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苏文贤”的源代码
←
苏文贤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潮州筝音乐家[[苏文贤]]是一位重要的艺术家,被誉为“琴圣”。下面是一些关于[[苏文贤]]的关键信息: <br> 1.出生日期:1907年12月1日。<br> 2.出生地:广东潮州。<br> 3.逝世日期:1971年8月11日。<br> 4.职称:潮乐泰斗、南派[[古筝]]大师。<br> 5.荣誉称号:“琴圣”。<br> 6.学习经历:1926-1938年旅居泰国时,先后师从潮州音乐家[[谢少圃]]、[[王泽如]]等学习琵琶、[[古筝]]演奏技艺,成为当时的潮乐名家,被誉为“琵琶苏”。<br> 7.艺术活动:期间,他经常参加旅泰华侨音乐组织的演出活动,表演潮乐合奏和筝独奏。所传筝曲,经后人整理为《[[潮州筝曲]]》。<br> '''个人简述'''<br> 苏文贤,1907年12月1日出生在广东潮州。是潮乐泰斗、南派古筝大师,有“琴圣”之称。他创造性地将一首三板曲(相当于1/4拍)作引子,引入头板曲(相当于4/4拍子),再经催板接回三板作尾声,形成弦诗乐一种新的板式结构,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套曲格式。他用三板曲的《川山龙》作引子,接头板曲的《平沙落雁》,催板后再接《川山龙》,这种板式结构,如今已成为潮州弦乐广为流传的演奏曲式。还擅长演奏琵琶、古筝、领奏担纲的二弦、扬琴、椰胡、三弦、洞箫等。<br> '''社会评价'''<br> 八十年代以来,苏老的后人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任教的[[苏巧筝]]、[[陈天国]],与市鼓手[[陈镇锡]]合作,出版《[[潮州大锣鼓]]》一书,该书首次以五线谱为记载,并创立各种锣鼓乐记录符号,把潮州大锣鼓传播至海内外。<br> 此后,[[陈天国]](音乐学院教授)又出版《[[潮州禅和板]]》;[[苏巧筝]]在香港定居后,又出版《[[潮州筝艺]]》,其中包括对潮州弦诗乐和潮州“二四谱”的研究论文。可谓薪火相传,世代不灭。<br> [[苏文贤]]为潮州音乐的继承、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97年12月3日,星海音乐学院、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省音乐研究所联合举办“著名潮州音乐家苏文贤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对[[苏文贤]]生前为潮州音乐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br> '''重要事件'''<br> 1933年,苏文贤从泰国回故乡安居,参加当地“民间乐馆”(业余音乐组织)的表演,并开始向年轻一代潮乐爱好者传授潮乐技艺。<br> 1953年,苏文贤在潮州成立了“潮州民间音乐研究室”,担任创作组长,开始比较系统地收集、整理潮州民间音乐,排练节目。<br> 1956年,苏文贤成立了潮州民间音乐团,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音乐周汇演。<br> 1957年,苏文贤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节目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并荣获金奖,。<br> 1956年10月,苏文贤应邀到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今“沈阳音乐学院”)讲学,传授潮州筝艺。<br> 1958年,广州音乐专科学校(今“星海音乐学院”)刚成立,即聘苏文贤到校任教。他开设了潮州古筝、二弦、琵琶及潮州音乐合奏四门课程,为潮州音乐进入高等学府开了先河。<br> 1961年8月,苏文贤编写的《潮州古筝教材》在全国第一届古筝教材会议得到认可,使潮州筝艺得以在全国各音乐院校传播。<br> 1962年,苏老将珍藏多年、数量众多的颇为罕见的珍贵潮乐古谱“弦诗谱”(二四谱)借阅与曹正先生,并允诺转录,和[[赵玉斋]]的筝曲合编成册,交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为研究和探讨民间古代“弦索谱”提供了可靠和有利条件。<br> '''个人节目'''<br> [[苏文贤]]参与创作和改编并演出了节目,如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庆丰收]]》,潮州音乐合奏《柳青娘》、唢呐曲《[[粉蝶采花]]》,弦诗乐《[[寒鸦戏水]]》、《[[昭君怨]]》等。