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凱鷹:祁莞讲述我父亲的一件往事”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4}}祁峰的儿子祁莞讲述我父亲的一件往事。 “几年前暨大一位教授,叫饶芃子,给我讲过一个与你父亲有关的真实故事...”)
 
 
第1行: 第1行:
{{4}}祁峰的儿子祁莞讲述我父亲的一件往事。
+
{{4}}[[祁峰]]的儿子[[用户:祁莞|祁莞]]讲述我父亲的一件往事。
  
 
“几年前暨大一位教授,叫[[饶芃子]],给我讲过一个与你父亲有关的真实故事。[[饶芃子]]是广东文艺理论、比较文学、华文文学方面的专家和权威,90年代曾当过暨大副校长,还是省委候补委员,现在退休了。50年代,她在中大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暨大创办时,她调到了暨大。她的丈夫是同乡,从小就认识的,当时在兰州一个单位工作。长期分开不是办法呀,于是她就申请调去兰州工作。你父亲是怎样处理这事的呢?他专门去听了饶老师的一节课,觉得讲课非常好,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年青教师,他不想放走。于是他想把饶的丈夫调来广州,但西北地区人才少,更是不肯放人。于是你父亲去北京开会时专门去了铁道部,饶的丈夫工作的单位是铁道部管的,你父亲通过在铁道部老战友的关系,最后还是把饶的丈夫调来了广州的铁路系统,再过了一段时间又调到省建工局的下属单位,这才安定下来。饶的丈夫是桥梁设计专家,业务尖子,后来是省建筑设计院的院长,开放改革后,广东很多桥梁是他主持和参与设计的,还曾当过全国劳模,前两年病逝了。讲起这件事,饶老师至今仍是对你父亲感激不尽。“
 
“几年前暨大一位教授,叫[[饶芃子]],给我讲过一个与你父亲有关的真实故事。[[饶芃子]]是广东文艺理论、比较文学、华文文学方面的专家和权威,90年代曾当过暨大副校长,还是省委候补委员,现在退休了。50年代,她在中大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暨大创办时,她调到了暨大。她的丈夫是同乡,从小就认识的,当时在兰州一个单位工作。长期分开不是办法呀,于是她就申请调去兰州工作。你父亲是怎样处理这事的呢?他专门去听了饶老师的一节课,觉得讲课非常好,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年青教师,他不想放走。于是他想把饶的丈夫调来广州,但西北地区人才少,更是不肯放人。于是你父亲去北京开会时专门去了铁道部,饶的丈夫工作的单位是铁道部管的,你父亲通过在铁道部老战友的关系,最后还是把饶的丈夫调来了广州的铁路系统,再过了一段时间又调到省建工局的下属单位,这才安定下来。饶的丈夫是桥梁设计专家,业务尖子,后来是省建筑设计院的院长,开放改革后,广东很多桥梁是他主持和参与设计的,还曾当过全国劳模,前两年病逝了。讲起这件事,饶老师至今仍是对你父亲感激不尽。“

2020年10月4日 (日) 23:11的最新版本

祁峰的儿子祁莞讲述我父亲的一件往事。

“几年前暨大一位教授,叫饶芃子,给我讲过一个与你父亲有关的真实故事。饶芃子是广东文艺理论、比较文学、华文文学方面的专家和权威,90年代曾当过暨大副校长,还是省委候补委员,现在退休了。50年代,她在中大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暨大创办时,她调到了暨大。她的丈夫是同乡,从小就认识的,当时在兰州一个单位工作。长期分开不是办法呀,于是她就申请调去兰州工作。你父亲是怎样处理这事的呢?他专门去听了饶老师的一节课,觉得讲课非常好,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年青教师,他不想放走。于是他想把饶的丈夫调来广州,但西北地区人才少,更是不肯放人。于是你父亲去北京开会时专门去了铁道部,饶的丈夫工作的单位是铁道部管的,你父亲通过在铁道部老战友的关系,最后还是把饶的丈夫调来了广州的铁路系统,再过了一段时间又调到省建工局的下属单位,这才安定下来。饶的丈夫是桥梁设计专家,业务尖子,后来是省建筑设计院的院长,开放改革后,广东很多桥梁是他主持和参与设计的,还曾当过全国劳模,前两年病逝了。讲起这件事,饶老师至今仍是对你父亲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