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无编辑摘要
作者:陈永红
}江南仁是我中学的同学,一个70岁的老程序员,他为自己制作了一个数字虚拟人,想让自己在云端,在虚拟世界永生。他想实现这样的场景,在他的肉身成为灰烬之后,他的“灵魂”还存在着,人们还能通过手机或其它计算机平台和他互动, 向他提问,听他讲他和他们那一代人的故事,听他介绍他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听取他的建议。他还很有信心的认为,他在虚拟世界里还能继续的学习,跟上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让自己的心理年龄永远年轻,就像他喜欢唱的那首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将肉体的人变成数字人看成是人类的一场“大革命”。他还认为,将来生存在云端 数字人的记忆、思想意识可以下载到新的载体上,体验新的人生,参与未来世界的变革,修炼和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让每次的重生不会遗忘过去,而又不断的赋予新的人生意义。
江南仁解释说,当前不需要将数字人想象的过于玄乎,实质上就是利用了网络、AI技术、数字辅助设备和通讯对话等手段,让一个人的日志、文章、声音容貌长久地保存于网络空间,借助人工智能虚拟地生存于网络空间,具有实时和互动感。这些有如传统的个人无形遗产,传统的文化传承手段进行信息化处理,将传统文化中的 “永生”概念用信息化技术赋予新的涵义而已。当然,传统文化定义的“永生”,“永垂不朽”还蕴含着精神“高尚”的内涵,也即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意思,但这种新科技指导下的“永生”技术也一样少不了这 些内涵,否则,你在虚拟世界永生了,尽管可以看得见,听得到,将来还可以摸得着,但人们内心厌恶你 ,不想和你对话,甚至不想你“复活”,那永生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行政员、groupone、管理员
16,656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