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戴旭震撼发声:“中国GDP的不祥之兆””的源代码
←
戴旭震撼发声:“中国GDP的不祥之兆”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首页]]>[[通约智库条目|条目]]>[[GDP]] 戴旭震撼发声:“中国GDP的不祥之兆” 2020-05-25 澎湃 大字号 戴旭震撼发声:“中国GDP的不祥之兆” 戴旭是最早质疑、抨击GDP的中国人之一。由于是军人,又由于戴旭一贯的炮火一样猛烈的语言,因此这质疑和抨击就显得格外猛烈和振聋发聩,最后竟然让风靡一时的GDP崇拜症在中国全面退烧,让一些学者鹦鹉学舌般的GDP聒噪戛然而止。军人论经济,虽有狗拿耗子的嫌疑,但毕竟利国利民,善莫大焉。 多年来中国媒体上一直都在议论GDP超越谁谁谁,像喝了烧酒的猴子一样兴奋不已。在戴旭看来这简直就是莫名其妙。于是,戴旭跟GDP和那些整天口中不离GDP的学者和官员较上了劲。 在国内某大报组织的一次关于未来中国发展的研讨会上,戴旭的发言是这样的: “现在学者也好,官员也好,就爱用两个气泡迷惑大众,一个是GDP。认为中国GDP赶上了日本,赶上了美国,中国就现代化了,中国就崛起了。所以,为了这个GDP,中国要忍气吞声忍辱负重,韬光养晦。GDP是大国的标志吗? 让我们看看:184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等于欧洲加美国的总和多少倍,那么中国为什么被欧洲瓜分了呢?中国为什么不去瓜分欧洲?1894年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的GDP是日本的5倍,中国怎么不打败日本,把琉球割回来,而是把台湾割给日本了呢?为什么历史上中国GDP那么高反而失败?这里就要看GDP的质量和构成了。 1840年欧洲、日本和美国的GDP构成是什么?是铁甲舰,是机器,是大炮,清朝呢?是瓷器,是茶叶,是丝绸。这个情况到甲午战争时也没有改变,所以,清朝的GDP和日本的GDP一碰撞,稀里哗啦被打碎了。 中国赔给日本的白银相当于日本GDP的7倍,一下子给你夺完了。今天中国的GDP占世界第二,但这个第二是什么构成的?是房地产、玩具和烟酒,8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 而日本、美国他们的GDP是由机械、电子、造船、航天、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构成的,本质上和清朝时期中外GDP质量对比的情况差不多。GDP总量这个东西一百多年前年就已经证明是不行了,当时的GDP没有用,现在的GDP就有用吗?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者和官员,仍然对这个不看构成的GDP这么痴迷?这个东西只能骗自己,骗不了别人。肥大不等于强大,重量不等于力量。” 可是,不管戴旭怎么声嘶力竭地抨击GDP,所谓主流专家的口中依然老和尚念经一样重复着GDP。继中国社科院将中国军力“强大”到世界第二之后,在“清华——环球论坛”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强国”,[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崔立如先生也认为,“中美之间就是一号和二号这么一个关系”。 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王院长的依据是“我们很快就会超过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崔院长也说“从GDP看中国排到最前面了”。两位国际关系方面的重量级专家,认定中国已经强大到世界第二的标准,都是中国当下和未来的GDP数值排名。 于是,戴旭又不厌其烦地写下一文《工业化水平才是强国标志》,发在《中国国防报》上。在此文中,戴旭模仿那些专业学者,也开始引经据典。他详细引用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历史数据考证与分析专家麦迪森的考证: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从占世界总量的22.9%增长到36.6%。 这个数字比今天美国还要优越得多,美国GDP虽然占世界三分之一,但人口只占世界的二十分之一。可是,麦迪森并没有从GDP总量第一得出中国是强国的结论。麦迪森在说完中国在18世纪到十九世纪初GDP世界第一之后,接着指出: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扩展到法美等国,而中国仍停留在农业和手工业时代,经济呈现出粗放型增长(2010年的中国经济,按晚明自己的说法,也是“粗放型增长”)。 中国与世界的真正差距就从此时急转直下:从1840年开始,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中国却在对外战争中连续失败,丧失了约12%的国土,国际影响力一落千丈。具有世界GDP第一的晚清,不仅不是一个强国,还成为一个屡遭侵略、屡屡割地赔款的弱国,最后成为一个主权不完整的半殖民地国家。 如果GDP数值等于强国,世界和中国的近代史应该倒过来写才对。可叹的是,不过百年的惨痛记忆历历在目,今天竟又有人染上历史的疟疾,说出GDP数值等于强国的话来。 戴旭说:今天中国是所有大国中唯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量的海域、岛屿被侵占,这是世界第二强国的样子吗?从另一个指标看,民富则国强。据社科院的统计,当今中国有85%的人买不起房。戴旭在文章的后面质问两位院长和众多将GDP等同于强国的人:如果我们是仅次于美国的强国,我们的人民居住条件也应该仅次于美国才对,我们的军队也应该仅次于美军才对,我们的航空母舰集群、我们的民用客机、我们的汽车业等等,都应该和美国媲美才对。