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雷军:所有的失败,最终都是人不行,我靠15个人管理2万人!”的源代码
←
雷军:所有的失败,最终都是人不行,我靠15个人管理2万人!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2020-10-20 我们把时间,先回到5年前。 2015年,这一年对小米来说是噩梦般的一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恰恰就是当初的那些优势,比如说见招拆招,比如过于依赖死忠粉,比如快速解决问题却没有战略布局。 有一天,雷军到各部门串门,惊讶地发现,小米的整个管理系统,就是采购部门/供应链部门抱着一台电脑,生产部门抱着一台电脑,销售部门抱着一台电脑,人力资源部抱着一台电脑... ... 但电脑里都是Excel,四个部门打开以电脑后就对数字,这就是小米的流程管理。一个一年生产几千万台手机的公司,管理流程竟然是这样的。 雷军从那一刻开始,就立下决心,要做好管理流程。 成为世界500强之前 先变成一个流程高手 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小米集团位列第422位,在《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上,排名第50。 在取得这个成绩之前,小米有非常长时间段的阵痛期。 比如小米在2015年之前,非常缺乏供应链管理的常识,任何一个零部件都必须同时要有两个供应商。如果一家供应商突然倒闭,小米的产品就只能搁浅了。 雷军是个急性子,问题发现了一刻都等不了。 他发现华为在管理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它有一套完善的IPD管理系统,也就是集成产品开发。雷军是眼红的,华为手机的发布时间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明年哪一天发布就一定是哪一天,甚至会提前发布。 雷军就明白了:华为的强大,是因为有强大的IPD系统支撑着,小米一开始连基本的管理流程都没有。这就是业绩导致的业障。 接着三板斧: 1、让工程师加班加点做内部管理系统,特别是:人力资源、财务、供应链系统; 2、在财务部之外又加了两个部,参谋部和组织部,让人才的能力和组织的能力同事发挥作用; 3、要求中高层死盯着华为的管理系统,中基层所有人都要对自己的管理流程非常熟悉,没有管理系统思维的人,Say Goodbye。 至此,小米走上了一条管理系统化的道路。 小米为了组织发展 处心积虑的布局 当今,几乎所有的500强都有着复杂的业务和组织架构,但凡经营规模和涉猎的版块多一点,那动辄就是上百甚至数百位高管了。 像碧桂园,年初的时候重新任命了38位高管;像沃尔玛,一次性裁掉中国的30位高管... ... 但小米,高管总共也就15位,放在其他企业,都不够塞牙缝的。 为什么小米要控制高管人数?这背后都是组织发展方面的考虑: 1、杜绝过度协作: 这是一个组织发展中常见的概念,组织内的过度合作,包括没必要的会议和电子邮件,源自两个企业问题:企业的复杂性和“为合作而合作”的文化。 这些事情,在很多大公司都常见,但不容易被发现。 2、有组织的混乱: 稳定,有些时候是一种诅咒,大家都活在安逸中,不慌不忙解决问题,这样会降低组织的战斗力,保持高战斗力的方法,就是让所有人肩上都有压力。 这样才能随时准备跳上新趋势,抓住新机会。 用游戏的思维来想就知道,但凡没有了己方英雄亲力亲为的带线,全要仰仗小兵去推平对面的基地水晶,考验的东西太多了。你不仅要保证小兵有足够的攻击力、防御力;还要清楚地让小兵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别绕了一圈还在原地踏步;最重要的是,小兵必须得有足够坚定的自驱力,不能被草丛的花鸟鱼虫给吸引。 看起来,小米高管团队很精练,很酷,但这其实是更凸显了仅有这这几位高管极强的管理能力,以及整个小米全体上下的凝聚力。 可见小米为了组织发展,处心积虑的布局。 组成15位高管团队 个个都是武林高手 这些年,雷军一手组建起来的小米版“复仇者联盟”,前前后后大概引进了近十位行业大佬,不管是曾经的对手,还是圈内知名大佬,雷军都像是一坛美酒,所到之处,没人能拒绝。 坊间有个传闻,手机界的大佬,除了余承东,其他人都已加盟小米,可见小米的全明星阵容。 雷军也发微博表示:“小米最近每个月都有高管加入,有人误以为小米有很多高管,但其实小米的高管,除了创始人我以外,仅有15位高管。” 目前小米的员工人数20000人左右,仅有15位高管在管理,每个人要管理的事情非常多,与之匹配的,是小米的组织结构调整。 2019年刚开年,小米就宣布组织调整。放弃创业之初“CEO→部门负责人→员工”的“超级扁平化”管理架构,设立10个员工等级,和层层的汇报关系。 15位高管,也可以通过层层的管理结构,把小米的效率和产出都带上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高效组织,就要有系统保障 小米总部五彩城附近有个小区,叫作「橡树湾」, 那些从小米创立之初就跟随的员工,当成功上市后,实现财务自由,有一些老员工就都在这买了房子。 可见,并不是高管数量少,员工的薪资就上不去了。 同样是在10号这天,小米集团又一次宣布奖励计划,奖励合共1067.24万股奖励股份,予579名选定参与者。 这是小米今年第多少次的奖励,已经记不得了。 高管团队数量虽然精炼,却依旧能够将超过2万人的团队越做越好,且进步神速,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小米从不吝啬对员工的激励政策。 说实话,小米是为数不多能把股权激励用得这么炉火纯青的,把员工变成公司的主人,培养创业精神,不将公司的发展寄托给管理层。 此前有采访,问雷军对于频繁外聘高管人员一事,雷军表示: 第一,小米是内部提拔为主,外部空降为辅,内部提拔的比例超过80%。 第二,小米新的10年要以团队和人才为核心,要放下已取得的成绩,重新创业。 从另外一个面来说,充足激励,也是一种放大「逃离成本」的方式,给予合理且有激励的回报,员工的逃离成本就会很高。 ---- [http://zx.mtzxgf.com/aw2/53c49d9d83a34c9f815f5e3bec1fbb1a.html?id=E9DDF291553949A08615477EF7EDFFA8 雷军:所有的失败,最终都是人不行,我靠15个人管理2万人!]
返回至
雷军:所有的失败,最终都是人不行,我靠15个人管理2万人!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