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重磅:全球首个用细胞做成的活体机器人诞生!未来或具有神经系统和认知能力”的版本间的差异
(2个标签:移动版编辑、移动网页编辑)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首页]]>[[通约智库条目|条目]]>[[人工智能]] | ||
+ | |||
brainnews 2020-01-16 | brainnews 2020-01-16 | ||
+ | |||
以下文章来源于量子位 ,作者关注前沿科技 | 以下文章来源于量子位 ,作者关注前沿科技 | ||
− | |||
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位(公众号 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 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位(公众号 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 ||
第8行: | 第10行: | ||
不是设想,不是科幻,是实实在在登上顶级期刊的科学研究。 | 不是设想,不是科幻,是实实在在登上顶级期刊的科学研究。 | ||
− | |||
− | |||
而且不用金属、塑料打造,采用青蛙表皮细胞和心脏细胞重组。 | 而且不用金属、塑料打造,采用青蛙表皮细胞和心脏细胞重组。 | ||
第30行: | 第30行: | ||
是的,有科幻电影《异形》、《异星觉醒》内味了。网友纷纷表示:吓死我了。 | 是的,有科幻电影《异形》、《异星觉醒》内味了。网友纷纷表示:吓死我了。 | ||
− | |||
− | |||
外媒《连线》则用四个字来形容:毛骨悚然。 | 外媒《连线》则用四个字来形容:毛骨悚然。 | ||
第47行: | 第45行: | ||
代码已开源,地址见文末 | 代码已开源,地址见文末 | ||
− | |||
− | |||
这两种细胞都是研究人员从爪蛙胚胎干细胞中分化得到的。 | 这两种细胞都是研究人员从爪蛙胚胎干细胞中分化得到的。 | ||
− | |||
− | |||
研究人员先将胚胎细胞切开。 | 研究人员先将胚胎细胞切开。 | ||
− | |||
− | |||
细胞被切开的两个部分,单独进行培养。 | 细胞被切开的两个部分,单独进行培养。 | ||
− | |||
− | |||
而后将二者慢慢进行重建。 | 而后将二者慢慢进行重建。 | ||
− | |||
− | |||
最后,按照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设计,用镊子和电极对这个重塑的细胞进行“雕琢”。 | 最后,按照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设计,用镊子和电极对这个重塑的细胞进行“雕琢”。 | ||
− | |||
− | |||
所重塑的细胞形状各异,有的是楔形,有的是拱形。 | 所重塑的细胞形状各异,有的是楔形,有的是拱形。 | ||
第74行: | 第60行: | ||
在下图中,顶部的绿色部分是被动细胞,而底部红、绿交替的部分便是主动细胞。 | 在下图中,顶部的绿色部分是被动细胞,而底部红、绿交替的部分便是主动细胞。 | ||
− | + | △绿色为表皮细胞,红色为心脏细胞 | |
− | |||
通过心脏细胞产生的收缩,Xenobot能在水性介质中移动。 | 通过心脏细胞产生的收缩,Xenobot能在水性介质中移动。 | ||
− | + | △已调整为8倍速 | |
− | |||
不单单能直线行进,也能转圈圈。 | 不单单能直线行进,也能转圈圈。 | ||
− | |||
− | |||
不同于金属、塑料打造的机器人,Xenobot是完全可生物降解的。 | 不同于金属、塑料打造的机器人,Xenobot是完全可生物降解的。 | ||
并且,它还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 并且,它还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 ||
− | |||
− | |||
论文通讯作者Joshua Bongard介绍: | 论文通讯作者Joshua Bongard介绍: | ||
第99行: | 第79行: | ||
计算机+生物,跨界合作 | 计算机+生物,跨界合作 | ||
+ | |||
这项研究由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约书亚·邦加的团队主导。 | 这项研究由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约书亚·邦加的团队主导。 | ||
论文一作是山姆·克里格曼。佛蒙特大学博士研究生,致力于进化机器人的研究。 | 论文一作是山姆·克里格曼。佛蒙特大学博士研究生,致力于进化机器人的研究。 | ||
− | + | △山姆·克里格曼(Sam Kriegman) | |
− | |||
通讯作者约书亚·邦加教授博士毕业于苏黎世大学,现在是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形态演化与认知实验室负责人,研究重点是进化机器人技术,进化计算和物理模拟。 | 通讯作者约书亚·邦加教授博士毕业于苏黎世大学,现在是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形态演化与认知实验室负责人,研究重点是进化机器人技术,进化计算和物理模拟。 | ||
− | + | △约书亚·邦加(Josh Bongard) | |
− | |||
而组装机器人的工作,主要由塔夫茨大学生物系教授迈克尔·莱文团队完成。 | 而组装机器人的工作,主要由塔夫茨大学生物系教授迈克尔·莱文团队完成。 | ||
− | + | △迈克尔·莱文(Michael Levin) | |
− | |||
异星觉醒? | 异星觉醒? | ||
+ | |||
研究者们认为,Xenobot的特性展示了其未来无限的可能性。它们可以被用来清理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定位和消化有毒物质,或者进入人体血管,精准输送药物、清除动脉壁上的斑块等等。 | 研究者们认为,Xenobot的特性展示了其未来无限的可能性。它们可以被用来清理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定位和消化有毒物质,或者进入人体血管,精准输送药物、清除动脉壁上的斑块等等。 | ||
但或许,这样的一个“异形”机器人,会让你想起科幻电影《异星觉醒》:一个单细胞就能毁天灭地。 | 但或许,这样的一个“异形”机器人,会让你想起科幻电影《异星觉醒》:一个单细胞就能毁天灭地。 | ||
− | |||
− | |||
已经有网友表示受到了惊吓: | 已经有网友表示受到了惊吓: | ||
− | |||
− | |||
