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毛泽东与党的群众路线”的源代码
←
毛泽东与党的群众路线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作者:[[艾四林]] [[康沛竹]] <br> 2013年12月25日10:06 来源:[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225/c1001-23942380.html 光明日报] <br>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毛泽东无疑是这一路线的主要创立者。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党的'''[[群众路线]]'''思想。 <br> 建党初期、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孕育和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围绕着党和革命的依靠力量以及党的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群众、群众工作的观点。 <br> 关于党和革命的依靠力量,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使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针对党内对农民和农民运动的一些模糊认识,他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入手,分析了敌我友的问题,回答了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就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关于党和群众的关系,毛泽东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党的正确的斗争策略也是在群众斗争中形成的,他说:“共产党的正确的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践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同时,毛泽东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只有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br>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不断完善和成熟。这主要表现在: <br> 一是,毛泽东关于群众的观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在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他还从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出发,提出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这就使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br> 二是,毛泽东提出并系统地阐发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这里,他明确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并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工作方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 <br>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br> 一是,毛泽东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政治领域,他强调,“'''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这就创造性地将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有机统一起来了。在经济领域,毛泽东把党的'''[[群众路线]]'''和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管理思想。在社会领域,毛泽东深刻揭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践行'''[[群众路线]]'''之间的一致性,他说:“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 <br> 二是,毛泽东对执政后党内滋生的脱离群众的现象进行了批判。对于主观主义,毛泽东深刻指出,“各级党委不作调查研究工作。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作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对于官僚主义,毛泽东强调,“人们的工作有所不同,职务有所不同,但是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针对党内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毛泽东教导党员干部“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对于一些党员干部的奢靡之风,毛泽东更是给予痛批,他指出,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但“浪费的范围极广,项目极多,又是一个普遍严重现象,故须定出惩治办法”。 <br>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群众路线]]'''思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这一思想确定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重温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一系列论述,对于我们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br> (作者分别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基本保障研究”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课题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毛泽东与党的群众路线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