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母亲的角色:孩子素质的决定者(4)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家庭学校  实践案例  教学方法  职业规划  教育改革  QQ群及网站  资料下载  在家上学联盟  社会化教育社区 

【返回目录】

  方法二:不要对孩子束缚太紧--放宽限制原则

  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常常在"细微"处下工夫,例如,她们会时刻关注孩子放学回家的时间、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孩子学习成绩的微小变化……正是因为这种细致和细心,母亲对孩子的爱才显得那样无微不至。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正是因为母亲的这种无微不至,孩子常常会有被束缚的感觉。他们常常这样形容母亲对他们的教育:

  "每次跟同学出去玩,妈妈总会把所有的问题都问个遍:跟谁去玩呀、去哪玩呀……弄得我像个罪犯一样!"

  "我的所有事情妈妈都管,搞得我一点自由都没有了!"

  "在家里,妈妈不允许我做这个、不允许我做那个,难道她想把我培养成木头人吗?"

  ……

  当然,"束缚孩子"、"不给孩子自由" 、"把孩子培养成木头人",这些都并非是母亲们的本意,但这种教育确实使孩子产生了这样的感觉。问题出在哪里呢?

  很多心理学家这样分析:教育孩子,需要家长保持一颗童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但母亲们每天除了要做大量的家务之外,还要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这些繁重的负担往往使母亲们放弃了童心,从而用最简单、最不需要动脑筋的"束缚"方式来教育孩子。

  在我们周围,我们也常常会发现这种"束缚式"的教育方式:

  因为怕孩子会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就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孩子出门;

  因为怕孩子交上坏朋友,就给孩子列出交朋友的标准;

  因为怕孩子发生危险,就不允许孩子接触电器、刀具等危险物品;

  ……

  这种"束缚式"的教育方式,除了会让孩子产生被束缚的感觉之外,还会使孩子的好奇心泯灭、动手能力降低、创造能力消失……严重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如果母亲一直延续这种束缚式的教育方式,孩子真的会变成"木头人"。

  那么,母亲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不会束缚孩子的发展呢?

  一位已经成年的孩子这样介绍他母亲的教育方式: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伙伴们都希望来我们家玩,因为我妈妈不会责备他们大声喊笑、把房间弄乱、把地板弄脏……

  与我的小伙伴们相比,妈妈对我的教育显得特别宽松:她不会规定我放学回家的时间、不追问我去和谁玩了、允许我在厨房里玩橡皮泥……有一次,邻居家的一位妈妈问我的妈妈:"你不觉得你的教育方式给自己添了很多没有必要的麻烦吗,如果你不允许孩子在厨房里玩橡皮泥,他就不会把橡皮泥扔进汤里了!"

  我的妈妈是这样回答她的:"我认为,孩子的成长比一碗汤要重要得多!"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