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薇:生命的灵魂:生命的独行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返回目录
十. 生命的独行
我喜欢独自去旅行,那种独来独往的客观存在有时很是令我沉醉。独自旅行的路上,再也没有了任何一张熟悉的面孔,再也没有了日常热闹哄哄的日子。当然路上也常常碰到热闹,但那与我无关,由于无关,常常便可把那种热闹当作不存在。做皇上的微服出巡,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与他有关,有点像公司老板离开了办公室到车间巡视,每一个角落都与他有关,想潇洒也潇洒不起来。而独自旅行却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面对的虽然还是单一个局部的场景,感到的却是面对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和全部的人生。偶尔感觉孤单,便需要与自己对话,这时候就容易触及到自己的内心,生命中的另一个“自我”便活灵活现地出现了,那该是我的灵魂了。
我更多的时候是与妻子同行,我那一生多灾多难的妻子是我的肋骨,(这是上帝的杰作吗?)她护卫着我的胸腔以便使我的心能安静从容地面对宇宙和人生。而我则是她的臂膀,靠在这副尚算坚实有力的臂膀上她会感觉有勇气有力气去面对苦难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与妻子是同一个人,我们同行于世,相当于独行于世。
前面说过,我们设计了一个祭祀自己灵魂的仪式,自驾车纵横九州(由于年龄、体力的限制,尤其是妻子老病体弱的原因,我们只能求助于汽车这个现代技术的产物了),这是我们的朝圣之路。好多朋友在惊讶之余,出于“安全”问题的关心,常常发出善意的劝告和祝福,这使我们十分感动。但我们仍然喜欢独行,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了。
在独行的路上,一次又一次我们被震撼,被感动,被压迫,被放逐。一次又一次我们陷入深思。一次又一次我们独自与天神地神,山神水神,树神草神,甚至与死神对话。我们为大漠荒原上的胡杨和红柳所折服,为披铠带甲的雪山冰川所征服,为雪山冰川下流出的清泉所感动,为穷山恶水中小小山民村寨中的炊烟所感动,为一望无际了无生命痕迹的戈壁大漠所慑服,为藏民朝圣的背影所激动,为脚下艰险丛生的道路所感叹。一次又一次,一切的一切,尽在独对宇宙自然的感触中升华。
我们“不太喜欢旅游”。旅游只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品,景点的所谓优劣便是这产品的内容了。人们在购买、消费日常生活用品的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厌倦了寂寞了,便需要购买“旅游”、“景点”这种以精神方式出现的消费品,随着“市场经济”这个怪物的扩张发展,旅游已经完全被物化了,它不过属于一种较高形态的物质的生活。
我们喜欢“旅行”,尤其是独行。旅行是一种心态,一种主观精神的活动,“景点”在旅行中并不存在,一切的关键是我们的心在自然中行走并融合于其中,在溶于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天高地厚”,感受宇宙自然的宏大与精妙,感受“天地人神”的神秘关系,感受历史人文与自然地理的相互交融……并从这一切一切的感受之中,感悟到灵魂的安详和愉悦。
我们是凡人百姓,同食人间烟火,断了一天的粮草便感饥渴,缺少了亲朋好友的问候便感孤单。为了不至于粮草不继,我只能在年近花甲的今天仍然每天工作以挣口饭吃。与亲朋好友的密切相处又使我身心愉快,在人世间并无势单的孤独感。三几好友相聚、高谈阔论凡人时势、海阔天空、尽兴而归。一切凡间的生活常态对于我,都是兴致勃勃有滋有味的。
然而我还是喜欢独处独行。过分热闹总使我感到失去了“自我”,我只不过也只是这个热闹中的一个组成,而这个热闹也只不过是世间一个微乎其微的局部罢了。而生命的独处独行,安静之中包含了整个热闹的世界,空灵的心却可以面对整个宇宙和人生。
我独处的方式经常是安静地看书、画画、写作,也经常到茶楼喝茶,甚至到热闹的歌厅和酒吧。身处喧闹的场所,有时更能细细地咀嚼独处的奥妙,即便是在写下这几万字的此刻,我也是独自一人在一个热闹非凡的茶楼大厅的一张餐桌上(在餐厅里喝早茶、午茶是广州人乃至广东人最具日常生活形态的一种,通常是三五好友相聚的形式。朋友们手中的这本小册子中的文字部分,就全部是在茶楼中完成的),身边是几十桌欢聚一堂的人们高声谈笑,心中却是清澈得如同一条初出冰川山野的小溪流水,心灵的感悟自然而然地在笔端之下缓缓流出。 当然还有上面所说的,我更重要的独处是与妻子的独自旅行,那是我们祭祀灵魂的一个仪式。在这个独自的仪式中,我们祭祀生命的永恒,感受自然的恩赐,感悟肉身凡胎之外的灵魂。
独处独行的我并不刻意地回避人世,积极入世的人生是与独行的灵魂相互扶持,并行不悖的。缺失了灵魂的世俗人生当然是可悲的一具空壳,而缺乏世俗的灵魂也免不了会成为一种虚无。
独处独行的我也不是要刻意地保守什么隐私,在亲朋好友之中,我现在在哪里?我在做什么?我的爱好和忌讳乃至我有多少所谓财产(存款之类),甚至乎我在人生之路上有几个红颜知己?大家都清清楚楚。人生在世,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去,何患隐私。
只是独行的灵魂,恐怕是说出来了,写出来了,公布于众了,也还是独立的王国,灵魂只属于自己,别人能知道的也只是它或华丽或丑恶的外壳;别人能喜欢能僧恶,能伤害能扶持的,也还只是它的外壳。
灵魂在本质上是独行的,生命在本质上是独行的,没有哪一个别人能替你背负灵魂,能替你走完人生,这种状况,可以说是命中注定。
岂不孤单?是孤单。想想大千世界洋洋数十亿人类生命,竟找不到一个相爱相亲的别人能与你合二为一,岂不孤单!
然而可喜可幸的是,一个个独行的生命和灵魂时时会有心灵相照的那一刻显示出它们孤独的但并不孤苦的辉煌。我的妻子在她与生命争斗的几十年中,独自一人的太极拳运动坚持了已经有三十载之久了。她每每独行独往,三十年练拳从未结伴于他人,但我从她的独行独拳之中,时时会感受到她生命中的那个灵魂在闪光。
心心相印,岂是只有书中诗中才会存在,同在朝圣的路上,灵魂时时也会结伴而行,甚至合二为一的。
挣脱了金钱物欲、地位名声的择事而做,择书而读,择友而交,世俗的生命中灵魂就会闪光,独行的生命之灵魂便没有了孤独的悲哀。事中,书中,友中都有各自闪光的灵魂独自走在朝圣之路上,有时偶尔碰到几个,会心相视一笑,便又各自独行,心中明白自己并不孤单,这就够了。 生命独行,却一刻一步离不开身处喧闹的充满芸芸众生的尘世,于是我只能说,生命在“世俗”中独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