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中印冲突死亡人数之青木推理版”的源代码
←
中印冲突死亡人数之青木推理版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首页]]>[[通约智库条目]]>[[印度]] 远方青木 旅程勿戏 6月15日,印度军人越境,试图拆毁我军位于加勒万河谷的工地,随后中印双方士兵爆发了45年来的最严重武力冲突。 印度方面死亡20人,这是印度方面自己爆出来的,但中国方面的伤亡一直是个迷。 不公开的原因很简单,怕刺激到印度的国内情绪。 官方权威信息对此事避而不谈后,各种小道消息和谣言迅速蔓延了起来。 有人说中国军人零伤亡,有人说中国军队死了几十人,很多人直接在微信群里吵起来了。 我跟你说,真死了几十个,消息渠道绝对靠谱,上面一位高官亲口说的,不方便告诉你渠道来源,但绝对靠谱。 有人呵呵一笑。 我这的消息渠道也绝对靠谱,一个都没死,是某师长亲口说的,不方便告诉你渠道来源,但也绝对靠谱,比你那个靠谱多了。 这种小道消息毫无可信度,但也有不少人选择了相信,造成了一些无端的猜测和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我写了今天这篇文章。 首先要声明,青木是一个民间人士,不代表官方,也没有所谓的“内幕消息”。 有些结论和数据,官方层次说怕刺激印度方面,但我可以说。 而且今天所说的一切都仅为个人推理,推理出来的数据做不到也不可能和真实数据丝毫不差。 但我可以保证的是,我推理出来的数据以及还原出来的战斗场景,会是民间最接近事实真相的那一个。 你与其相信那些乌七八糟的谣言,还不如先听听我今天文章的意见。 至少,我是依据公开事实,依靠强大的逻辑辩证思维方法进行的推理。 合格的侦探,能够依据支离破碎的信息,大致还原案件本来的情况,而中印冲突这件事仅公开官方渠道就曝光了非常之多的信息。 基本还原战斗现场,不仅不难,甚至还可以说,挺简单的。 基本事实和嫌疑事实 首先,我们要整理一下基本事实。 所谓基本事实,就是中印双方官媒都承认或未反对的事实以及那些被曝光出来的且符合常识并无人质疑的现场图片,我们可以默认为事实真相,这是我们进行后续一系列推导的基础。 首先,战斗冲突地点发生在争议地区加勒万河谷的中方实控区,中国军队打算在这里建造防御工事和营房,而印度派人来拆毁。 战斗发生的时间是6月15日深夜,一直持续到凌晨,使用的武器为铁制棍棒和石块。 6月16日上午,印度军方通报说印方死亡3人。 6月16日下午,印度军方说印方又死了17人。 一眼看过去,仅这一张图就差不多凑够这个数据了。 印度军方自爆的照片 能够确凿无疑的被认定为事实的,目前只有上面这些数据。 流传较广的一些其他说法,比如说印度方面死了38个人这种消息印度军方就从没说过,属小道消息。 还有人说中国释放了印度数十名俘虏,此事中国外交部给予的回应是: 目前中方没有扣押任何印方人员。 说法比较模糊,是目前没有,还是一直没有并未说明。 印度媒体称有人被俘虏并释放,印度官方坚称没有。 但秉承没有证据就等于不是的谨慎态度,我们默认没有俘虏,不参与后面的推理(但我个人觉得应该有,不然干嘛说“目前”)。 至于流传较广的关于中方安排挖掘机截断加勒万河流帮助印度搜救一事,连官媒出处我都没找到,小道消息或谣言无疑。 看起来基本事实好少啊,但其实不少了,完全足够用了。 下面说一些嫌疑事实。 所谓嫌疑事实,就是没有官媒说过,但有可信度较高的来源说过,经推定符合常理,具备一定的可信度。 有印度高官向媒体透露,有76名军人在冲突中受伤,目前入院治疗中。 另有印度媒体声称,本次印度方面共出动了100余名士兵,而中方出动300人(另有一媒体说是500人)。 