我们是吗? 在抨击了不分青红皂白的GDP之后,戴旭笔锋一转,指出:总体工业化水平和人均工业化水平,才是现代强国的标准。 在这里,戴旭引述了风靡国际关系界的《大国的兴衰》一书作者保罗·肯尼迪的观点: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中国都不被看作大国,只有在朝鲜战争之后,中国才真正被国际社会看作大国。可是,朝鲜战争中中国的GDP仅是美国的18%,中国却战而胜之。20世纪中后期,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第四,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排名都靠后,但拥有两弹一星等尖端国防科技的中国,是当时影响世界格局的“大三角”之一。 以下是戴旭文章中的原话:根据《大国的兴衰》一书的计算,186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煤和褐煤的产量及现代工业的生产能力,都相当于全世界的一半,人均工业化水平是中国的15倍。1820年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却在20年后的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但中国军队却在4年后的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原因在于清朝缺乏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其GDP中很多是皇家园林及贮藏其中的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清朝统治者把本可投资于近代工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部分用于奢侈活动。圆明园和颐和园两个房地产项目,在世界上无与伦比。这些财富不仅没有成为清朝抵抗侵略的战争资源,反而让清朝统治者更容易对外投降。1895年,慈禧太后没能把对日战争坚持到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日本军队打进北京城,重演火烧圆明园的一幕。庞大的GDP反而让自己更软弱。 进入工业革命以来,强国的唯一标志,就是国家工业化水平。戴旭引用了苏联的例子:列宁逝世后,苏联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并且处在帝国主义国家包围之中。斯大林将工业化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他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这让苏联有足够的坦克和飞机迎接希特勒的闪电战。日本为什么以60多万军队,造成中国3000多万伤亡?这就是工业实力较量的结果。二战中,中国抗击日本关东军用了很多年,苏联消灭关东军只用一个多星期,靠的就是工业提供的机械化装备。 近代以来,大国的强国地位都是靠战争来确立的,而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就是工业和交通运输。《大国的兴衰》一书认为:经济总量本身并无太大意义,“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可以使500万工人的产量相形失色,但由于他们生产的大部分都被消费了,所以远不可能形成剩余财富或决定性的军事打击力量。英国在1850年是强大的,它强就强在拥有现代的、创造财富的工业和由此产生的一切利益”。 换句话说,没有军事转化能力的GDP一文不值。而要转化为军事能力,主要要看GDP中的现代制造业。这在近代四场中国对外战争中,体现得一览无遗。鸦片战争时,清朝现代工业占GDP的比例为0,英军在海上迅疾如飞,清军从四川调到广东,陆路要走两个多月。故百万大军无奈数千之众;甲午战争时,尽管经过了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制造业仍然只占GDP的0.1%。中国铁路只有10公里,日本已近2500公里。中国大多数武器严重依赖进口。正是这种极其落后的经济结构,导致中国陆海战场全面失败,所谓的大国地位也被摧枯拉朽般推倒。 戴旭甚至还提出,GDP是工业化时代的指标,并不适合半工业、半农业时代的中国,中国的社会发展,应该采纳更科学的社会发展综合指数。 戴旭看待中国的经济,是从现代化强国的视角审视的,因此可以高瞻远瞩,一针见血。他最早从国家战略角度质疑、抨击房地产是在2007年。当时戴旭几乎是用一种近乎激烈的严厉语气,指出“房地产支撑不了大国崛起”。 发在《环球时报》上的这篇文章,引起的轰动十分巨大,网易一个论坛上一天的跟帖就达五千多,所有大网站,无不在热烈讨论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观点十分鲜明:那就是技术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战略制造业支撑的工业化,才是现代化的根本。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国内垄断资本和国外资本联合打劫中国人民财富的战场!这个战场只能制造腐败、社会矛盾,毁坏环境和资源,不会诞生高技术,不会诞生现代文明的强国。 真的佩服戴旭的胆量,这样的话也敢说!还要佩服《环球时报》的勇气,这样的文章也敢登! 戴旭说,他为什么要写这些事关国际、国内形势的文章?主要就在于一切危机都正在迫近底线!