论文一作山姆·克里格曼(Sam Kriegman)坦承,这项研究带来了新的道德问题:这类机器人的未来变体可能具有神经系统和认知能力。 | 论文一作山姆·克里格曼(Sam Kriegman)坦承,这项研究带来了新的道德问题:这类机器人的未来变体可能具有神经系统和认知能力。 | ||
第136行: | 第111行: | ||
你怎么看呢? | 你怎么看呢? | ||
+ | |||
+ | 论文地址: | ||
+ |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1/07/1910837117 | ||
+ | |||
+ | Github项目: | ||
+ | https://github.com/skriegman/reconfigurable_organisms | ||
---- | ---- | ||
[https://mp.weixin.qq.com/s/d58gl_iLgI91YmZU61GN7g?from=groupmessage&scene=1&subscene=10000&clicktime=1621981464&enterid=1621981464 PNAS重磅:全球首个用细胞做成的活体机器人诞生!未来或具有神经系统和认知能力] | [https://mp.weixin.qq.com/s/d58gl_iLgI91YmZU61GN7g?from=groupmessage&scene=1&subscene=10000&clicktime=1621981464&enterid=1621981464 PNAS重磅:全球首个用细胞做成的活体机器人诞生!未来或具有神经系统和认知能力] |
2021年5月25日 (二) 22:53的最新版本
brainnews 2020-01-16
以下文章来源于量子位 ,作者关注前沿科技
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位(公众号 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全球首个用细胞做成的活体机器人,已经诞生了。
不是设想,不是科幻,是实实在在登上顶级期刊的科学研究。
而且不用金属、塑料打造,采用青蛙表皮细胞和心脏细胞重组。
这就是顶级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最新发表的惊人研究,来自美国佛蒙特大学和塔弗茨大学团队。
论文通讯作者约书亚·邦加(Joshua Bongard)说:
它们既不是传统的机器人,也不是已知的动物物种。这是一种活的、可编程的有机体。
合著者迈克尔·莱文(Michael Levin)也表示:
这是全新的生命形式。它们从未在地球上出现过。
这些机器人,被命名为Xenobots。
研究者认为,其在水性介质中行动的特性,展示了未来无限的可能性:清理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作为可生物降解的药物输送机器人等等。
但当它被展示在大众面前时,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的恐慌。
是的,有科幻电影《异形》、《异星觉醒》内味了。网友纷纷表示:吓死我了。
外媒《连线》则用四个字来形容:毛骨悚然。
活体机器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Xenobots:首个活体机器人 这个名叫Xenobot的“异形机器人”,长度不到1毫米,是非洲爪蛙心脏细胞(收缩细胞)和表皮细胞(被动细胞)的结合。
结合的依据,是佛蒙特大学的超级计算机集群Deep Green设计出来的模型。
研究人员在这个具有20000台笔记本电脑计算能力的集群上演算了一种进化算法。
在反复试验当中,用类似自然选择的方式,将性能较差的模型设计剔除。
代码已开源,地址见文末
这两种细胞都是研究人员从爪蛙胚胎干细胞中分化得到的。
研究人员先将胚胎细胞切开。
细胞被切开的两个部分,单独进行培养。
而后将二者慢慢进行重建。
最后,按照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设计,用镊子和电极对这个重塑的细胞进行“雕琢”。
所重塑的细胞形状各异,有的是楔形,有的是拱形。
在下图中,顶部的绿色部分是被动细胞,而底部红、绿交替的部分便是主动细胞。
△绿色为表皮细胞,红色为心脏细胞
通过心脏细胞产生的收缩,Xenobot能在水性介质中移动。
△已调整为8倍速
不单单能直线行进,也能转圈圈。
不同于金属、塑料打造的机器人,Xenobot是完全可生物降解的。
并且,它还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论文通讯作者Joshua Bongard介绍:
我们把机器人切成了两半,结果它不仅能把自己缝合起来,其后还能继续活动。
有趣的是,如果你将这个机器人翻转过来,它就像乌龟翻了个个儿背朝下,会失去移动能力。
计算机+生物,跨界合作
这项研究由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约书亚·邦加的团队主导。
论文一作是山姆·克里格曼。佛蒙特大学博士研究生,致力于进化机器人的研究。
△山姆·克里格曼(Sam Kriegman)
通讯作者约书亚·邦加教授博士毕业于苏黎世大学,现在是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形态演化与认知实验室负责人,研究重点是进化机器人技术,进化计算和物理模拟。
△约书亚·邦加(Josh Bongard)
而组装机器人的工作,主要由塔夫茨大学生物系教授迈克尔·莱文团队完成。
△迈克尔·莱文(Michael Levin)
异星觉醒?
研究者们认为,Xenobot的特性展示了其未来无限的可能性。它们可以被用来清理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定位和消化有毒物质,或者进入人体血管,精准输送药物、清除动脉壁上的斑块等等。
但或许,这样的一个“异形”机器人,会让你想起科幻电影《异星觉醒》:一个单细胞就能毁天灭地。
已经有网友表示受到了惊吓:
论文一作山姆·克里格曼(Sam Kriegman)坦承,这项研究带来了新的道德问题:这类机器人的未来变体可能具有神经系统和认知能力。
我认为重要的是,这项研究是公开的,社会可以对其进行讨论,政策制定者也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最佳行动方案。
论文的另一位作者,塔夫茨大学教授迈克尔·莱文(Michael Levin)也指出,这种恐惧并非不合理。但他认为,他们的工作是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类系统。
这项研究正是对人们所担忧的事情的直接贡献。
你怎么看呢?
论文地址: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1/07/1910837117
Github项目: https://github.com/skriegman/reconfigurable_organi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