结合以上两个消息,及基本事实里20人的死亡数目,可以推定出印度方面共出动100余名士兵这个消息应基本属实,而中方出动的人数存疑,目前无法判定。 印度媒体曝光出3名印度士兵死亡现场的照片,但未得到官方消息的证实。 根据这个图,我们可以推测出现场战斗场景,下面我会说,继续先搜集事实。 印度媒体曝出中方使用的“铁制棍棒”长的是下面这个样子,此事未经官媒确认,这张图我们也不能确认是不是真的实战用具,可能只是表达个意思。 不过从此图的大致样子可以推测出,战斗双方在现场使用的铁棍帮,近战是极具杀伤力的,不会是过家家的玩具。 以上,为具备一定可信度的嫌疑事实,我们从中可以提取到一些接近于基本事实的证据。 下面,就可以开始正式的推理了。 还原战场 完成对基本事实和嫌疑事实的归纳后,基础事实就整理完成了,推理的下一步就是要从中发现异常。 发现了异常且不合情理的地方,才能从基础事实中推断出其他的东西。 首先,是死亡人数的问题,非常的蹊跷。 战斗发生后的次日,印度说有3人死亡。 3人就3人吧,也算很严重的冲突了。 但是下午,突然说又有17人死亡。 这就很诡异了,印度好歹算一个大国,头天晚上到底派了多少人参战,又有多少人回营了难道不清楚么? 要知道印度营地离冲突地点仅仅只有537米。 这么近,又过了那么长时间,死亡人数还带突然变化的?而且还是从3变成20那么夸张。 如果是重伤濒死,那上午的时候就会紧急说明,为后面做铺垫。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上午发现3名死亡士兵时,尚未发现另外死亡的17人。 没发现,就不一定死亡,可能只是暂时没找到,战斗剧烈的时候失去了联络工具,又暂时迷失了方向。 等下午的时候找到了尸体,才被确认死亡。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印度军队的尸体是通过很艰难的搜寻才发现的,找了很多个小时,绝不是死在一起的。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出,夜间12点印度军队战败后出现了大面积溃逃,部队之间全部失联,各跑各的,很多人迷失了方向,跑到了非常遥远的地方然后死去,哪怕空中和地面部队一起搜查,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全部找齐。 虽然中印官媒都没有说战斗的结果,但从目前已经展现的事实,我们可以毫无疑问的推导出,印度方面大败,全体溃逃。 还有另外一个异常之处,那就是明明是中方打了胜仗,印方全部溃逃,但尸体却是印方发现的,而不是中方移交给印方的。 翻遍所有的官媒通告,都没有中方首先通报印军死亡数量的记录,更没有移交过任何一具尸体。 这说明在印度军队开始溃散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活着的,没有一个人死在了现场,他们都是后来才死的,所以尸体没有遗留在中方手上。 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后面会说为什么。 最后一个异常之处是交战双方动用了石头作为武器,这一点非常的不符合常理。 我们都知道,加勒万河谷到处都是石头,但石头这种东西如果在平地上对扔,也许你能扔二三十米,但基本10米之外就没有杀伤力了,别说用护具,就算只是用胳膊挡着头部,也几乎可以无视之。 扔石头最多恶心恶心对方,想把对方砸伤砸死,难如登天。 但是10米的距离,对手持铁棍的步兵来说,几秒就能把棍棒砸到你的头顶上,还不够你弯腰捡石头的时间。 这么近的距离,连弓箭手都不敢面对步兵的冲锋,更别提石头兵了。 在双方都有棍棒在手的情况下,扔石头作战是殊为不智的,这玩意虽然是远程武器,但远远不如棍棒好用。 既然用了这东西,肯定是有原因的。 