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广州红卫兵的诞生(上)”的源代码
←
广州红卫兵的诞生(上)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文件:永世难忘818.jpg]] 1966年7月,正当工作队在各个学校遭到学生围攻,焦头烂额之际,在北京,一副对联出现于北航附中:“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基本如此”。几天之内,风靡北京,在全国刮起了一股“血统论”的狂风。 红卫兵这个组织,最初出现于6月初。北京清华附中一群学生成立了名为“红卫兵”的秘密组织。之所以要“秘密”,表明这个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已不承认各级党委的领导,声称自己是保卫毛主席的“红色卫兵”,毛主席是他们的“红司令”,反映出它渴望成为一支直接听命于党中央、毛主席的“红卫士”、“羽林军”。 7月28日,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写信给毛泽东,托江青带去《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和《再论革命造反精神万岁》两张大字报。毛泽东在8月1日复信给红卫兵,盛赞他们的行动“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并表示热烈的支持。红卫兵运动瞬间席卷大江南北。 党委的瘫痪、工作队的垮台、血统论的兴起,都与红卫兵的诞生密切相关。在反工作队的事情上,让学生们产生了一种与党中央建立直接联系的幻觉,只要红司令一声令下,他们将“长驱贼庭,一战扫定”。 这样一支直隶于红司令的“羽林军”队伍,要求血统纯之又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领袖的忠诚要达到愚忠的程度,对领袖的服从要达到盲从的程度。在1966年,青年学生们的许多行动,潜意识里的动机,都可以理解为他们谋求与毛泽东建立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希望红司令的每道命令,都是直接下达到他们头上,而不是通过重重叠叠的官僚机构。 8月10日,毛泽东在北京的中共中央群众接待站接见了首都群众,毛泽东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这个“特大喜讯”传到全国各地,有如翻江倒海,一片沸腾。 血统论的盛行,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潮。家庭出身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关乎一生的特殊意义。每一次政治运动,都有一个排队的程序,按一定比例划分左、中、右,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先按家庭出身排队。出身于地主、富农、反革命、资本家、甚至小商小贩这类非无产阶级家庭的人,往往会首先成为运动的牺牲品。不同家庭出身的人,际遇截然不同,有些人“根正苗红”,天生是无产阶级的坯子,是为革别人的命而生的;有些人一生下来就低人一等,每次运动都在劫难逃,天生是被人革命的料。 华附高干子弟甚多,血统论一向很有市场。蔡晓彦等11位同学,已商定要仿效北京清华附中,成立红卫兵组织。但怎么才能让红卫兵的旗子一亮出,就能造成轰动效应呢?他们策划了一场关于血统论对联的辩论会,发函邀请广州各校同学来华附参加,以便在辩论会当天正式亮旗。 8月11日,华附同学在操场举行了一场大辩论,时间长达一整天。对血统论,一方赞成,一方反对。主擂台上,个个争着发言;主擂台下,东一簇西一簇,分成无数个“小辩论台”。一位高二女生冲到台上呐喊:“我们天生就是革命的!因为血管里流着的是革命父辈们沸腾的热血,身上有革命先辈人的钢筋铁骨,因此我们就是从里到外都红透了,红得发紫了!天塌下来我们都擎得住!”台下有学生嘲笑说:“什么天塌下来擎得住!一担粪桶就把你压扁了!”大家都知道这位女生在下乡劳动时,挑不起一担粪桶的笑话。 华附学生黎服兵记述北方红卫兵到来与华附血统论大辩论的情况: 附中比较老成的高三同学本意是引来北京客人,支持他们反对省委工作队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谁知客人一来,反客为主,主席台成了宣传血统论的讲坛。当时主持辩论会的同学也出身革命家庭,一反校党委、二反工作队,都得到毛泽东支持,连续赢了两盘,正是热血沸腾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不免从心底里认同血统论。