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涯夫:创造新的胜利”的源代码
←
涯夫:创造新的胜利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创造新的胜利'''<br> ——从中原展望粤汉战局 [[涯夫]] (原载1944年6月9日衡阳《力报》) [[文件:创造新的胜利.png|800px]] '''一''' 从四月十七日开始的中原会战,到五月二十五日洛阳城的战斗为止,告了一个段落,以后展开了我们和敌人的小战斗,和我们在进行的有限目的的反攻;但是就在这一天,鄂南崇阳敌人,开始分批向小沙坪和青阳铺我军阵地窜犯,二十七日,岳阳敌人强,。同日华容,石首,藕池口的敌人,也向滨湖地区发动攻势。于是紧接着中原战事之后,湖北又揭开战幕。国内战场的战事中心,由平汉转到粤汉。连日战斗之烈,几乎是武汉会战以来所仅有。截至六月四日争夺__这____止,除了右翼敌人已进占平江,在平江以南山地与我____外,中路仍在汨罗江南岸之线激烈拼杀。左翼敌人除了一部已进湘阴港以南外,其余无大变化。 就在今天,报上披载了军委会军事发言人由五月二十七日至六月二日一周战况报告。指出了敌人这次蠢动的大概揽。 据说在武汉已经集结起来的寇军至少在二十二万。其中已查明番号的有十一个师团,未查明的六七万人。同时在广州,敌人已增至四个师团,还有坦克三百余辆。而五月中旬从香港登陆的敌人还有两万。所以华南敌寇总共当在八万左右。 显然的,敌人这一次的迁动有着相当大的野心,而正在进行着的战事,不过是主力会战前的“绪战”而已。 作者在中原战事刚开始时,曾在本报刊载“国内战场的敌情判断”一文,认为敌人主力的使用前提将是粤汉线上,而不是平汉线上,要求国人严密注意粤汉线上敌寇的动态,所以我们____不要把敌人在中原的胜利没有到手,就又发动了湘北战事这一事件,看作是敌人战略投机的偶然事件。事实上,早在敌寇大本营策划这次战争时就决定的。 中原战事除了它本身具备的战略目的外,还有一个试探,牵制和欺骗的目的,企图在一边试探我们的实力,牵制我们可以使用的兵团,而另一方面,同时更主要的是企图利用中原的炮火硝烟来掩护长江中部敌寇的集中,特别是使他们的空军调遣到前方去,而不致妨碍它的集中输送。 中原战事是粤汉战事的先__,从中原会战中,我们可以窥见战事发展的逻辑,从中原战局,可以展望粤汉战局。 '''二''' 中原会战至现在止,可依战斗发展情形分开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四月十七日敌人强渡黄河起,至五月九日遂平驻马店间我军向铁路两侧转移,敌人“打通平汉路”止。这时敌人的攻击重点指向平汉线,而在陇海路上使用了一师兵力,防以虎牢关前,敌人始终不能越过雷池一进。 第二个阶段,是从五月九日以后,到洛阳陷落为止,这个时候敌人转用了平汉线上的兵力,并且由渑池出重兵,向洛阳取四面包围态势。这个阶段的后期,因为敌人在洛阳以东的陇海线上和鲁山方面战斗的侥幸成功,洛阳我军陷于孤掌苦斗状态,但是也就在敌人“打通平汉线”四天以后,我豫南大军,以风驰电挚的姿态,收复遂平,驻马店、西平、确山等一连串的要点,平汉南段一百二十公里的铁路又落入我军掌握中。 第三个阶段是,洛阳陷落以后,这时中原战局的主动权,已逐渐转入我军手中,沿着崤山、熊耳山、伏牛山,洪河这一线,我军展开了攻势。 从中原战局,我们可以对敌人的战争指导的得失、和敌人的困难,得到这三个结论: 一、敌人战略上陷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困境;我们晓得敌人在中原会战中,所要求的战略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打通平汉线,另一个是打通陇海线。打通平汉线的目的,在把华北战场和华中战场连成一气,使它兵力转用和对两线的决战中,免除各个独立的状态。这一目的的战略价值,自然____;打通陇海线__段的目的,是要解除我军对平汉线和山______的威胁。