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我的专属2022年11月”的源代码
←
我的专属2022年11月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https://www.meipian.cn/4jk91jow?share_depth=2&s_uid=21738086&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first_share_uid=938257 转自美篇,图片转过来太花时间,只转文字部分] <br> 作者:[[用户:侯建平|侯建平]] <br>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年纪72岁,两个月后即进入73岁。目前,我靠美国的退休金生活,与中国的全民福利体系脱钩,但心❤️是向着中国的。 <br> 你若问我为什么要在中国躲这场疫病?因为我享受中国的安定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老百姓有怨言都发在网络上,用手指轻轻戳在手机上,然后该干嘛干嘛,近年几乎没有发生携枪上街泄愤的事件。还因为中国政府对待老百姓像溺爱子女的妈妈(有点过度保护),为普通人创造物价平稳的市场、非常安全的治安环境。一切我列举的东西都是在美国可遇不可求的。至于,为中国某些百姓和国外很多人诟病的“防疫过度”,对我来说基本不是问题。因为我生活在美国纽约,经历过三次匪夷所思的大灾大难,心态真的不易崩塌。 <br> 第一次灾难是纽约大停电,毫无征兆,突然之间全市供电停止。在我的记忆中,二十年前,某天旁晚,突然纽约全市大停电。家里冰箱解冻,做饭用的电炉无法工作,全家当晚的伙食成了问题。幸好,朋友的女儿来访,在街上看到人们都在抢购快餐,她手急眼快也买了几盒饭,提到我家正好解燃眉之急。第二天早上,还是没有电,市政府没有任何解释,一切不便自行解决。我们在厨房里找到一管微型液化气钢瓶,用火锅炉子煮化半干半湿的饺子,汤不汤,水不水地应付了早饭。中午饭如何是好,没人知道。谁知道天无绝人之路,接近中午,电突然通了,听见外面呼声四起,城市又恢复过来啦!真的,在美国,人们都有这样的观念,任何事发生,都必须自己扛着,政府不欠你的,任何人不欠你的。 <br> 第二次大灾就是2001年的911事件,也是发生猝不及防,可想美国乃至纽约的安保差到什么程度。全市公共交通瘫痪,真的完全没有任何动力公共交通,没有私家车的人只能步行,猛然间回到原始时代。我们一家四口被分割在纽约三个区。丈夫那时因病在皇后区住院治疗,两个孩子在曼哈顿上学,我在布鲁克林上班。好在美国人都不会在危机时刻想到政府援助,他们特别相信自救。于是,学校里老师们有车的都自觉组织起来,有计划地搭载没有车的人回家,我回家的交通问题也顺利解决。但在曼哈顿的两个孩子怎么办?今晚在哪吃饭过夜?方程无解!我唯一想到的是我的孩子们皮实耐用:她们十三岁自己搭飞机到纽约与我们团聚;一年前大停电时,小女儿步行五个小时回家,脚都肿了,却没有放弃。也许,这次两个小家伙不会掉链子吧?我在忐忑不安中等到下班,忽闻纽约公共交通恢复,马上乘地铁回家,实现全家团聚。 <br> 第三次,纽约公共交通工人大罢工,彭博市长誓言不屈服,情愿听任公共交通系统瘫痪。我们小民百姓无语,只能自救。我丈夫开车送我和一位同事上班,再接他的同事们上班。总之,就是保证大家天天到工作单位点卯,让大家保住工作。坚持了三天,工人终于上班了。我们的生活恢复正常。 <br> 在纽约经历三次大难给我的体会就是,这世界没人欠你什么,生存是自己挣来的。所以,中国政府所谓抗疫过度,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起码我知道,没有人在疫情中饿死,但凡有人在疫情中遭遇任何不幸,都是铺天盖地的网络暴露和攻击。至于,有人因为抑郁症在隔离中自杀,那是一种长期罹患的慢性疾病,怎么能归因于某个偶发事件。 <br> 不多说,我住在广州的中心区,疫情前,我每年都要在中美之间做飞人,是一只候鸟。疫情以来,我原来每年一犯的流行性感冒竟然因为戴口罩、停止旅游而改善,由于三年没有出现消耗性疾病,我的体质转好,常年不停的咳嗽、流鼻涕等呼吸器官的症状都减少不少。 <br> 我在三年里最不舒服的时候,是去年夏天至今年春天的注射疫苗期间。我的丈夫属于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但疫苗对他而言没有不良反应。而我却在打疫苗后出现非常多的不适,食欲不振、难以入睡、情绪低落。幸而丈夫学医,他拖着我坚持天天外出锻炼身体,经常到白云山登高,目的是为了让身体出汗,缓解焦虑情绪。尽管此间我一直觉得很不舒服,但我坚信一切都会过去,因为抵抗抑郁情绪我有成功的经验。夏末,我感觉突然豁然开阔,人一天天好起来。 <br> 凭心而言,三年里我居住的公寓楼没有被封禁过一次,附近的街区也没有被封禁过。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非常安全,各类商店和餐馆都基本正常开放,当然我也目睹附近很多小商铺关闭。我从来没有被赋予黄码,丈夫反而两次被赋黄码,但很快就解除了。我认为自己是有福之人,运气真的好,感恩节到来,我一再感恩上苍眷顾,感谢🙏父母在天保佑之恩。 <br> 我没有白莲花式的心态,能做好自己,不给社会、家人添麻烦就很有成就感。我本来就是普通人,不需要板起脸做正人君子,说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符的空话或废话。好了,就此打住。 <br> 我们的2022年10月是一个繁忙的月份,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都不少。 <br> 10月30日我们来到越秀公园五羊雕像。 <br> 雕像建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一届的广州市委会为广州留下的东西真不少。行走山林,寻梦五羊。 <br> 旁晚,在回家的路上核酸检测的服务点提醒我们该做核酸了。 <br> 11月2日,天气转冷,开始降雨。我们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陵园散步。 <br>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陵园树木很多,巧遇几株树形好看的树中美人。 <br> 11月7日,我们到麓湖公园散步。 隔湖相望鹿鸣酒家,几条紫荆花枝干轻轻倒挂水面。 湖边的水衫树干枯木逢春,死而复生。 11月8日,我们到云台花园散步,公园空无一人,让我们稍感意外,两个糊涂人竟然没有感到疫情加重的征兆。无意中,我们包场游了云台花园。 玫瑰花像我们一样,对疫情毫无感知,在潮湿空气中开放如常。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林妹妹式的伤感你有吗? 火焰树花,加蓬共和国国花。 雨中婚纱。 这对新婚夫妇在雨中拍婚纱照,也是够挚着。 11月9日,排队做核酸,遇一老妇........无语🙄 外国人向自愿者了解核酸码信息输入的操作。 我们做完核酸马上出发到广州雕塑公园散步,只要公园开放,我们都不会放过机会锻炼身体。 雕塑公园。无羁无虑何必多求,有山有水不妨小坐。南洋松、中日友谊林,浮雕壁画《古城神韵》,慢走细斟。 童戏。 雕塑作品“朝阳”。 近几天,照样忙自己的事,没有耽误时间。在我内心,疫情虽在,但已解封。果然是心态不崩,练出来了。前几个星期,一位国外亲友外出旅游,同行者感染新冠,她戴着加护口罩近距离接触,居然没事;而且即使中招,症状表现比较轻,我心情豁然开阔,没有了负担。有了底线,反而不怕了。目前,唯一不能做的,就是社交,已有好几个邀约,都是说好疫情好转后再说。其他,一切皆OK。既定计划不变,我终于放松下来,专心做事情了。好,你们 年轻人不怕,我更无理由害怕。明天见! 11月11日,我们为一家非盈利网站录节目。我们终于等到结束,大姐把最后一句话说完,大家都鼓起掌来。到了现场,我才知道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我们要完成上万字的台词,还是文邹邹的写作风格,老大和我都傻了,照本宣科都读不顺。没辙,只好坐热板凳了。