<br>
虚拟世界里虚拟人的永生定义和现实世界人们对永生的定义是一致的。现实世界人们给永生的定义是,高尚的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或宗教中认为灵魂可以进入天国的人。虚拟人是依据世人的思想、行为以及口碑形成的,每个人是善是恶,是坦荡荡还是悲戚戚,是感觉幸福还是痛苦,都会带到虚拟世界中。然而,这种带到虚拟世界的[[思维文件]]只是数字生命的永存,不是永生。人对虚拟人,虚拟人对虚拟人,一样会带着人类对人品善恶的评判标准,喜欢与高尚、心理幸福者接触和往来。思维软件操作系统将是人类设计的神,对虚拟人这一存在虚拟世界的人的灵魂进行审判,决定是否再次还原(复活)。中国有句成语“[[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人老半个佛]]”,就是说人越走近肉体生命的尽头,越往往更多的表现了善的一面,是一种觉悟的过程和体现。但当我们有意识的保存我们的思维文件的时候,我们将自觉的趋于向善,这就促使我们尽早的觉悟而不是临终。因此,数字生命永生计划有其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促使人们重视在现实世界的修行,努力用正确的行动来定义自己。”,就是说人越走近肉体生命的尽头,越往往更多的表现了善的一面,是一种觉悟的过程和体现。但当我们有意识的保存我们的思维文件的时候,我们将自觉的趋于向善,这就促使我们尽早的觉悟而不是临终。因此,数字生命永生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促使人们重视在现实世界的修行,努力用正确的行动来定义自己。<br>
我们要做的工作主要是为自己录制更多的视频,音频,编写回忆录、日志文件等,上传到数字生命永生网,将分散在各个网站的个人信息进行标注,以便计算机自动汇集。我们还需要参加数字生命永生网的讨论,参加为实现未来美好世界而打造的“社友综合门户网”、“资治通约网”和“产品通鉴”网,让这些网络平台留下我们的“思行录”,留下我们的趋于向善的“思维文件”。<br>
我们需要宣传,邀请更多的人一起来保存思维文件,一起实现虚拟人数字生命的永生。只有这样我们自己才能更好的实现虚拟人数字生命的永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