为了找到使用石头作战的原因,我利用卫星图像,检索了加勒万河谷,让大家先看一看作战现场的大致地形。 平面图上看,是这样的。 立面图上看,是这样的。 很明显,这是一片山岭地带,地势险峻,极其荒凉,寸草不生。 而加勒万河谷这个名称,也告诉了大家这是一个河谷,里面有个山谷,谷中有河。 而根据印度方面爆出的一张更清晰的近照图,我们可以看出,战斗爆发的中方工地,位于河谷之中的一片平地河滩上,下方是河流,上方是山岭,地势险要,非常适合建立据点。 很明显,这是一片山岭地带,地势险峻,极其荒凉,寸草不生。 而加勒万河谷这个名称,也告诉了大家这是一个河谷,里面有个山谷,谷中有河。 而根据印度方面爆出的一张更清晰的近照图,我们可以看出,战斗爆发的中方工地,位于河谷之中的一片平地河滩上,下方是河流,上方是山岭,地势险要,非常适合建立据点。 什么时候扔石头才会比棍棒更具有战斗优势? 很简单,当脱离了近战攻击距离,棍棒打不到之后就可以。 y 比如说一方居高临下进行攻击的时候。 从现场图我们可以看出,中方的工地只有一个出口,两面环水,另外一面是峭壁绝路,只有一条细长的道路可以出去。 冷兵器械斗,人数就是最大的正义,谁当时在现场的人多谁赢。 从印度军队大面积溃逃的事实来看,从印度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中方部队抵达战场的军队人数,要远远超过印度方面。 300还是500,那我们不清楚,但我们可以知道,人数肯定是占据了绝对优势。 印度军队本来想半夜突袭,以众凌寡,但情报工作没做好,被我军调集人手,来了一个反包围。 如此之狭小的地方涌入了这么多人,非常容易就把唯一出口给彻底封死了。 溃败的印度军队想要逃跑,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跳河。 当中方军队追杀时,扔几个石头是很常见的选择,而在印度军队已经跳入河中时,我方军队肯定没有兴趣陪着他们一起跳入河里,但扔几块石头砸一砸是很正常的。 这种崇山峻岭里的河流,河道的坡顶到坡底,三五米高差很正常,十几米也常见,而且特别陡峭。 这种高度扔石头下来,势大力沉,比棍棒好用多了。 至此,战斗结束。 印度军队侵犯中方营地,双方大战一场后印度军队全体溃逃,一人没死。 所有的印度士兵,都是跳河逃跑之后才死的,这一点我根据基本事实就足以推导出来。 对中国军人而言,这事到这里就完了,来犯敌军离开中国领土就行,大家也不是打第一回了,打跑了就行,我们回家疗伤,等明天让外交部出来谴责对方。 但对印度军人来说,这事还没完。 加勒万河谷海拔超过4300米,空气稀薄、气候严寒,昼夜温差极大。 我们可以在双方对峙的视频中,看到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来御寒。 而印媒爆出来的阵亡士兵照片看,收殓尸体时有没有把大衣去掉我们不清楚,但仅照片上,士兵身上都至少穿着厚厚的几层毛衣。 但夜间12点的加勒万河,气温是零度以下,且6月份恰逢雨季,河流湍急,且位于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 当经过数小时冷兵器战斗体力不支的印度军人,带着伤口跳进这样的河流时,麻烦来了。 剧烈战斗之后,浑身大汗的冲入冰冷的河水,再呛一下水,很多人直接死于高原反应。 还有很多人被河水冲到了下游很远很远的地方,挣扎着爬上岸后,带着浑身的冰水在寒风中被吹了整整一夜。 这些印度伤员本来只需要简单的治疗就可以康复,但却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活活冻毙。 印军死者中包括团长巴布,尸检结果表明他身上没有明显的伤口,是掉进河里被淹死的,后被河水冲上了岸。 