好在制作团队非常配合,帮助我们调整到最佳状态,声音、语速、姿势逐步完善。原来以为自己现场讲课经验丰富,不想做视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最后,嗓子都累哑了,恨不得马上由挺胸收腹淑女范转成葛优躺,一看时间,都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马上回家,瘫倒在床,趟平,长舒一口气,回归自然状态。😊 11月13日,我们到越秀公园散步。 黑天鹅魅力之舞。 专注。 休恬。 夕照。 旁晚,包车回家。 11月14日,今天几位同学访中国现代历史研究专家余汝信。余君家在南沙,环境优美,祝他在研究道路上更上一层楼。多谢余君热情款待,让我们度过愉快而疲劳的一天。😭😊 霍英东家族建立的花园。 余君请客,大快朵颐。 11月17日,我们在黄花岗散步。 11月18日,在家阅读朋友赠书,校友马鼎昌所著广东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和红线女的书籍。关于马生曾在越秀宾馆常住一事,我是有记忆的。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与父母到宾馆吃饭,在餐厅见到他与新婚妻子一起吃饭。我父亲有点八卦,问餐厅服务员他们的情况。服务员说,他们常住这里,天天在餐厅吃饭。马生穿着很整齐干净,西装套装,戴了一顶窄沿礼帽🎩,挺显眼的。他的新夫人也穿着讲究,俩人在一起很相配。一班周冀石那时随父母也在越秀宾馆暂住,见过马生夫妇。 马生去世后,听说他留下一些手稿。我父亲当时是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估计有人向政协反映,他的新夫人烧了他的部分手稿生煤炉(😊)。我阅读马仔关于他父亲的部分历史(写得很好,比较栩实),文字不似他所撰写的,粤剧历史和发展属于比较专业的知识,马仔解放后成长,不太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我猜其中很多内容来自他父亲留下的手稿。 我记得南海红卫兵抄过红家,我见到红的母亲谭老太,她镇定自若,口齿伶俐,告诉我们她是贫农出身。所以,杨小村交代其他人不得对老太太无礼貌。那时,红家有一本相片画册,印的很清楚,有很多戏装人物,我们都在翻看。高三黎建军同学说,里面的一些女装人物就是马师曾本人。 我只是一名普通老百姓,政府虽有政策限定人流量,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我没有加码自我限定个人的活动。每天,我和老伴出门先做核酸检测,然后选择当日行动计划,坚持天天外出运动。可惜,老伴仍然抱怨体重又增加了。😭 我们都年过七十,只要按照规定做好保护措施,该干嘛就干嘛,不必有恐惧感。 11月20日世界杯足球赛开打,为广州人度过疫情加重的艰难添加另一剂良药。 11月22日的越秀公园,因为下雨,人很少。 11月23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公园菊花展如期开展。 与花展同时,还进行广州风貌摄影展,发现朋友老伴的作品也在其中。 朋友老伴的作品。 下着小雨,游人不多,见一位坐自动轮椅的老人独自一人赏花。希望更多的人克服恐惧,到现场看花。 11月25日,出门做核酸检测。 这里是广州著名打卡红网点,经常有人到此处拍摄视频和硬照。 11月26日,陆续收到朋友从国外转发到感恩节聚餐的菜品图片。 11月27日,今天无雨,越秀公园游人显然增多了。 11月27日,信息显示大地微微暖气吹。三天后果然不同凡响。 一位八零后妹妹的声音,她是我在纽约认识的小朋友,她带着孩子在广州避疫三年, 孩子从幼儿园小朋友长大成为小学生。我同意她的意见,有诉求、有建议可以提,否则做好自己,不要以为在手机上点点就可以开启民智。她经常打电话到政府部门投诉,一次她打电话到市政府,严斥广州某些人大代表建议取消广州市动物公园,居然获得对方点赞👍,承诺向领导转达她的意见。 12月2日,到麓湖公园散步。 鼓励各位出去走走逛逛,公园里人少安静,没有熊孩子在你身边乱窜。我老公讲过水浒传的一则小故事,十字坡小酒馆打架,一个女人被扔进酒缸里,结果没人敢去喝酒。