这个目的的价值仅是:对平汉线掩护的作用,对晋南尽“桥头堡”阵地的作用自然是远不如前来得大,但是敌人攻下驻马店以后,在战略上发生了矛盾:攻洛阳呢?继续由平汉路向两侧席卷,以确保平汉路的安全呢?结果敌人决定走前一条路,但是当他攻下洛阳时,平汉南段一大片地区又落到我军手中了,敌人捉襟见肘的窘境和由于兵力短少而造成了战略上的内在矛盾,在这里真表现得最清楚了。 二、敌人无法摆脱地形上的困难,而他在会战初期的某些成功,地形上的有利,也是重要原因。中州平原对敌人无疑的要比我们有利,但是一到山岳地区,敌人进攻的箭头就非受到挫折不可,这也就是说敌人原来可以在平原获得十分的成就,但山岳地带就非大大地打一个折扣不可。中原战局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很清楚的表示出敌人不能不在崤山,熊耳山,伏牛山的面前“立定”。而这些山岳地区却是我们坚守豫西的天堑。当我们发动强有力的反攻时,它又只能在某些地区“向后转”。 三、敌人的攻势弹性消失得很早,也消失得很快,而我们却能迅速的把握局部反攻的主动权,当敌人集中主力来进犯平汉南段时,它西进的军队被我们阻止在虎牢关前。我们很明白敌人不是不愿意西进,而他所以不能迅速西进,是因为原来使用在那一方面的军队攻势弹性消失了,“攻击再兴”还得靠后续部队的增援。当敌人倾主力西进的时候,敌人辛辛苦苦打通的平汉南段,又被我控制在铁路两侧的大军截断了,我们晓得敌人不是不想固守,无奈它失去了攻势弹性以后,连守势韧性都跟着消失了。 以上这些都是中原会战中,明显地指示出来的敌人的矛盾和困难,但是战争是敌我双方困难的相互克服,敌人对目前的中原战局,自然是不满意的。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当粤汉战局进至相当阶段,平汉南段的敌人必然会来一个“攻击再兴”。 '''三''' 从中原望到湘北,我们看到一些什么呢?让我们先做一个讨论:敌我如果依中原会战的兵力比例来进行战斗,那么敌人必定会遭受到更大的困难,收到更小的战果。这就是说湘北比中原对我更有利。这有利的条件,除了众所周知的长沙有过三次大捷,滨湖有过两次战役的光荣传统,除了战斗经常地锻炼着军民,除了湘北更接近我空军基地,除了湘北有雄厚的部队外,我想特别提出湘北的地形来。 湘北地形完全是特种地形。组成湘北战斗成分的是湖沼战,河川战和山地战。从整个形势上来看,由长沙到岳阳间,右有幕阜山大云山,左有湘江和洞庭湖,那末在战略的见地看来,岳长段的粤汉路就是一条隘路,隘路对攻击军的困难是不易施展兵力,交通连络困难,后方补给不便;隘路对防守的利益是可以用作天然防线,可以进行一次歼灭战。 从湘东到赣西,是一片丘陵地,洞庭以西是武陵山脉形成的天堑,长沙以南是南岳山地,而湘北却系瓶口那末狭的一条隘路。不要忘记三次长沙大捷就是在这样的地形里写就的史诗。 以往敌人在湘鄂战场打了五次败仗,他是会得到教训的。 虽然五次战斗的性质各有不同,但是敌人在这五次会战中存在着几个共同的缺点和错误: 首先便是敌人几次战斗都太突然了,当他在正面上占得一些便宜以后,他便尽量的“扩张战果”。一味深入,而没有除去也没法除去留置在两侧的我军威胁。一旦正面的攻势被我们阻止,我们认为应当反攻时,两翼一包围,敌人的退路就被遮断了,可惜的是我军当时缺乏重武器,所以被包围的敌人虽然很多,而无法全数歼灭。 在滨湖区虽然不同一点,但是在最近一次的常桃会战中,同样是因为我左翼军向右绕过,常德敌军退路受威胁时,敌寇才开始崩溃的。 敌军水上交通器材较充分虽然可以减少这个瓶口对他的束缚,但是不能解决全部困难,特别在我国空军和盟国空军已经逐渐掌握了制空权的今日。 其次,敌人的第二个致命伤是无法在会战中打击我们的野战军。敌人无法做到这一点即证明了战斗初期敌人的“胜利”是空的、相反的,初期的“胜利”正是他走上失败的阶梯。 直到现在为止,敌我双方装备的优劣形势仍然未改变过来,这就决定我们的战略还得采用持续的决战防御:当敌人的攻击凶锋指向我们时,我们把它锋点指向的部份用持久战的战法吸引并且胶着地转用全力到两面与敌决战,这样敌人就永远不可能捕捉我们的野战军,也就是说初期的土地占据,决不就是战斗的结局。 