更有些激进的同学为了革命,为了进步,对自己已经成为革命对象的父母(走资派、学术权威、反动文人)心生怨恨,跳上台自称混蛋,竟获得全场一片掌声。 在一面倒的叫好声中,有些冷静客观的意见根本传不出来,偶有不同意见,便是一片叫打声。这时有个初三的同学上台提出一个新论题:毛泽东思想能否一分为二?话音未落,即在一派狂热叫嚣声中被推下台暴打,关进教务处楼梯底杂物间。[1] 就在辩论会当天,8月11日,蔡晓彦、李重明等11位高干、军干子弟,在校内贴出广州市第一份“红卫兵成立宣言”: 附中红卫兵宣言 附中红卫兵组织于八月十一日正式宣布成立了! 红卫兵——是捍卫毛泽东思想的红色战士,它以毛泽东思想为最高指示,它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做到: 努力学习最高指示 重视执行最高指示 热情宣传最高指示 勇敢捍卫最高指示 每一个红卫兵战士任何时候都不允忘阶级和阶级斗争。对旧社会的血泪深仇,对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斗,每一个红卫兵战士都要牢记心中。忘记过去,就意味背叛,阶级仇恨化为我们的勇气,先辈的英勇奋斗的事迹是我们光辉的榜样,革命、革命、革命——红卫兵神圣的天职。造反、造反、造反——乃是我们阶级的真理,斗争的哲学。 红卫兵绝大部分出身于工农兵家庭,要说血液里天生就有革命的因素,那就是扯淡!要说在斗争中锻炼成铁骨红心,那是真理!前辈的光荣固然不等于我们的光荣,前辈的革命传统,我们必须继承。革命的担子再重我们也要接!接过艰苦斗争,流血牺牲的担子。 红卫兵中也有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他们是资产阶级的叛子逆孙。他们参加到我们的队伍里来,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在斗争中,只要他们敢于和家庭划清界线,努力改造思想,清除剥削家庭的烙印,也一样能锻炼成无畏的战士。 红卫兵不是唯成份论,更不是无成份论。老子——革命前辈,儿子——革命下一代,老子英雄儿好汉——长江后浪退推前浪,革命事业后继有人。 红卫兵组织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组长、副组长的产生由群众选举,不称职的可以随时撤换。红卫兵贯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术。 内部的问题要摆到桌面上谈,充分发表意见后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处理。 红卫兵组织一切活动围绕斗、批、改三大任务进行。目前狠抓学习毛主席著作和阶级教育这两条。 红卫兵坚决贯彻党中央指定的一切方针政策。 附中红卫兵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一日 这是广州地区第一个真正冠以“红卫兵”名称的学生组织。虽然宣言中声称欢迎与家庭划清了界线的剥削家庭子女加入红卫兵,但实际上,这个组织是一个红五类组织。附中红卫兵有一个外围组织,叫红卫星,“资产阶级的叛子逆孙”可以加入这个外围组织。 华附还有一群同学成立了第二个红卫兵组织——南海红卫兵。杨小村在回忆录中记述:“同学们推举我,为自己的红卫兵组织命名。我说:‘毛主席住在中南海,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就叫中南海红卫兵。同时,我们位于祖国的南海,我们红卫兵就叫华师附中南海红卫兵吧!’”[2]尽管杨小村声称南海红卫兵比附中红卫兵温和、保守,但从南海红卫兵的一份宣言来看,他们比附中红卫兵更为激进地宣称:“我们都是‘红五类’的子弟,我们是天生的旧世界的造反者!”南海红卫兵也有自己的外围组织叫红外围。南海红卫兵成立伊始,即发出夺权命令: 今天,我们宣布:班内过去的一切组织,什么团支部,班委会、班代表小组、民兵组织……统统解散! 一切权利归彻底革命的“红卫兵”要武小组! 我们从今天起接管一切!我们将根据阶级斗争的需要逐步重新建立各种组织。[3] 南海红卫兵的诞生比附中红卫兵稍迟,但一成立就宣布接管权力了。在附中红卫兵成立的第二天,接到来自八一中学的“贺信”。八一中学也是军干子弟萃集之地,当时还没成立红卫兵,但已经跃跃欲试了。 全体“红卫兵”的同志们: 我们来你校听了两方面的意见,我们坚决支持你们,真理永远在革命者一边!天下是我们父母打出来的,是劳动人民的天下,不许我们讲话难道让资产阶级讲话?!不让无产阶级压迫资产阶级,难道让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不成?! 