这就是印度军队出现大量死亡的原因,没有一个人是在医院里抢救无效死去的,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尸体了。 古代冷兵器战史里,败方跳河逃跑的案例也不少,基本都是死伤无数。 如果现在真的是古代,而且印度军队是真正的大溃败,没有主力来收拾战场救人,那么这100多号印度兵,可能都会死在高原上,能活着逃回去的人寥寥无几。 古代战争经常出现比例惊人的战损比,胜者以极微弱的代价歼灭了庞大数量的对手,就是这个原因。 而反观我军,因为打赢了这一仗,把印度兵给逼得跳河了,所以我军可以从容打扫战场,收拢伤员。 印度的伤员被逼着跳进了冰冷的激流,在高原和寒冷的环境下痛苦挣扎,但我军的伤员会被抬上担架,盖上被子,立刻送到后方医疗室,那里有气囊式高压氧舱设备。 我军人数远远高于印军人数,碾压性的兵力优势下,正常来说我军的伤员是肯定要少于印度军队的。 而印度军队根本就没人被打成重伤,被打中脑袋或当场打残的人根本不可能有力气跳下几米甚至十几米高的河道陡坡,然后冲进河里逃跑。 看他们这逃跑的劲头,明显身体还是很不错的。 真有重伤员,直接就应该被当场俘虏了。 跑不动的人,我军绝对不介意把他们留下来当俘虏,哪怕明天就释放也得先抓起来。 因为印度坚决否认有人被我军俘虏,而我国外交部用了模糊词汇,所以我这里无法确认俘虏问题。 但是不管有没有重伤员被我军俘虏,我们都可以确认一点,没有一个印度兵是在我军手上死亡的。 哪怕有人因重伤被俘,也肯定没死,而是在我军的治疗下伤势稳定,然后被移交给印方,目前是绝对没有俘虏死亡案例的。 还有体力跳河逃走的人,明显都是伤势较轻的人,活蹦乱跳,至少我军还没办法活捉他们,逃走的人里死了20个,这纯粹都是因高寒环境导致的。 从印度兵初始伤势并不重这一结果反推,我军自己的伤员,死亡的概率非常之低,接近于零,甚至伤势可能都不重。 这不是啥内幕消息,完全是从公开的事实里合情合理的推导出来的。 我军肯定有伤员,因为这是冷兵器械斗模式,但很可能就一个都没死,因为我军是胜利方,享有打扫战场的权利,伤员被第一时间送到后方医治了。 至于那种说我军死了数十人的,绝对是谣言中的谣言。 我军的真实死亡人数,从事实推导出的结果,极大概率为零。 还有极小概率是1,这是为一些冷兵器械斗状态下的意外准备的概率,并非从事实推导而来。 近100年来,这是人类第一次用棍棒和石头消灭了一个现代国家的正规军连队,印度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边境摩擦中,这种大比例的战损比,在我军历史上还不是第一次。 1988年,中越在赤瓜礁海域发生摩擦,越南军队首先对我军开火,击伤一人,随后我军反击,双方发生了枪战和炮战。 最终我军击沉越南2艘武装运输船,重创1艘坦克登陆舰(后沉没),导致越南方面死亡64人,失踪400多人,俘虏9人。 茫茫大海之上有个鬼的失踪,船在人在,船亡人亡,这纯粹是越南方面为了面子的说辞。 因为越南方面损失过于惨重,为了照顾越南方面的情绪,我军对本方伤亡人数保密。 当时国际舆论谣言纷纷,有人说我军死了几十人的,也有人说我军死了几百人的。 很多年之后,我军解密了档案。 在整个赤瓜礁海战中,我军只被重伤了一条胳膊,最开始越军偷袭时被击伤的,这是越军的唯一战果。 为了重创这条胳膊,越南搭上了近500条人命。↘ ---- [https://mp.weixin.qq.com/s/Wxjx7jbUGuwPJbTf4hkAZQ?from=groupmessage&scene=1&subscene=10000&clicktime=1593532664&enterid=1593532664 中印冲突死亡人数之青木推理版]
返回至
中印冲突死亡人数之青木推理版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