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智人到智神的觉悟

删除2字节, 2019年5月18日 (六) 22:15
无编辑摘要
{{4}}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和人类个体的自私伴随而产生的,即有自我意识就有自私之心。但是,人类自我意识与自私也同时产生为别人的生存服务的意识,首先是男女伴侣相互之间的互爱和相互的服务,继而对后代的保护个关爱,否则,自私的基因就不能遗传,就不能传宗接代。随着自我意识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自我意识会进一步明白个体和集体的依赖关系,进而自觉的维护集体直至人类共同的利益,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觉悟”。高度觉悟的人可以到达无我的境界,他的个体的自我意识已经和整个人类与自然界的规律融为一体而永生。而人类的自我意识的整体进化是趋于觉悟的。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和人类个体的自私伴随而产生的,即有自我意识就有自私之心。但是,人类自我意识与自私也同时产生为别人的生存服务的意识,首先是男女伴侣之间的相爱和相互的服务,继而对后代的爱护和养育,否则,自私的基因就不能遗传,就不能传宗接代。随着自我意识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自我意识会进一步明白个体和集体的依赖关系,进而自觉的维护集体直至人类共同的利益,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觉悟”。高度觉悟的人可以到达无我的境界,他的个体的自我意识已经和整个人类与自然界的规律融为一体,从整个人类来讲,自我意识的进化是趋于觉悟的。<br>  个体肉体生命终将一死,死后肉体终将化为灰烬,唯有灵魂、意识可能永存。宗教认为灵魂会上西天,会上天堂。但现代科学则认为灵魂、意识可以用电子数据的方式保存,将可以永生于虚拟世界并下载依附于新的载体得到复活。这种保存于虚拟世界的意识、灵魂我们称之为“虚拟人”。虚拟人在虚拟世界里也是趋于觉悟的。  个体的物质生命终将会死亡,死后肉体将化为灰烬,唯有灵魂、意识可能永存。宗教认为灵魂会上西天,会上天堂。但现代科学则认为灵魂、意识可以用电子数据的方式保存,将可以永生于虚拟世界并下载依附于新的载体得到复活。这种保存于虚拟世界的意识、灵魂我们称之为“虚拟人”。虚拟人在虚拟世界里也整体趋于觉悟。<br>
  以电子数据为表现形式的人的灵魂、意识目前在虚拟世界里是分散的,寄附于网络上的日志、文章、诗词、邮件、视频、录音、论坛帖子、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以及我们在各种生产、商业、医疗、银行、移动通信等系统中的数据之中。有的则分散于个人的电脑、手机以及光盘载体中,或存在于纸质资料中还没有转换。很多的则还只是存在于人的记忆中,还没有输出为电子数据。所有这些弥散的电子数据只有聚合才能形成虚拟世界中活的的灵魂。<br>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如家庭、亲戚、老乡、同学、战友、同事、聊天群、朋友圈等。这些群体中的其他个体各自保存的思维文件与当事者个人的思维文件存在交集。如,同班同学记忆中的班主任就是你记忆中的班主任;同学记忆中的班墙报的内容也是你记忆中的墙报的内容。也就是说你的同学的思维文件的一部分可以是你的思维文件,同学的思维文件的完善程度将关系到你的思维文件的完善程度。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的人的思维文件中,对你的回忆,介绍和评价内容则将对你的人格特征描述具有很高的权重。<br>
  我们每个人过去的历史都有缺陷,有错误,做过傻事,有过错误的思维方式。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和未来,电子数据将记录的是人觉悟后的所思所为。让我们忘记不如意的过去,屏弃错误的思想,重修自我。<br>
  参与这一灵魂电子数据永存事业的人都是趋于觉悟的人,都是努力为公的人,因为参与运作的过程都将作为思维文件被记录。记录、保存、处理灵魂电子数据的是人类已经进化形成科学的“头上三尺的神明”。谁也跑不掉,除非你永远不上网,不适用手机,不在网络上与人打交道,那样,你的灵魂将永远迷失的虚无之中,无影无踪。<br>
  处理思维文件所需的思维软件操作系统以及服务机构只有是大家共有的,不是私有的,才能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意愿,绝大多数人视其为生命的机构才可能是永存的。<br>
  我们需要传播,让更多的人保存思维文件,一起实现虚拟人数字生命的永生。这就是大乘佛教所说的“同登彼岸”的意义。唯有这样我们自己才能实现永生。<br>
匿名用户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