其中《[[寒鸦戏水]]》和《[[昭君怨]]》获得优秀节目奖。到上海等地巡回演出,使潮州音乐在全国各地得到流传。<br> 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寒鸦戏水]]》、《[[粉蝶采花]]》、《[[贺新春]]》、《[[浪淘沙]]》、《[[昭君怨]]》等几十首古筝曲及弦诗乐合奏曲。 ---- {{4}}[[苏文贤]]的子女:<br> 一、儿子[[苏汉英]]是一位音乐家,也致力于传承父亲的琴艺。下面是一些关于[[苏汉英]]的关键信息: <br> 1.出生日期:1941年。<br> 2.出生地:广东潮州。<br> 3.职称:国家一级演奏员。<br> 4.荣誉称号: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器乐研究会理事。<br> 5.学习经历:曾师从潮州[[古筝]]大师[[苏文贤]]学习[[古筝]]演奏技艺,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br> 6.艺术活动:从事音乐工作长达40多年,曾多次担任广东省和全国器乐独奏、合奏比赛以及香港、澳门音乐比赛的评委。<br> [[苏汉英]]继承了父亲的琴艺,是一位备受尊敬的音乐家。他长期从事音乐工作,为潮州筝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br> 二、女儿[[苏巧筝]]<br> [[苏巧筝]],本名苏鹭,1928年出生,福建晋江人。我国著名[[古筝]]音乐家,福建筝派重要代表人物,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筝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音乐家协会顾问、泉州民族音乐发展基金会名誉会长。 <br> [[苏巧筝]]自幼随父[[苏文贤]](我国南派[[古筝]]大师)学习[[古筝]],掌握其父全部艺术精华,并承各家之长,博采众长,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苏巧筝]]不断探索创新,在传统[[古筝]]演奏技巧上,吸收其它乐器和中国民族民间技巧精华,自创一家,形成[[苏巧筝]]“以韵补声、声情并茂”的独特风格。 <br> [[苏巧筝]]多次应邀到东南亚各国演出,名扬海内外。1986年,参加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之后,应中央音乐学院邀请,前去该院讲学并演出。1989年,参加第一届“ART杯”国际[[古筝]]比赛颁奖大会并演出。 <br> [[苏巧筝]]音色优美动听,尤其擅长演奏委婉缠绵的曲调,在演奏上多有独到之处,是国内外公认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古筝]]演奏家。<br> 三、儿子[[苏章鸿]]<br> [[苏章鸿]],祖籍福建,1946年出生于潮州,国家二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汕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br> [[苏章鸿]]自幼生活在艺术家庭,其父亲[[苏文贤]]是著名南派[[古筝]]艺术家,苏章鸿受其父影响,自幼喜欢[[古筝]]艺术,并在其父亲严格训练下,掌握传统[[古筝]]演奏技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苏章鸿不断探索创新,在传统[[古筝]]演奏技巧上,吸收其它乐器和中国民族民间技巧精华,自创一家,形成苏章鸿“以韵补声、声情并茂”的独特风格。 <br> [[苏章鸿]]多次应邀到东南亚各国演出,名扬海内外。1986年,参加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之后,应中央音乐学院邀请,前去该院讲学并演出。1989年,参加第一届“ART杯”国际[[古筝]]比赛颁奖大会并演出。 <br> [[苏章鸿]]的[[古筝]]演奏风格独特,其音色优美动听,尤其擅长演奏委婉缠绵的曲调,在演奏上多有独到之处,是国内外公认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古筝]]演奏家。<br> 以上资料来自【[[文心一言]]】<br>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苏文贤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