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而为:无心插柳柳成荫'''
随着毛泽东诗词的陆续发表,毛泽东诗词手迹也不断公之于世。《念奴娇·昆仑》有5件手迹,《沁园春·长沙》有6件手迹,《沁园春·雪》有10件手迹。这些手迹蕴含着作品修改和流传过程的重要信息。毛泽东写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之后,将手稿扔进纸篓,是田家英将其捡回并留存的。1956年12月4日,在致黄炎培的信中,毛泽东抄录了《水调歌头·游泳》,“以答先生历次赠诗的雅意”。1961年毛泽东将《虞美人·枕上》书赠给卫士张仙朋时说:“这个由你保存。”1962年2月,毛泽东把《卜算子·咏梅》抄赠刘思齐作为新婚贺礼。随着毛泽东诗词的陆续发表,毛泽东诗词手迹也不断公之于世。《念奴娇·昆仑》有5件手迹,《沁园春·长沙》有6件手迹,《沁园春·雪》有10件手迹。这些手迹蕴含着作品修改和流传过程的重要信息。毛泽东写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之后,将手稿扔进纸篓,是[[田家英]]将其捡回并留存的。1956年12月4日,在致黄炎培的信中,毛泽东抄录了《水调歌头·游泳》,“以答先生历次赠诗的雅意”。1961年毛泽东将《虞美人·枕上》书赠给卫士张仙朋时说:“这个由你保存。”1962年2月,毛泽东把《卜算子·咏梅》抄赠刘思齐作为新婚贺礼。
毛泽东的诗词手迹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心境状态下书写的。他并不是对照诗集一字一句照录,往往是凭记忆,凭印象,加上他书写时已时过境迁,文字感觉和内心情感都可能发生了微妙改变。毛泽东诗词作品字词句篇的丰富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呈现在手迹当中,未必都是刻意修改。
1959年6月底7月初,毛泽东写了《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9月7日他致信胡乔木:“诗两首,请你送给郭沫若同志一阅,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为至要。”郭沫若于9日、10日致信胡乔木,反馈自己的意见建议。9月13日,毛泽东再次写信给胡乔木:“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郭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七律·登庐山》“跃上葱茏四百旋”一句,原先是“欲上逶迤四百旋”,郭沫若认为“‘欲上逶迤’四字,读起来似有踯躅不进之感,拟易为‘坦道蜿蜒’”。而“热风吹雨洒江天”一句,原先是“热风吹雨洒南天”。郭沫若“觉得和上句‘冷眼向洋观世界’不大协谐。如改为‘热情挥雨洒山川’,似较鲜明”。后来的定稿,显然是参考了郭沫若的意见。
1962年《人民文学》发表《词六首》之前,毛泽东将其寄给臧克家等人征求意见,1962年4月24日,毛泽东致信臧克家:“你细心给我修改的几处,改得好,我完全同意。还有什么可改之处没有,请费心斟酌,赐教为盼。”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出版之前,毛泽东委托田家英邀请朱德、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同志以及郭沫若、臧克家等诗人,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臧克家提了23条意见,毛泽东采纳了其中13条意见。1962年《人民文学》发表《词六首》之前,毛泽东将其寄给臧克家等人征求意见,1962年4月24日,毛泽东致信臧克家:“你细心给我修改的几处,改得好,我完全同意。还有什么可改之处没有,请费心斟酌,赐教为盼。”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出版之前,毛泽东委托[[田家英]]邀请朱德、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同志以及郭沫若、臧克家等诗人,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臧克家提了23条意见,毛泽东采纳了其中13条意见。
'''读者建议:听取溪流动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