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82
个编辑
更改
无编辑摘要
[[首页]]>[[通约智库条目]]>[[伊朗]]
<br>
<center><font size="5" color=blue;">'''刚刚,美国突然宣布,美伊迎来大结局?
昨天,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克拉夫特在致信安理会时宣称:
——白宫当局准备不设先决条件与伊朗进行认真谈判,旨在防止伊朗进一步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或者事态升级。
在被伊朗炸死20多名士兵的情况下(日本富士电视台援引美国政府消息人士的报道,消息真实性十分可靠),美国不仅没有出兵报复,竟然还要同伊朗进行不设先决条件的谈判。
这意味着什么?
往小方向上说,是美国不愿意和伊朗继续闹下去;往大方向上说,则是美国在中东乱局上无条件投降。
毕竟在美国的历史上,还没有这样不战争而屈反与敌人谈判的先例!
那么,美国为什么会视霸主尊严而不顾无条件投降呢?笔者认为,这与1月8日发生的种种离奇事件有莫大的关联。
在伊朗用导弹袭击美军基地后,中东方向突然发生了几起离奇的事件:
凌晨七点左右,以色列战机出现在黎巴嫩上空。
上午九点,一架乌克兰波音737型客机从德黑兰霍梅尼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在2400米高空失去联系,随后伊朗方面确认,该客机已经坠毁,机上176名乘客全部遇难。随后约旦事件报、CNN、加拿大方面均称,这架客机是因伊朗导弹误击而坠毁。
上午十点二十分,伊朗西南部博拉兹扬市东南10km处发生里氏4.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地震位置紧邻伊朗布什尔核电站。
上午十点四十分,美国方面有消息传出,包括国务卿蓬佩奥、国防部长埃斯栢、副总统彭斯等高官从白宫紧急撤离,而总统特朗普在海军陆战队的保护下登上直升机。
上午十一点十九分,伊朗西南部再次发生地震,地震级别为里氏4.9级、震源深度同样为10km、震中位置同样紧邻伊朗布什尔核电站。
媒体展出疑似导弹击中客机的画面
当所有线索汇集到一起,并辅以逻辑思维对整条脉络进行详细的梳理后,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真相呼之欲出:
事件的起源还要从出现在黎巴嫩上空的以色列战机说起...
大家还记得两年前俄罗斯军机被叙利亚防空部队击落的事情吗?2018年9月17日,俄罗斯空军一架伊尔20M电子侦察机在执行任务时,被叙利亚防空部队的导弹击落。事后调查发现,是以色列战机躲在俄军侦察机下方,利用伊尔20M更大的雷达反射波发起军事行动,从而导致伊尔20M被叙利亚防空部队误以为是敌机,最终酿成了叙利亚误击俄军的悲剧。
有了俄军这个前车之鉴,出现在黎巴嫩上空的以色列战机、坠落的波音737、伊朗不寻常的地震、白宫撤离的高官...这一切离奇事件都能说通了:
1月8日,伊朗对美军基地发起袭击后,以色列当局认为美伊冲突会因此升级为战争,于是准备先下手为强,派出战机轰炸伊朗核设施,以铲除伊朗对以色列可能存在的核威胁(以色列的国防政策就是不允许中东的敌对国家有任何核力量,早在1981年以色列就有过派遣战机轰炸伊拉克重水反应堆的先例。另,一旦以色列国土遭遇攻击而军方又无法遏制态势,那么,以色列就会动用核武器)。
但由于伊朗防空火力太严密,以色列战机不仅没有完成偷袭任务,反而还被伊朗地面防空力量发现了。情急之下,以色列战机躲在客机下方,利用客机更大的雷达反射波吸引火力,所以导致客机被误击坠落。
随后,伊朗为威慑以色列,在博拉兹扬市附近进行了一次有限的试验。
或许考虑到保密问题,以色列军方并没有通知美国有所行动,这就使得美国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局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于是当伊朗方向传出地震时,美国唯一的反应就是对白宫的各位高官进行紧急疏散。
按照这样的逻辑分析下来,1月8日发生的所有事情,全部都能对得上号。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可能很多人会问:以色列在伊朗的西面,而客机是从德黑兰向乌克兰飞,也就是北方,以军战机又如何利用客机作掩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