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母系社会新解”的源代码
←
母系社会新解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作者:丁丁哥<br> 母系社会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非常多考古发现证明,母系社会在国内、国外都有过真切的存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争执,一个血缘的家族由一个老祖母统管,但是,对于母系社会的社会学解释却存在着许多争议。 <br> 现在社会学主流对母系社会的定义大致是:“母系社会是按母系计算世系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这是人类氏族社会的第一个阶段,……在母系氏族制之中,由于女子在采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便决定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 <br> 但是,所有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解释,其实都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无论是现在的考古发现、科学研究,还是理论上的推导,全部旧有的逻辑几乎都是不通的,这方面有两点特别重要: <br> 其一,由于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母系社会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广泛存在过,这致使以往所有以母系社会广泛存在为基础的社会学解释,几乎均呈完全垮塌之状,仅在前述短短的定义之中就有诸多显露:首先,氏族社会没有生产剩余,没有相应的占有,应该没有财产继承;其次,采集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生产活动;再有,女性负责采集就会是中心不能成立,母狮负责狩猎并不能成为狮王。 <br> 其二,从人类体质进化的遗留方向来看,人类体质上男强女弱的体格差异,明显不支持母系社会曾经普遍或极强势的存在过,而且,人类近亲的灵长类和尼安特人也都没有母系社会。 <br> 其实,要想推翻以往的母系社会定义真的非常容易,因为传统社会学只解释了有,无法解释其无,传统社会学是社会内部视野,强项是在内部找相同的规律,最适合解释如何必然的有,或者解释如何必然的无,最怵解释既有存在而又不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所以,只要现在对母系社会的普遍存在较大疑问,原先的所有的解释就很难站得住脚了。 <br> 但是,要想对母系社会做出令人信服的重新解释也非常不易,如何才能既解释好母系社会的有,又要解释好其无?这方面显然只有新历史观能够成为利器,新历史观是“人类与人类社会的所有进化都是为了适应自然”,母系社会的既有又无,应该是社会外部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结果,人类的社会进化除了要顺应内部规律之外,还要看自然界的决定作用,这才是真正完全的唯物史观。 <br> 顺着跳出社会内部走向在大自然中思考的思路,百度“母系社会”相关词条的一段文字非常值得关注:“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时,在考古学上属于中石器时代或属于新石器时代初期,母系氏族公社向前迈进了一步,到了距现在大约六、七千年时,达到了繁荣时期。” <br> 如果这个词条的介绍没错,这个词条上的两个时间段数字就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其竟然奇迹般的吻合于《地球一万年来气候变化曲线图》,这是英国气象学家[[Mr.Folland]]一张非常著名的图表,中国高教网等处都有登载,图上的表达很清晰: <br> 《母系社会新解》<br> [[文件:母系社会新解.png]]<br> 注:图中的横轴是年数,竖轴是温度,中部的虚线是平均温度 <br> '''参照百度词条介绍读图:''' <br> 1、百度词条介绍所说的一万年,对应的正好是a.-b.这一段,这是最近这次冰期之后最重要的升温段,而且是陡直的快速升温,其历时约1500年。 <br> 2、百度词条介绍所说的六、七千年,正好对应的是c.-d.