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凯鹰关于父辈历史与同学的对话
2020年5月3号与吴晓南私聊时的话:
廣州《時代文化》讀書會主要是以中山大學的學生為主,我父親和梁湘當時還是中學生,但是他們兩個都參加了這個讀書會。後來王均予又把讀書會改成廣州青年同盟。後來又再加上抗日兩個字,變成廣州抗日青年同盟,同盟的組織架構和紀律,完全是按照黨組織的標准建立的。
梁湘和我父親是同宗同村的兄弟,他比我父親小兩歲。我父親出來廣州讀大中中學(现在十七中),把他也一起帶出來了。由於兩人家裡都是美洲的華僑,相對其他學生富裕一點,所以王均予就住在梁湘租的房子那裡。為了跟組織恢復聯繫,王均予準備去天津北方局。路費就是我父親和梁湘兩個人出的。
王均予是一個很守紀律的老黨員,他從北方局回來後,就著手發展廣州地區的黨組織。第一批對象就是廣州青年抗日同盟的成員,包括曾生、楊康華、羅范群、梁嘉、還有我父親和梁湘等人。他親自做每個人的入黨介紹人,每一個人單獨宣誓,不搞集體入黨。珠江三角洲的黨員骨幹,基本上都是他介紹入黨的. 王均予從北方局回來後,北方局又向廣東派出了薜尚实。薜首先是到香港,應該是去了南委。他先在香港著手發展了一批黨員,其中有徐雲。小虹的父亲、徐雲,还有我父親是中山縣委的领导成员,分別任縣委書記,組織部長和宣傳部長。為了掩護而結拜成三兄弟的,小虹的父親人稱大李,我父親人稱二哥,徐雲則叫徐老三。這個叫法一直叫到解放後。徐老三解放初曾任省政府辦公廳主任,不知道你父親認不認識他,後來因為反地方主義時,他不肯告发林鏘雲被貶去海南石碌鐵礦當黨委書記。 小紅的父親長期在香港搞地下工作,解放後他是港澳工委的主要成員之一,。六七暴動的時候,周總理叫人上去匯報,但是當時省委八辦已被造反派奪權,總理不信任那些人,點名叫”大李”上京匯報。 廣東省的黨組織恢復了以後,王均予和薛尚实兩個人發生了矛盾。1937年中央叫王均予去延安,王帶了梁湘去延安。 骏骅堂说:完整的故事架构,动手吧,补充一些细节,人物介绍,人物后来怎么样就己经足够漂亮。 高宏的说:晓南、凯鹰,看了你们两人的广东党史聊天,其中涉及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我仅对其中个别谈一下——
薛尚实和王均予(1936年5月由高文华恢复党籍)都是1936年夏由高文华在天津先后派来广东的。高文华时任中共北方局书记兼河北省委书记,后刘少奇接任。 他们的任务是恢复和重建广东党组织。 1931年6月,广东省委书记蔡和森在香港被捕。后被引渡到广州,在南石头监狱牺牲。同年12月,广东省委代理书记章汉夫在香港被捕。此后,广东多年没有省委。 除海南岛、闽粤赣等地外,薛尚实于1936年9月后,陆续发展罗范群(任中山大学党支部书记)等人入党。杨康华是此前的1936年3月在高明县入党。吴南生是1937年8月入党。曾生是1936年10月在香港入党。 当时,薛尚实在香港建立了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前南临委”),任书记。王均予任广州市委书记兼外县工作委员会书记。 当年,王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