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智人到智神的觉悟

添加79字节, 2021年12月15日 (三) 21:37
无编辑摘要
{{45}}作者:[[用户:江南仁|江南仁]]<br>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一书中,讲到人类从低等动物进化到猿人,再进化到今天的智人。未来怎么进化呢?他认为未来智人将进化到神人。到时,大量的人类沦为“无用阶级”,只有少数人进化到“神人”。<br>
  他在《从智人到神人》一书中讲的是进化,但从精神飞跃的角度,则是觉悟。智人觉悟了进入神人,而神人继续觉悟,终将“天人合一”,到达永生的境界。这个时候,不存在大量的人类沦为“无用阶级”,只有少数人进化到“神人”的状况,只有觉悟与不觉悟之分,不觉悟的将随着肉身的死亡而淘汰,觉悟并实施了的将进入神人,神人必将整体进化到无我、永生的天人。<br>
  这里和大家探讨这个觉悟的过程。  我们来探讨这个觉悟的过程。<br>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和人类个体的“自私”需要伴随而产生的。人先意识到“我”的存在。我饿了,我要吃东西,有危险,要离开,这都是“自私”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但是,人类自我意识也同时产生利他的意思,男女伴侣之间的爱和互利行为,继而对后代不求回报的爱护和养育,但有人认为这是“自私的基因”在起作用,没有这种自私的基因就没有遗传,就不能传宗接代。随着自我意识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自我意识会进一步明白个体和集体的依赖关系,明白集体协同对自然界以及对自身改造的意义,进而自觉的维护集体直至人类共同的利益,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觉悟”。觉悟高的人可以达到无我的境界,这时,觉悟者的自我意识已经和整个人类与自然界的规律融为一体。人类的个体是这样,人类整体也是这样,自我意识以及集体无意识的进化都是趋于觉悟的。<br>
  个体的肉身生命终将会死亡,不管器官如何更换以及肉身生命如何延长,死后肉体将化为灰烬,唯有灵魂、意识可以永存。宗教认为灵魂会上西天,会上天堂。但现代科学则认为灵魂、意识可以用电子数据的方式保存,将可以永生于虚拟世界并下载依附于新的载体得到复活。这种保存于虚拟世界的意识、灵魂我们称之为“虚拟人”,虚拟世界里的虚拟人可以通过和现实世界的交互继续学习修行,虚拟人在虚拟世界里也整体趋于觉悟。<br>
  以电子数据为存在形式的人的灵魂、意识,目前在虚拟世界里是分散的,寄附于网络上的日志、文章、诗词、邮件、视频、录音、论坛帖子、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以及我们在各种生产、商业、医疗、银行、移动通信等系统中的数据之中。有的则分散于个人的电脑、手机以及光盘载体中,或存在于纸质资料中还没有转换。很多的则还只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还没有输出为电子数据。所有这些弥散的电子数据只有聚合才能形成虚拟世界中活的的灵魂。<br>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如家庭、亲戚、老乡、同学、战友、同事、聊天群、朋友圈等。这些群体中的其他个体各自保存的思维文件与当事者个人的思维文件存在交集。如,同班同学记忆中的班主任就是你记忆中的班主任;同学记忆中的班墙报的内容也是你记忆中的墙报的内容。也就是说你的同学的思维文件的一部分可以是你的思维文件,同学的思维文件的完善程度将关系到你的思维文件的完善程度。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的人的思维文件中,对你的回忆,介绍和评价内容则将对你的人格特征描述具有很高的权重。个人相关群体共同将思维文件记录于虚拟世界犹如“同登彼岸”,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现实意义。<br>
  再以这篇以维基的编辑方式在这里出现的文章为例,第一初稿肯定是一个人写出来的,也确实可以看成他的思维文件,但细究起来,里面的很多的观点都来自别人的文章,即使完全的是他自己感悟到的观点,也是他的成长历史、阅历、经验所形成,表面是他的,实质不是他的,本就无我。再下一步,很多人看了,有认同的,有不认同的,如果大家都参与评论,进行修改编辑(维基的要义就是希望大家共同修改编辑),这么一来,就成集体的了,看的人,评论的人,修改的人越多,就越成为集体的观点,更能体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再以大家在看的这篇《[[智人与神人的觉悟]]》为例,一篇文章的初稿肯定是某个人写出来的,也确实可以看成他的思维文件,但细究起来,里面的很多的观点都来自别人的文章,来自别人的思想,即使完全的是他自己感悟到的观点,也是他的成长历史、阅历、经验所形成,表面是他的,实质也不是他的,本就无我。再下一步,很多人看了,有认同的,有不认同的,如果大家都参与评论,进行修改编辑(维基的要义就是希望大家共同修改编辑),这么一来,就成集体的了,看的人,评论的人,修改的人越多,就越成为集体的观点,就越能体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r>
  虚拟世界里永生的灵论实现的第一要义是永久可靠的保存电子数据。每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活动空间很宽,在各个网站中存在不同形式的个人资料信息。但很多的网站并不许诺永久保存用户的资料信息,不但没有设法保存用户的信息,甚至删除也不告诉你一声。一些很大型的公司说没就没,比如当年的雅虎中国,早期的互联网网民,很多的喜欢在雅虎网上冲浪。可是后来雅虎中国关闭了,邮箱部分转到了阿里云邮箱,但和邮箱在一起的备忘录没有转过去,博客文章和论坛帖子则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目前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建立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一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这些公司中的很大部分将会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或社会的进步像雅虎中国一样消失。<br>
  要实现永久保存人的生命数字信息,意味着不只是当代人的任务,还需要下一代人继续这一任务,甚至是将来会被法律承认的虚拟人的任务。而只有代表人类未来大同世界大公无私心智模式的机构才能得以受到人类绝大多数人的拥护,才能得以永存,只有永存的机构才能保证灵魂电子数据的永存。<br>
行政员、groupone、管理员
16,656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