过去五次会战说明这正是我们转败为胜的关键,敌人是应当记取这个教训的。 最后,敌人在以往五次会战中,都缺乏他们战场的协同动作,因此战斗就只有局部意义。敌人就____阻止我们的兵力转用。而在这五次局部的意义战斗中,敌人都一次次的失败了。 根据这些经验、教训,我们可以判断敌人在这次粤汉会战中,是会采用新的战法,以实现它的新局面。 据现有的消息看来,敌人在准备这次的会战时,不但在湘北战场准备了二倍于第二次长沙会战时使用的兵力,而且在中原战场先来了一个会战,在广州也集中了较几次粤北会战还多的兵力。据说,__南方面除了在该地驻防的第五师团外,最近也开了一个二十二师团进去。我们说,站在战略的正当行为上说,当主力会战在湘北展开时,粤南方面敌寇的蠢动固属必然,而为策应粤汉战事,__南和____也可能由牵__质的战事发生,而南昌方面敌人也将蠢动。 至于在湘北方向,敌人现在所使用的兵力虽无法判明,前天中央传出的消息是万余人,实际也许不止此数,但是无论如何,现在的湘北战场,敌人并未用上他们的主力。现在的战事,中左右三方差不多是齐头并进的,敌人并不想轻举急驰,这里我们要提防他的阴谋。 他的阴谋是什么?在其正面用不多的兵力吸引而且胶着我们的野战军,而主力却乘机向两翼转用。东路走二次长沙会战的旧路,由浏阳西南向株州,西路走益阳宁乡道,东南__湘潭。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走不利的地形,使用主力作平压式攻击,而且可以包围我们的野战军在长沙周围。根据敌人现在使用的兵力不多,而他在武汉集结的兵力又那么大这一点来判断,这种战法不会不可能。 今后战况的推移,要看战斗的实际发展,但是敌人的企图和他的战斗指导,我们仍然可以判断出一个大概来。 敌人的会战目的,经我军事发言人一再指出,全国和世界认识所共认,认为在企图打通粤汉路,破坏我反攻准备(包括空军基地),改善他的战略地位,准备将来的决战。而他所要猎取的目的物,第一个当然是长沙,其次是衡山,如果他能攻下衡阳,除必要的一路沿湘桂路西进外,主力仍旧南下,企图以粤北敌军会师于湘粤边境的五岭山地。 但是这只是日本军阀的美梦而已,战争是双方实力的角斗,而不是单方面的想象,我们有十分的自信,敌人不可能实现他的企图,但是我们一定要洞悉他的企图。 '''四''' 面对敌人的阴谋,我们必须策划正确的对策: 第一,充分发挥运动战的精神,不打硬仗,必要时在国土上节节后退。但是这是为了以后可以大踏步的前进,追杀敌人,因此国人绝对不能因为部分土地和城市的暂时失守而惊慌失措。遇到有利的态势上来歼灭敌人,比较站在不利态势下被敌人打倒要有利得多,这是稍有常识的人都可明白的。 第二,机动的控置主力于适当位置,严防敌人的翼侧迂迴,我们要利用时间与空间,使用仅少的兵力,逐渐消灭敌人的攻击气势,再扭转战局,转移攻势。这必须有强大新锐的预备队,我们要防止敌人的侧翼迂迴,也必须有强大新锐的预备队。 第三,他战场的主动出击,是减煞敌人在主力战场兵力的最有效方法。二次长沙会战时,我军向宜昌的进攻,就使敌人无法抽调鄂方面的兵力,这次怒江我军的主动反攻,也是最光辉的例子。我们要晓得,在武汉集中的二十万敌军,可以从容集中到湘北战场上来,也可以因为我们在他战场的反攻,而迫得他不能不分散,这主动权完全操在我们手里,所以,各战场的出击,不仅意味着对敌人将发动牵制攻击的先行击灭,而且意味着对主力战场上敌人兵力运用的拘束。 军事发言人说:“今年是倭寇的决战年,也是我们的决战年。”这一战虽然不一定是决战,但具有决战的意义,要获得胜利,必须有坚强的前方,也必须有武装的后方。而现在最要紧的还是: 后方,武装起来! 用前后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来创造新的胜利! 六月四日桂林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涯夫:创造新的胜利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