这一段,这是最近这次冰期之后最长时间的超高温段,从8000年前开始升温,共历时约3000年。 <br> 3、两处时间的起点都在升温之后一段时间开始,第一段开始于比较陡直状的升温后约500年,第二段开始于比较平缓状的升温后约1000年,如果这在图上将这两个起始点横竖延伸与相应的温度曲线相交,这是两个在图形和尺寸上都非常相似的三角形,只不过一个竖立、一个平摆。 <br> 4、两处时间的长短比例关系似乎也很相配:第一段用一个数字标定(距今一万年),时间长度应该不会超过1000年,正好与该段升温期总长的1500年相配;第二段用两个数字标定(距今六、七千年),时间长度应该在2000年左右,正好与该段升温期总长的3000年相配。 <br> 真心希望百度词条与[[Mr.Folland]]都没有出错! <br> 如果这些对应关系真的能够成立,母系社会崭新的假说构架就有可能呼之即出了。 <br> 按照这个新的假说,什么是母系社会?母系社会就是连续1500年或3000年的丽日阳光——在非常广阔的空间里,阳光灿烂、暖风拂面、花开蝶舞,成年的古妆女性携儿带女嬉戏在花草之中,在她们的身边,有个成年的男性狩猎归来轻松微笑!这好像是后羿之前人类的生活,后羿的时候十日绕天,那应该就是超温暖的年代。 <br> 请注意,在这段描述之中一定要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如果是现在到处都人满为患的样子,阳光越是不停的灿烂,问题可能越是严重,幸好,在一万年前的时候,正是冰期刚过的年代,因为严酷的冰期,地球的人类不仅是所剩无几,而且应该主要都在比较靠近赤道的地方,随着冰期后的气候转暖,人类开始可以在欧亚大陆向北迁徙,那时在欧亚大陆,往北迁徙就是在走向完全空旷、完全没人的地方,所有的人类食物几乎还没有被动过,欧亚大陆极其广阔,人类以其进化的强势,一路往北必将到处都是伊甸园,不知道为什么后羿感觉到十日绕天的时候却会不再往北挪动,不过,按后羿死于4600年前的传说判断,在时间上来说,可能是已经到了开始降温但温度还没有完全降下了的时候,而等后来说射下了九日,则是真正到了降温时代。 <br> 按照以上的分析,人类在古代应该曾经有过两次伊甸园时期。 <br> 第一次伊甸园:一万年前人类就曾经有过一次伊甸园,那时候的人类刚刚熬过了严酷的冰期,地球上的人类已经所剩无几,而且基本都困在比较靠近赤道的地方,冰期之后,由于气温快速回升,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急剧扩大,人类可以放开大步往北迁徙,只要人口的增长速度不超过陆地增长,谁也不需要多余的占有,谁也不需要互相争斗,这是连续1500年的伊甸园。 <br> 在伊甸园之后,地球在c.点开始降温,降温可能非常痛苦,因为降温会使适合生活的陆地面积急剧较小,生存的压力极其严峻,这一次的降温持续了大约1000年,不过从曲线看,降温的程度还不算太过严重。 <br> 第二次伊甸园:到了六、七千年之前的时候,地球气候在经过了大约1000年的降温期之后,又来了一次连续3000年的大升温,升温又一次造成了人类生活空间的急剧扩大,这是人类的又一大段伊甸园,这时候的人类不仅可以甩开大步往北迁徙,而且很可能根本就是被高温逼迫着往北迁徙,红山文化和阴山岩画等可能就是这一段的遗留,这一次升温不仅时间长,而且甚至是有点热过了头,人类在较高纬度的地域大量聚集和繁衍,为之后几千年人类的回头南下蓄积了极大的能量,不过热极生悲是另外的话题。 <br> 总之,母系社会是长期升温期的伊甸园,母系社会与近万年来两段气候高温期的对应关系非常清晰,其关系是: <br> 母系社会:长时间升温期 <br> 人类在这之后还有没有过伊甸园?这比较难辨认了,因为一方面在气候变迁的图上,再也没有给过太长时间的持续升温图形,而且,其实考古也没再集中发现过与母系社会相关的遗留,不过,也许这正好又构成了母系社会的反证,母系社会与气候的正反对应关系大致是:“母系社会基本对应于长时间升温期,有长时间升温期,就有母系社会的遗存表现,没有长时间的升温期,就没有母系社会的遗存表现”。 <br> 需要注意的是,“母系社会基本对应于长时间升温期”只是大势的对应,而不是绝对的对应,母系社会没有普遍存在的基本理由是:“即使在升温期,凡不利于长期产生伊甸园效果的,就不利于进入母系社会”,举例:其一,地理上人类在欧亚大陆往北的迁徙空间会受限制的地域,如地中海南岸国家等;其二,人口密度已经很大或者相邻人口密度很大的等;其三,升温期局部气候反而恶化的地域,比如升温会造成水淹、干旱和沙漠化的等;其四,局部地域太小或社会变迁受惯性影响较强的等;其五,其它。 <br> 归纳而言,母系社会之所以能够产生,大致都是因为在升温期得尽了升温所带来的所有好处,只要你顺势得到的好处越多,生活越是轻松悠闲,就越有机会进入到母系社会,反之则即使你同处于升温期,也不一定会有对应的结果,所以,这个特定性较强的“升温期”词汇,也可以置换成比较宽泛的“顺境”一词替代,既如果你在升温期有幸对应的全是“顺境”,你就可能进入母系社会,母系社会的成因大致就可以写成以下的定义: <br> 母系社会的成因 :长期顺境的产物 <br> 远古的时候,人类基本在自然态下生活,所说的“顺境”就是“自然顺境”,现代人类不是纯自然态生活,如果遇到“顺境”,则可能主要是混合型的“生活顺境”,所说的混合,就是需要有生态和生产两个方面支撑才能保证生活。 <br> 换一个角度来说,“顺境”其实就是人类在生活资源方面的满足,而长期“顺境”就是长期满足和超满足状态,这就是: <br> 生活资源>>人类生活需求 <br> 人类社会最近这几百年的持续发展,可能也是一种顺境,在生态方面,气候大致稳定并略有上升,在生产方面,欧洲工业化是这次顺境的第一个台阶,发现新大陆及移民是第二个台阶,电能和自动控制等是第三个台阶,石油资源的运用是第四个台阶,这几个台阶基本都是顺势而上的,其使得现在人类的“生活资源”接近于有能力满足需要,所以这时就有了趋向于母系社会的感觉,人类的家庭和生存对男性的依赖度明显变低,只可惜这个“生活资源”已经不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枯竭由远景变成了近景。 <br> 当然,有“顺境”应该就有反面的“逆境”,“逆境”的道理讲起来比较简单: <br> 生活资源<<人类生活需求 <br> 气候变冷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逆境”的最大作用项(太热亦一样),因为其是全球影响而且是无可抗拒,气候过冷会同时影响到全人类生存空间减少、农业产量减少、能源需求增加等等;另外,人口增加、资源枯竭等也是重要的影响项;“逆境”还有一些特殊的影响大项,比如星球灾难等,不过因为不太涉及母系社会,不是这里具体叙述的内容。 <br> 人类过去的一万年历史,其实就是“顺境”与“逆境”的反复转换,其中,长期连续的“顺境”约4000年,长期“逆境”及其它年份约6000年,所有的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的进化都与自然紧密相关,并由自然发挥决定作用,仅就本文谈论最多的气候元素而言,只要换一个气候变迁图形,一切就会被改写,无论是前面无阶级的一段,还是后面有阶级的一段。 <br> 没有“顺境”的4000年,就没有母系社会,跟社会内部的原因无太大关系,这是自然在决定着历史,是自然在决定社会形态,大自然绝对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进化最大的终极背景板。 <br> 印第安人应该是在这个最温暖的时期去了美洲,去之前与欧亚大陆的人类在体质进化和社会进化方面并没有差距,为什么过去几千年以后,还是停留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这又是大自然在决定历史,是大自然决定了社会形态,这也不能离开大自然这个最大的背景板。 <br> 欧亚大陆的人类为什么后来进入了阶级社会,而且在数千年的时间里进到了工业社会,不在欧亚大陆就不会是这样的过程,地球上如果根本就没有欧亚大陆,人类现在就全部都还在《古代社会》,欧亚大陆有阶级的专利权、国家的专利权和现代文明的专利权,这也是大自然决定了历史,是大自然决定了社会的进化。 <br> 人类历史是一本数千年、数万年的大帐,所有的终极答案不在于天神,不在于英雄,也不在于社会内部,终极的答案应该存在自然之中。 <br> 我们现在人类的历史观其实很象直流电,一切只有电压和电流的大小,而“顺境”和“逆境”的不断交替,其实很像交流电,交流电不停的都在正反的换相,为什么人类经常可以很轻易的就“拨乱反正”?因为人们不知道自己总是可能处于前人的反相之中,所以谁都可以张嘴就来“反思”,谁都以为历史是在欺骗,谁都可以来装扮历史的小姑娘,“实践出真知”这话没错,但如果将其默认为“实践出真理”可能就会大错特错,因为每个人的每一期实践,由于时空的限度,其实都是瞎子摸象,希望人类的认知观念在此会有所感悟。 <br> 母系社会的道理中有很多换相:“顺境”是升温期,“逆境”是降温期;“顺境”是母系社会,“逆境”是非母系社会…… <br>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换相:“顺境”时“和谐”是大话题,“逆境”时“斗争”是大问题;“顺境”时人们爱“公平”,“逆境”时人们爱“公理”;“顺境”时人们爱说“我”,“逆境”时人们爱说“我们”;“顺境”时人们爱说“个人”,“逆境”时人们爱说“国家””;“顺境”时感觉人在疯长,“逆境”时感觉人在精炼……
返回至
母系社会新解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