我相信这位正直的学者型的中国军人,一定是看到了房地产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风险,才如此不顾一切地大声疾呼;就像他一定是看到了国家安全的危机,所以才大声报告敌情一样。 在一次谈话中,戴旭说:现在的以房地产为核心的GDP,是能富民呢,还是能强兵?这样的GDP只能富官、“穷”民、“弱”兵。因为房地产不仅把当代的民众财富涸泽而渔,还让后面几代都成为“奴隶”,看看正在热播的《蜗居》,把一切都说明了。房地产不能为老百姓增加财富,它只能耗尽老百姓的财富;房地产型的经济,更不可能为军队提供信息化和飞行化武器装备,只能装备一支钻碉堡的军队。因为房地产只能作为掩体,而钻碉堡的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被证明是无效的。 因此,这样的房地产经济也不可能支持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所以,我一看见中国军队高喊信息化的口号就担心:国家经济是房地产形态,怎么可能给你提供信息化的装备体系?所以只能买别人的装备,买人家的零件自己组装,然后称其为“国产”。正像房子所形象代表的一样,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国力其实是空的。我们看一看天上的民航飞机都是欧美造,自己最先进的军机都是买俄罗斯,或依靠外国重要部件自己组装;看看海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航空母舰的大国,大型军舰发动机也基本上不是自己制造的;地面上,哪个汽车是我们自己完全的知识产权?陆军,人家都飞起来了几十年了,我们自己的专业武装直升机在哪里正是因为直升机太少,汶川大地震救灾中,中国军队机动能力严重受限。 这种“空心”的经济形态,怎么可能制造出“实力”?在那个著名的《2030肢解中国》的演讲中,戴旭拿他比较熟悉的中国航空工业做解剖:航空工业提出十年GDP万亿的目标,而不是提出技术指标和建造中国的波音,莫名其妙。你一万个亿从哪挣?你能造中国的波音,才能造中国的F-22。你30年能造出F22吗?你怎么不敢这么吹?过去30年,中国航空工业连一台自己的发动机都没有造出来。未来30年,能造出自己的发动机,比十万亿都有用!中国各个行业都有这样的企业政客在吹气球。其实,扎破它只需要一根针:向美国和日本的企业看齐就行了。现在从汽车、到飞机、到军舰,哪个发动机是中国自己产的?摄像机、手机、电脑,哪个核心技术是你的?由此可以看出GDP概念,已经完全毒化了一些身居高位的人的意识。 戴旭说:疯狂追逐GDP是国家发展战略迷失的表现。正是由于盲目奉行GDP主义,导致很多地方经济以急功近利的房地产为中心。由于暴利的诱惑,金融行业全力以赴投入房地产推波助澜;军工、化工、粮油等几乎所有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团”,也奋不顾身加入尘土飞扬的房地产大战,谁都不去认真发展事关国家前途的战略产业。这又多米诺骨牌式地带来如下结果:中国战略产业全面空心化,无法为军事现代化提供批量高技术装备,急剧拉大与世界军事水平的差距。混乱无序几近失控的情景,导致房地产业成为国际资本和国内投机资本,联合打劫中国人民财富的战场;在财富的巨浪中腐败继续滔天,进而引发诸如唐福珍类的悲剧和官民对立……凡此种种,都是十分危险的不祥之兆。 GDP崇拜和房地产型经济已成为一对畸形连体婴儿。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因此也绑架了中国的未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私利二字挂在一些官员和学者的心头和眼前,或盲目鼓吹无意误导、或见利忘路如贪吃的驴子只看胡萝卜而不看悬崖,最终合力导致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整体迷失甚至挫败。洋务运动的夭折不是如此吗? 点击观看:最新爆料:美国律师解读崔永元揭黑娱乐圈(视频完整版) 可以预计,只要GDP大旗不倒,中国房地产的热潮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再到农村,将会像越野车行进在沙地上一样,掀起一阵又一阵大跃进的黄尘,直到彻底消失在茫茫的荒野。 当年,举国追求财富而失去强大方向的洋务运动,导致“大清全民都腐败”,结果外敌入侵,内部动乱,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今天,疯狂的GDP主义正带来国民不顾一切追逐财富的社会风气。无疑,这又是一种严重的病态。 把GDP数值当强国,以此错觉周旋于国际关系之中,如同把肥大当强大、把重量当力量的一个人登上大级别拳击台,是很危险的。美国拳打脚踢一百多年,用尽各种资本主义的手段,才把国家建设到今天的样子;新中国成立才六十年,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才三十年,只是刚部分解决温饱而已,哪来比肩美国的实力?20世纪20年代,有中国知识分子夸耀中国“地大物博”时,鲁迅就毫不客气的指出:“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头猪或一只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那些自以为中国已经强大的人有必要自言自语问问自己:今天的中国,是狮子吗?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264001000312332 “中国GDP的不祥之兆”!戴旭的发言,令人猛醒!] [http://m.xilu.com/v/1000010001132187.html 戴旭震撼发声:“中国GDP的不祥之兆”]
返回至
戴旭震撼发声:“中国GDP的不祥之兆”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