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不能搞无米之炊
原创:农民工思想者
2020年要计划实现全面小康了,但是我看也不容易,尤其是农村山区。改开几十年,真正富起来的基本上是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的结果,包括安徽小岗村也一样,小岗村三十年用了1500万政府资金。投资力度小了毛用也没有。就象我们老家脱贫土地流转发展葡萄种植,头几年无收益时一亩地一年补贴200元钱。真是打发要饭的。就这个力度想小康,真是做梦。
我以前买过一本书“四十家”上面写了某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后政府头几年补贴一些钱粮食,后来没有补贴。林业上没多少收入,有农民外出讨饭的都有。一想起这一点我就心惊肉跳。扶贫力度小,不够持久,甚至没有真正懂农业的专家指导。扶贫就一定是一场空。
农业的衰败原因很多,比如小农模式的分散经营,无法与现代市场对接。生产效率低下,人心分散不利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农业是所有产业链的低端,不可能暴利。普通百姓对食品价格更敏感,可是低价格的农产品使中国本来效率低下的小农经济更是致命的打击。自然政府补贴农业就是必须的,美国那样农业集约程度很高的国家,农业补贴19年都达到8000亿美元,超过军费。
有人还抱怨这几年蔬菜水果价格太高了,吃不起。但是根据我多年前在东莞了解当地菜农的收入情况可以认为现在蔬菜价格根本不高,2000年时候蔬菜当年一毛五到二块五的时候,东莞租地农民两夫妻种三亩蔬菜地,起早贪黑的干,一个月收入不到600元。按照这个标准蔬菜价格一块五到十五块,菜农两夫妻也不到6000元收入。尤其是大城市里蔬菜要批发零售各环节都要成本,卖不掉的菜还要扔掉。农民实际上到手的钱是最少的,两夫妻一个月6000元也到不了小康。这还是种菜的,种粮食就更不说了,还不如种菜的。
天真一点的政府官员和农民还总是认为赚不到钱是没有把握好市场行情。但是一切都是由需求决定的,价格高的任何产品销售量就少,也就是只有少数人小规模生产才行。只能少数人富,要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简直是作梦。
要么是有人说的另一种方案,政府保护农产品价格,把粮食涨到10元一斤,自然有人抢着种地,不用谈什么扶贫,振兴农业。农民自然就富了,但这些都是天方夜谈。
我认为真要全面小康,使农民脱贫的,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按人头给种地的农民按月补贴,增加他们收入。此外他们收入增加也必须会增加对部分高价值食品的购买量,也是扩大了需求。因为食品是基本生活需求,有钱人根本就不缺衣少食,食品价格波动也不影响他们购买食物数量和品种。自然要想增加食物销售额必须大幅度增加穷人收入,包括城市低收入者收入也要增加。中高收入群体就不应该管了,城市里的退休双轨制等恶政也该结束了。
还有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生活成本也要下降,使人民手里钱宽松一点。也才更有利于农产品销售额提高,有利于农业发展。抖音视频有农民把卖不掉的西瓜扔了几车,伤心地哭泣。而城市里还有人舍不得买西瓜,嫌贵。这种生产相对过剩的事按马克思理论是资本主义的罪恶之一。号称社会主义国家也这样,说明了什么?大家用脚指头也能想明白。
原创不易,欢迎朋友们点赞,关注和转化。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众人一起努力。才可以使社会更文明,公平和平等。
外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