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何以今状,嫁娶岂作市商”的版本间的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4}} 用户:蓝迦陵<br> 彩礼和强奸其实要分成两个来看,彩礼是明确的人口买卖,强奸这个“违背妇女意愿”现在判定得十…”) |
|||
第19行: | 第19行: | ||
谢谢提醒,发言确实幼稚了。浅薄的阅历里,彩礼总是会成为男女方家庭之间产生矛盾的一个点,所以会情绪性抵触。不过和家里人交流也达成一定的共识:我和家里人共同希望的,不是由于彩礼问题导致“男方家庭vs女方家庭”,而是“男女方家庭合力vs现实问题”。<br> | 谢谢提醒,发言确实幼稚了。浅薄的阅历里,彩礼总是会成为男女方家庭之间产生矛盾的一个点,所以会情绪性抵触。不过和家里人交流也达成一定的共识:我和家里人共同希望的,不是由于彩礼问题导致“男方家庭vs女方家庭”,而是“男女方家庭合力vs现实问题”。<br> | ||
[[用户:Reborn|Reborn]]<br> | [[用户:Reborn|Reborn]]<br> | ||
− | https://www.kdocs.cn/office/w/cp7eAgCmgovz?sub_file_id=NPP2PJY7ADQGK&attachment_store_type=upload_ks3&disablePlugins&readonly <br> | + | [https://www.kdocs.cn/office/w/cp7eAgCmgovz?sub_file_id=NPP2PJY7ADQGK&attachment_store_type=upload_ks3&disablePlugins&readonly 对于彩礼,婚姻,性别对立等等问题的一些想法] <br> |
[[用户:杨超|杨超]]:<br> | [[用户:杨超|杨超]]:<br> | ||
[[罗翔]]有句话我很认可:<br> | [[罗翔]]有句话我很认可:<br> |
2025年4月24日 (四) 09:18的版本
蓝迦陵
彩礼和强奸其实要分成两个来看,彩礼是明确的人口买卖,强奸这个“违背妇女意愿”现在判定得十分模糊,因此引起了很多人(尤其是男性)的不安全感。因为在现有的社会语境下,男性是要对女性展开主动追求的,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是比较难以拿捏的,更何况如果对方一开始就抱着爆金币的目的去设置陷阱,基本上是无法进行分辨与反抗的。
因此其实当年的情况是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下追求利益的结合产物,法制在这里已经多少失去效果,是一个社会问题了。
对于个人的建议:该找就找,该尊重尊重,但是自己还是要留心眼。
亿分之一
我提一个情况吧,我现在的亲身经历,我和对象都是两个不同的外地来省会工作的,现在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一到女方家,她母亲就反复问彩礼,买房这种问题,我明确表示拒绝彩礼这种形式后,她反复强调彩礼是男方“诚意”,婚后生活“保障”,“面子”,还讲了什么现在离婚率高什么的,我听完甚至直说了这不就是通过金钱方式加大我的沉没成本,好把我捆绑住在这段婚姻里吗?而且她听完后承认了,我对象也说这样至少离婚后她还能落一笔钱。在我反问那我通过付出金钱来将我绑定在这段关系中,那你付出什么,她回答的原话是“我生小孩就是最大的付出”。个人感受总结就是,彩礼是一种通过加大沉没成本的方式来将男方捆绑的手段,以约束男方婚后行为的手段。当然也看具体不同情况而定,因为存在和我们理解的小家庭启动资金不同,很多女方比如她就认为这是赠与性质的她的婚前财产。
@cher
我对于那个彩礼的观点,其实可以用最近的那个二审案子举例子,那个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人口买卖”
那个案子里所谓的婚姻不过是纯粹的金钱关系,封建家长将花费精力和钱财养大的子女自然地看作是自己的财产,也就要求对子女这种私有财产的无限所有权和控制权。封建家长制思想的经济根源便来源于此。家长既然把子女当作是自己的一部分财产,以目前社会中甚嚣尘上的自私观念下,他们便自然地要在这份财产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报。然而,女性本身既受到月经、妊娠、生育等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而减少社会活动的时间,又被反动观念束缚而不得不去承担更多家务劳动,是被私有制社会生产部门所排斥的“劣质劳动力商品”。因此,在父系血缘继承制社会下的私有制家庭中,儿子才是拥有财产继承权的后代,而女儿却要在婚后成为另一家庭的奴隶,其主要承担家务劳动与生育劳动。在婚姻大事上,更是“父母之命”,不能违抗。为了从“泼出去的水”身上挣出更多的钱来,私有制家庭中的封建大家长就只把女儿当作自己家庭的短期投资工具,在女儿的婚期到来时将其作为商品一次性卖出以收回抚养女儿的“投资花费”,这也就是所谓“彩礼”现象的根源。但如果彩礼只像很多人所谓的那样没那么多,只是走个形式,只是为了让双方家长共同托起一个脆弱的新家庭,那其实这种彩礼已经没必要再套上一个彩礼的观念了,非要扯出彩礼习俗是何意呢?
