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父親和他的那個時代:延安的日子”的源代码
←
父親和他的那個時代:延安的日子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吴南生和他的那个时代|返回目录]]<br> 4、延安的日子 <br>父亲的幸运还在于他到达延安的时点。按他的回忆,“一九四二 年二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时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 三月底,王实味*成为思想批判的靶子。同年十月,原地下工作者张 克勤*受连续七昼夜不停逼供,招认为特务,导致一大批干部受株连。 四三年四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布置 在继续纠正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同时,对全体干部进行一次组织审查。 七月十五日,康生*作抢救失足者的报告,审干扩大化事态日益向不 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三十日,毛泽东提出‘审干九条’。八月十五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重申毛泽东的‘审干九条’ 和‘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政策,严禁逼供信,然而审干运动扩大 化并未得到制止。一直到了当年年底,季米特诺夫*来了一封绝密电 报,方才促成了审干的刹车。” 我父亲到达延安已经是一九四四年底了。 父亲说,那个时候,“事态已经平息,所有审干时期自认的叛徒 特务全部一风吹了。这一风吹相当彻底,许多当年自认的叛徒特务, 后来都是党和国家重要的领导干部。这和党中央毛主席事后认真地承 认犯错有关。” 父亲说,那个时候,“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人们脱口而出,‘实事求是’,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 父亲说,“那些日子里,人际关系像生活本身一样简单朴素,日 子清新活跃有如雪后的令人精神抖擞的微风,一排窑洞一个支部,一 个窑洞住四个人,除了看书就是讨论……学习内容主要是总结党史。” 他说,“讨论相当细致。为了了解 AB 团事件,我所在的支部集中 研究了大革命时期闽西那个地区的历史,通过讨论具体时空具体事件, 从而达成结论。不必违言,我们讨论的无不是自己人杀自己人血淋淋 的过去,但形成的反左意识也是空前的。当然锻炼的还有思维的能力, 在那段日子里我看我自己,我能意识到自身的归纳概括能力不断地提 高,就像竹笋在雨后拔出了地面。” 父亲又说,“除了党史,那时讲的是自由民主平等。新民主主义 是一个我们一再学习讨论的专题。” 父亲三六年参加革命,期间经历了生死,经历了磨难,然后他在 一个对的时点来到了一个对的地方,遇上了一段美好时光。我之所以 不厌其烦地叙述这些,因为我相信每一个人所做的,他处理事情的方 式,无非是他在处理这一件事情之前人生的综合,包括了他的成长, 他的阅读,他的经历,他周边亲人战友朋友的影响,他的思考,诸如 此类的总和。我也相信只有那些经历了阳光的人才能面对黑暗,只有 这样才能解释他对土改的政策认识和坚持,也是我下面展开更多叙述 的基礎。 ---- *王实味(1906—1947),原名诗微,笔名实味、叔翰、实微。河南潢川人。翻译家,还写过一些文学评论和杂文。曾在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任特别研究员。因发表《野百 合花》等文章,1942 年在整风中受到批判,同年十月被开除党籍,年底被关押。1946 年被 定为“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1947 年 7 月,在战争环境中被杀害。1991 年 2 月 7 日,公安 部《关于对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做出了:“在复查中没有查出王实味同志参加 托派组织的材料。因此,1946 年定为‘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的结论予以纠正,王在战争环境 中被错误处决给予平反昭雪。”的结论。 *张克勤,甘肃兰州人,共产党员,1942 年赴延安,时值审干运动。1943 年他在压力下 胡编口供。他的“坦白书”说,据他所知,国民党对其在统治区内的共产党组织实施了一个 所谓“红旗政策”。很多共产党地下组织实际上是在国民党的控制之下,打的是“红旗”,实 际是在特务控制下搞的“假党”、“伪党”,他原在的甘肃党就是这样的党。他的坦白引发了 一大批干部被捕。张克勤因此被审查干部委员会主委康生定位为“失足者”, 一时成为风云 人物,整日骑着高头大马,戴着大红花,先后到中央大礼堂、八路军大礼堂、绥德抗大总校、 绥德师范等处“现身说法”。建国后,张克勤曾任《甘肃日报》副总编辑、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康生(1898-1975),原名张宗可,字少卿,笔名鲁赤水,山东诸城县大台庄人曾经 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职务。康生 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长期领导秘密战线工作。他是发动 文化革命运动的主要成员之一,逝于 1975 年。1980 年 10 月 16 日,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纪律 检查委员会的《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生、谢富治问题的两个审查报告的 批语》,将其开除党籍,并撤销悼词。 *季米特诺夫(1882—1949)全名为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保加利亚人。1902 年加入保 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1913 年被选为国民议会议员,1933 年在德国被纳粹警察局以“参与“国 会纵火案”罪名逮捕。同年,在莱比锡开庭审讯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国会纵火案”是 法西斯精心策划的阴谋,在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力量的营救下,无罪释放。在 1935 年至 1943 年主持共产国际工作期间关心中国革命,包括帮助确立了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1946 年 9 月,保加利亚举行全民投票,废除了君主制,成立人民共和国,同年,季米特洛 夫出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理。1948 年保加利亚工人党改名为保加利亚共产党,季米特洛夫当 选为保共中央总书记。1949 年季米特洛夫因病医治不愈,在莫斯科逝世。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父親和他的那個時代:延安的日子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