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无编辑摘要
名中医邓铁涛先生告诉前来拜访的科技部研究员贾谦一行:根据五运六气,今年中国会出现这种温病,到天热时它就会自行消失。贾谦先生回忆说:“4月26日,我们将广州SARS一线中医专家请到北京,召开了中医药成功治疗非典学术研讨会。同日下午,北京一家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告诉我,按照五运六气学说,北京的SARS会在5月21号结束。确实,5月22号以后就再没有新增SARS患者。国内还有一些人也用五运六气预测SARS,结果也都比较准确。五运六气过去被视为‘封建迷信’加以抛弃,岂不知这是扔掉了中医的一个精华。后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安徽中医学院顾植山教授主持研究五运六气。顾植山教授研究的结果和SARS发生的情况基本一致。西医无法预测疾病,中医却可以。所以预测疾病及其趋势并预先做好准备,是中医一大优势。”
 
图片
“邓老说:我同钟南山院士看法不一样。中医历来无病毒之说,不需要知道敌人长什么模样,只需把它当作疬气从人体里赶出去就行。大家都知道有个叶欣护士长不幸患SARS死亡,追认为英雄并在二沙岛立了纪念碑。当时总院还有一位护士长也患了SARS。其丈夫是邓老的徒弟。他急忙询问邓老,邓老说你立即撤了西药,让她服中药。结果十几天后果然痊愈。叶欣同志不在了,而活着的这位护士长的先生4月26号在北京藏医院来报告时同我们讲:幸亏是听了邓老的话,给我的夫人服中药,这样我夫人才没有成为烈士。”
相比抗击非典疫情,中医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时间更早,规模更大,程度更深,作用更突出,并且得到了中央、卫健委,甚至中纪委的鼎力支持,外部环境显然好于非典时期。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介绍,截至2020年02月17日,一共有28个省(区、市)630多家中医医院已派出31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中医药管理局派出了由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 图片仝小林院士 630多家中医医院已派出31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中医药管理局派出了由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院士
三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和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共588人到武汉,分别入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江夏方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开展救治工作。目前所有省份的省级专家组中都有中医专家参与,而且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单独设立了省级中医药专家组。截至17日,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为85.20%。
——中医药不但长于预防和治疗轻症,也完全能够治疗重症,承担急诊。江夏纯中医方舱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过去社会上的共识是,中医在急诊中的作用不大,救急主要靠西医,中医的优势在慢性病。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并且是非常片面和表浅的。“如果真正深入ICU,真正参与SARS、甲流和登革热等烈性流行病的救治,就会发现,如果没有中医药的介入,那简直不敢想象,将多死多少人,将有多少危重病人一直陷于危重的状态而不能逆转!”刘清泉说,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休克后胃肠功能不全,西医没有什么好办法。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鼻饲中药、中药灌肠、艾灸、针刺等,效果很好,有些都出乎意料。那些曾认为中医是瞎掺和的西医危重病专家,看到这些中医药介入的效果也都点头称赞。再如危重患者往往涉及多脏器功能不全,如重症感染,可能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胃肠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这时不只是抗感染、利尿那么简单,要考虑整体情况、病理生理改变,从而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整体改善危重病人的体质和抗病能力。这符合中医的整体思维模式,是中医的强项。人们之所以觉得中医在急诊中作用不大,是因为上世纪以来西医急救技术比较突出,但中医在这一领域也绝不是或有或无,只是由于多种原因,中医药介入急诊的程度不如以前,从事中医急危重症研究的人减少很多。据《新民晚报》报道,上海A4病区的朱女士,入院7天,西医治疗一周多,病情虽有好转,但肝功能出现异常,服用中药两天后肝功即好转,令临床西医深感惊奇。中科院院士仝小林透露,在针对重症和危重患者的研究中,662例患者中有484例患者使用了中药汤剂,死亡15例。另外178例患者未使用中药汤剂,死亡56例。中药汤剂组的死亡率下降了82.2%。重症服用中药汤剂组死亡率3.1%,远低于瑞的系为重症临床治疗13%的死亡率。
 
图片
 
——中医药不仅能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发挥突出作用,而且能够独立地承担救治任务。2月19日发布的数据,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肺炎1号有效率达到94.21%。2月24日,北京市卫健委公布,北京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为92%。江西抚州的中药方剂对新冠肺炎的治愈率高达70%以上。武汉500多人服用了全科医学博士谢珺开具的中药,无一例感染新冠病毒。随着疫情防控的进程,中医药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发挥了主导作用。以中医国家队进驻的金银潭医院,其一家治愈的患者即占武汉各医院治愈总数的一半以上,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清肺排毒汤疗效优异,成为实至名归的新冠肺炎特效药。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葛又文在综合分析新冠疫情特点的基础上,
 
图片
葛又文
 
 
统筹考虑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的处方,决定将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四个方剂21味药有机组合在一起,化裁为一个新的方剂。这个方剂不以药为单位,而以方剂为单位去和病毒作战,方与方协同配合,使其在同等药量的情况下产生几倍量的效果,寒湿热毒排出的速度更快。这个方剂就是“清肺排毒汤”。
2020年3月1日,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融冰在答记者问时说,清肺排毒汤已在10个省66个定点医疗机构开始使用,纳入观察病例1183例,现在已经有640例出院,457例症状改善,疗效非常好。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教授指出,清肺排毒汤已在28省市广泛使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临床救治组通过对全国66个定点单位的观察,截至4月12日零时,收治病人1262例,包括57例重型患者,1253例治愈出院,达到99.28%。没有一例由轻症转为重型,由普通型转为危重型,阻断了患者向危重方面发展。王伟表示,通过各项临床观察和初步基础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汤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的通用方剂,具速效、高效、安全的特点,所以我们认为,清肺排毒汤是治疗此次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张伯礼院士介绍,有关初步基础研究表明,该方可调控多条细胞因子活化信号通路,重点作用于肺,同时对多个器官提供保护,可抑制病毒复制,避免或缓解炎症风暴。张伯礼院士说:“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将清肺排毒汤列为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一个通用方。
——中医药是抗击新冠疫情的主力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部疾控组顾问、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专家张伯礼说,2003年中医药就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世 图片——中医药是抗击新冠疫情的主力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部疾控组顾问、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专家张伯礼说,2003年中医药就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伯礼院士
上述情况说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疗效优异,作用突出,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甚至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此其一。其二,尽管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很不尽如人意,但是从两次抗击疫情的成功实践来看,真正管用的中医药既不在日韩,也不在台湾或新加坡,而依然稳固地植根于中国大陆。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责任编辑:王永战
----
[https://mp.weixin.qq.com/s/9i8YNoXVZ_rafL8poI7vWg 人民日报发文称“中医药在非典时的贡献被卫生部和钟南山掩盖”,主流媒体为中医正名拉开序幕]
[https【人民日报发文称“中医药在非典时的贡献被卫生部和钟南山掩盖”,主流媒体为中医正名拉开序幕-乌有之乡】http://mpm.weixin.qqwyzxwk.com/s/9i8YNoXVZ_rafL8poI7vWg 人民日报发文称“中医药在非典时的贡献被卫生部和钟南山掩盖”,主流媒体为中医正名拉开序幕content.php?classid=19&id=439292]
23,882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