后来,酒店老板为了解除顾客担心,索性公开贴告示,将那缸酒免费送给大家喝,送完为止。结果,酒送完,小酒馆的生意很快就好了起来。心魔解除,其实万事顺意!我不看别人做什么,我行我素,做好自己最重要! 12月2日,到点都德饮茶。 12月3日,环市东路御彩饭店开张恢复营业。 嗯,不错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你拿着放大镜找茬的时候,有人早就迈开大步该干嘛干嘛,这就是格局差别吧。大医生周老师的建议很实在,政府怎么做是你所无法控制的,但多运动少熬夜,注意肠胃健康,保持良好心情等等,都是每个人垂手可得的解病良方。 一个海外华裔家庭的大部分人都被奥米克隆病毒感染,这家的大女主非常了得,承担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照顾病者,自己却没有中招,而且体会多多。我把她在家庭群里的体会归纳如下: 万一中招 我觉得银翘散最有效果,我们家之前的4个🐑人 都是吃这个 挺过来的,反正每次我近距离接触病人都没有中招。连花清瘟药性太凉,因人而异,除非高烧和嗓子巨疼。我觉得中药是有用的,促进恢复,使病者康复更快一些。预防新冠的药物是玉屏风散,主要是解表提气,每天早上喝。除了药物预防和治疗,其他防范措施不可少,天天坚持戴口罩😷,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居家隔离完全可行,尤其是家里有两间厕所的环境最有利于隔离,家庭最好买个紫外线灯消毒。即使家里人有一个人得病,隔离条件好,家里其他人不一定非得被传染。另外,疫病流行期,要注意休息,防止睡眠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给病毒入侵带来可乘之机。 即使家庭成员出现感染,也不需要紧张,放宽心,绝大部分人都是轻症。小小孩得病最麻烦,因为没办法隔离他们,但他们症状极轻。我家得病的四个人,他们的症状是越来越轻,当然年纪越小恢复的越快。 目前看,奥米克隆病毒没有明显后遗症,主要是刚病完一个月左右,很多人都觉着脑子迟钝 可能就是所谓的脑雾。 我觉得大美女的总结非常到位,特别整理出来,值得转发一下。 广州的2022年11月,从数据上看,广州疫情从轻度转为严重,最甚时有症状感染者达到一千多例,无症状感染者达到大千,好像很可怕。有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在网上发视频,呼天抢地,他们拍摄许多排队做核酸的人流、抢购一空的超市、隔断使用的红色障碍物的图片。有人咬牙切齿地说这是历史,要留下证据。我不以为然,有那么大的仇恨吗?😝 可见你们的格局何其之小!这些天里,我却没有任何灭顶的感觉,虽有不便,但可以忍受。我留下的证据是属于我个人专属的:我过着一个七十多岁老人应该享有的生活,我的尊严受到保护,我的愉快和淡定说明我很健康,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不错,👍!老太太,你行!你好嘢👏 !😂 后注:文中所有图片皆出自我手,它们在平板电脑的照片档案里都有日期记录,绝没有后期制作的假图。我的作品是纪录片式的日记体。特此声明! 更新于 7小时前 来自作品集杂感收储 送花 143 朵花 精彩评论 (22) 说点什么... 小桥流水 很真实!祝平安!🌸🌸🍎🍎 3小时前 来自广东 回复 点赞 jianping :🙏🙏🙏 惠敏 心态豁达,什么事都不是事!佩服你的精神,说干就干!这么快,图文并茂的美篇出来了,滿满的正能量分享给大家啊! 7小时前 来自广东 回复 点赞 jianping :平时在群里胡说八道,也是都是积累素材,否则浪费口舌不值。 jianping :赶出来的。🙏! 康平 真实的记录,客观的评价,好文。 7小时前 回复 1 jianping :谢谢大姐点赞👍! 宝姐姐 平常人过着平常的生活,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激进不鼓噪👍👍👍岁月静好👌👌👌
返回至
我的专属2022年11月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