虾米jjm的发言
我尝试从房地产角度分析彩礼问题:过去房地产、建筑业带动起了国民经济,但现在房地产发动机不能用了,但经济还得往前发展,发动机就得换新了(新质生产力)。但房地产有惯性,彩礼问题加剧或许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房地产经济的后遗症。
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债务化带来的问题,很难用正常的商品房出售来缓解。很多地方就出台了不那么好的政策来刺激购房需求。以我的家乡小县城为例,政府七八年前开始不断开始将教育资源向核心城市区转移,抽调乡县里的优秀教师,到核心市区教学,并开始划片区。很多家长只能买市里的学区房,孩子才能去有竞争力的学校念书。大有一种对穷老百姓“敲骨吸髓”的样子。
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集中到城里,但总归这种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往城里集中迫使家庭将房产和彩礼视为获取公共服务的“门票”。女方要求高额彩礼和房产作为“保障”,与城市房产稀缺性导致的购房竞争形成结构性呼应。当然彩礼问题的根源并非完全源于房地产经济,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只是从这个角度去联动思考。
巴普洛夫的狗发言:
我想说其实要结合整体来看,离婚带娃的女性是不是会给再婚增加难度,离婚带娃的男性又怎样呢?还有就是这个世界不是我们想怎样就怎样的,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为一些东西妥协,比如长辈,社会环境。我在我那了解到的就是离婚带娃或者离婚的女性就是优先级低。这是现实,虽然大家都说人人平等,追求平等可实际上就是不平等啊。去相亲市场了解一下,更多的现实就是离婚的优先级低,没钱男优先级低。假如把各种因素考虑进去,那么这个彩礼作为沉没成本会不会更好接受一点?真要结婚还真得商量着来,找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另外我也提醒另外一个女群友,不要认为要彩礼这事完全是糟粕,没有一点合理之处,彩礼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至于它还符不符合当下需要你自己去判断。
巴普洛夫的狗
谢谢提醒,发言确实幼稚了。浅薄的阅历里,彩礼总是会成为男女方家庭之间产生矛盾的一个点,所以会情绪性抵触。不过和家里人交流也达成一定的共识:我和家里人共同希望的,不是由于彩礼问题导致“男方家庭vs女方家庭”,而是“男女方家庭合力vs现实问题”。
Reborn
对于彩礼,婚姻,性别对立等等问题的一些想法
杨超:
罗翔有句话我很认可:
一个标榜自己遵纪守法的人就是个人渣。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一个被法律审判的人,可以说就是一个人品道德极其败坏的人渣。
这个案子已经很明确的就是强奸了,就是违背妇女意志的,我相信我们人民法院的审判是公正。
我也不会杞人忧天的担心,自己会不会遭遇这样的事情,因为我对自己的道德水平有信心,我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也就不用担心自己会遇人不淑,遭遇陷害。
我相信做一个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之人,做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一定可以得到上天的庇护,我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我有敬畏之心,我就必然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更是不会去做的。
凡事发生,皆利于我。就这个事件,在我看来,是一个提升全民道德水平的契机。
其实只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以较高的道德修养要求自己,以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道德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尊道贵德,天人合一。
因而自然不用担心妖魔鬼怪的祸害。
每个人都可以天人感应,趋吉避凶,这是先天就具备的本自具足的能力。
只不过被后天世俗的各种蝇营狗苟,利欲熏心给遮蔽罢了。
最后,愿我华夏,人皆尧舜。
愿华夏同胞,好好学习圣人思想,
学习老祖宗的智慧。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窦华
分为两种彩礼,健康的和不健康的。
我认为健康的彩礼应该是为了完成两种目的,第一个就是对一个新家庭的震动,作为一个新组建的家庭,彩礼是第一个巨大的经济上的问题,并且非常有可能因为这个问题相互指责,最后不欢而散。在未来的婚姻中,类似的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数不胜数,对于没有觉悟的新家庭来说,彩礼无疑是一份考验。在家长对孩子不放心,也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期末考试一样的答卷。对对方经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进心的综合评判。第二个目的就是对一个新家庭的美好祝福,彩礼和嫁妆一起作为新家庭的启动资金,也作为新家庭度过第一个难关的奖励和祝福。从这个角度来看,嫁妆其实是女方家庭给出的属于自己那一份的祝福。
不健康的彩礼也就很明显了,比如之前有的同志提出来的被冠上了买卖属性的对人的异化,一些靠彩礼敛财的,提出对方无法承担的彩礼把感情破坏掉的。或者是本质是一种男尊女卑,把女性做为一种营收方式。只要是最终的(非口头的)目的不为了这个新构建起来的家庭,都是不健康的。
至于上面cher同志最后提出的,健康的彩礼的名字的问题我认为是小问题,如果本质没有变,还是买卖的形式,换一个名字也没什么区别。
仕蛋1
啊美利坚会把你的智商拉到他的水平线上,并且用他丰富的经验蹂躏你。这是资本下的一种生活生产方式,在这样的生产生活下感受到绝望,个人感觉这也是被推演的结果之一。
凡是有期待的,必然会失望。基于现在社会的生活生产方式、已掌握的“财富”,完全不想过从婚姻中得到什么。只有期待传承,期待未来对小孩的知识传承,是从小孩完整成长的期待,是来自于内心的、想治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