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任正非被内部批判“10宗罪”:好公司吵个不停,坏公司一团和气”的源代码
←
任正非被内部批判“10宗罪”:好公司吵个不停,坏公司一团和气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华为}} <br> <center><font size="5" color=blue;">'''华为管理'''</font></center> <font size="4" color="#545454> 苟大师01 2020 07月04日 1、最近中美贸易战,华为被迫站上风口浪尖。 我曾经在华为工作,后来陆续自己创业、成为职业经理人,经常有合作伙伴、客户问我这个问题:为什么华为这么成功? 我总是淡淡一笑,华为成功的因素太多,我一个前员工,哪有资格来讲哦。 但是最近,我再次看完一封去年的公开信,特别有感触。 华为成功的原因,这至少算一个吧。 这封公开信叫做《华为蓝军批判任正非10宗罪》,你能在网上搜到,背景是某次内部人力资源研讨会后,“华为蓝军”做的总结。 先说下这个“华为蓝军”,据说十几年前就有设立,大概是华为内部最为神秘的部门,直接从属于华为集团最为核心的职能平台“战略与Marketing部”。 其他部门是最正常的公司业务,称为红军。蓝军设立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站在客户、竞争对手的立场,审视华为自身,专职“唱反调”,指出华为的不足和缺陷。 任正非极度重视蓝军的作用,他曾说: “要想升官,先到蓝军去,不把红军打败就不要升司令。红军的司令如果没有蓝军经历,也不要再提拔了。你都不知道如何打败华为,说明你已经到天花板了。” 这封《10宗罪》,措辞虽然客气,但对华为、对任正非本人的问题,毫不遮掩。 我摘两条你们感受一下。 比如,谈到人力资源管理: “……存在任总过于强势、指导过深过细过急的问题……考核也非常机械化,海外的一些科学家因为比例问题必须打C,结果这些人离开公司,就被人家抢着聘为CTO,而且还做的不错…… “……HR固然需要战略的指导,但专业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希望任总和公司高管也要尊重专业性、尊重专家的力量。” 比如,谈到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管理导向”和“专家导向”: “……任总一直导向做管理者,管理者做不好才去做专家。但专家哪有那么好做。华为现在不缺管理者,缺的是专家。 “……中国市场上,现在运营商省级总经理不愿意见太多华为的高管,而是非常愿意见华为的专家,听华为专家的业务建议……但是我们价值分配上,专家远低于管理者。” 2、在中国企业界,任正非的强势是出了名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专门设置一个部门来找公司的问题,来指出内部的不足。 如果你也想问我,为什么华为这么成功?我觉得你先别去想如何学习华为,先来回答一个问题: 你的公司里,你的身边,有没有人来提反对意见,来当恶人? 因为工作需要,我每年要和上百家企业打交道、谈合作,对评价一家公司,慢慢有一些心得。 如果是小公司,主要看执行力。 小公司的优势就是转身快,决策犯了错可以马上改,但是对执行速度要求很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团队,再对的决策也是一纸空谈。 大公司呢,看决策力。 因为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管理体系,大公司的执行从来不是问题,但是大公司的决策,往往很成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决策严重依赖某一个人(一般是创始人),一旦创始人犯错误,没有人敢于站出来提反对意见。 因为创始人威望太高,接受了还好,接受不了,自己得不偿失,何必呢? 所以我眼见过不止一家公司,到最后一刻倒掉,老板本人也想不通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问题就在他自己身上,他怎么可能想出来呢? 一个人没法儿提着自己头发离开地面啊。 所以说,这个世界是没有神的,即使任正非也有自己的局限,但他了不起的地方,是有这个心胸、智慧来设置“华为蓝军”。 这就是我想说的: 好公司都是关起门来吵架,大家拍桌子摔茶杯,把问题都暴露出来,吵完了老板把决策定了,就对外口径一致,坚定不移执行。 坏公司是一团和气,每个人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重大事项老板你自己定好了,我只管做。 决策对了我能喝几口汤,决策错了船要翻,大不了我跳槽走人。 3、看完上面这两段,你可能会想,这个道理说得挺对,不过只适合创业者,我就是个打工的,不需要看这个。 不好意思,你错了。 世间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 对于一个普通人,我觉得至少可以想明白3点。 第1个是职场。 如果你是管理者,老板从来是一个人做决策,都不跟你们商量,或者决策错误找人背锅,没什么自我反省,那公司究竟能活几天,你可要掂量清楚。 而你作为一个管理者,在决策前要和基层员工充分沟通,员工的公开汇报固然重要,私下的交流更加重要。 如果你是个小兵,主管在对业务细节不清楚时还喜欢独断专横,欺下媚上,对于部门前景,你最好也多个心眼儿。 第2个我特别想说的,是婚姻。 我经常说,婚姻有点像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大家有个基本分工,然后一起为公司做贡献。 每个人都有局限。要是一个家庭的重大决策,往往是由某个人自己说了算,那么风险系数会很高。 一个朋友就跟我讲,在家里,急性子的他负责“踩油门”,好几次头脑发热想买什么理财产品,幸好被他太太“踩了刹车”,后来没多久理财公司就跑路了。 我个人觉得,在事业上,男人偏向“踩油门”,女人相对更爱“踩刹车”。 在孩子教育上,有时刚好相反。 这样一个有制衡的决策架构,才更科学、更稳定。 第3个,是你的个人成长。 首先,你要多学习、多阅读、多在成长性圈子里交流,架构起一个可以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心智环境。 然后,你要有高质量的朋友。 高质量主要指两方面,一个是水平高、有见识,一个是真把你当朋友。 重大决策时,不妨听听他们的建议。 4、最近,有篇文章传播很广,《任正非的伟大,是尊重常识的伟大》。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了“每个人都有局限性”这个常识。 我们做不了任正非,但如果能意识到这个常识,无论创业、打工、结婚,还是个人奋斗,起码少犯很多错误。 文章标题我写“好公司吵个不停”,是有点夸张,其实本质是需要有内部冲突。 我们不要怕冲突,冲突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们怕的是,有问题看不到, 与其在一团和气中走向平庸,不如在吵个不停里,迈向卓越。 ---- [https://m.toutiaocdn.com/i6845609967152529932/?app=news_article×tamp=1593870274&use_new_style=1&req_id=20200704214434010010068222141D639E&group_id=6845609967152529932&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from=groupmessage 任正非被内部批判“10宗罪”:好公司吵个不停,坏公司一团和气]
返回至
任正非被内部批判“10宗罪”:好公司吵个不停,坏公司一团和气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