这办不到!我们革命干部子弟都应向“红卫兵”学习,听毛主席的话,敢想,敢说,敢做,敢闯,敢革命,造一切资产阶级当权派的反!全无敌! 老子英雄儿好汉! 老子平常儿骑墙! 老子反动儿混蛋! 重在表现! 广州八一中学 六六年八月十二日[4] “八一中学战友们的大字报轰动了全校,红卫兵们十二万分拥护这张大字报!”附中红卫兵在给八一中学的复信中,志高气扬地宣称,“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革命先辈!儿子——革命后代!长江后浪推前浪,革命事业后继有人!谁咒骂这句话,谁就是站在杜勒斯的立场上去了!这张大字报革了无成份论的命!” 省市委一直最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中学的校际串连开始了,而他们手上却没有什么可以出的牌。 8月18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第一次接见百万红卫兵,他指出:“这个运动规模很大,确实把群众发动起来了,对全国人民的思想革命化有很大的意义。”[5]林彪号召全国红卫兵“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即“四旧”),誓言“要弄得翻天覆地,轰轰烈烈,大风大浪,大搅大闹,这半年就要闹得资产阶级睡不着觉,无产阶级也睡不着觉”。[6] 当晚,第一批北京红卫兵到达广州串连,他们是北京师范大学的13名学生。此后,陆续有北京红卫兵南下。据省委文革办公室的一份材料声称: 截至9月7日止,北京和外省到广东来的学生人数先后共达一万二千多人,其中北京来的七千多人……北京一○一中学来广州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从8月28日至9月5日止,陆续来了五批65人,他们分成13队,分散到各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进行活动。[7] 这些北京红卫兵先后在华南师范学院、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等高等院校,进行巡回演讲,介绍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如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斗垮黑帮”的经验。 8月20日,北京十六中的五个红卫兵到达广州,市委安排他们在越秀宾馆住宿,但他们却一口拒绝,宣称他们来广州的目的,是帮助建立红卫兵组织,所以不愿住宾馆,希望能到学校去。市委介绍了几间学校的情况,最后他们选定了到八一中学。 八一中学对北京学生非常欢迎。大家连夜召开座谈会,北京红卫兵运动的风起云涌,听得广州学生们热血沸腾。八一中学的红卫兵就在北京学生的推动下,连夜成立了。 在八一中学红卫兵的成立宣言中,提出红卫兵应以革、干、军、革烈、工人、贫下中农子弟为主,但还应吸收一些出身于非劳动家庭的同学,只要他们能背叛剥削阶级家庭,为群众公认表现好的,也可以吸收。 8月22日,二中一批革干、革军子弟在一片“自来红万岁”、“自来红们站起来”的呼号声中,成立了该校第一个红卫兵组织——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紧接着,从愈来愈多学校里传出红卫兵成立的消息,人心大振,生怕落后。北京红卫兵跨省跨市来串连,我们在市内跨校串连又有什么不可?八一中学是最先走出校园,进行校际串连的学校之一。红卫兵成立后,马上着手筹备全市性的红卫兵联合组织。他们串连了华附、二中、六中、八中、二十一中、执信女中等16间中学,发起成立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简称“主义兵”)临时总部。 在参与筹备的学校中,没有广雅中学。广雅的情况一直比较特殊。8月初,各校的工作队已成“过街老鼠”,忙着准备撤退了,但广雅工作队8月2日还在召开核心小组长会议,布置斗争“走资派”和“牛鬼蛇神”,8月5日、6日连续两天召开批斗老师的大会。直到撤走前夕,工作队还主持筹组“广雅中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甚至声称自己即使撤退,也还会担任“参谋”角色。 学校内已纷纷传言,工作队待不长了。直到市委宣布撤走所有工作队之后,学生马上分裂为支持工作队与反对工作队的两大派。反对一方贴出《十六问工作队》《我们的看法》等大字报,要求改选广雅文革委员会,清算工作队的错误。支持一方贴出《替工作队翻案》的大字报,认为工作队成绩是主要的,不能恶意攻击。双方8月10日在高三乙班课室进行了通宵的大辩论。 关于工作队的大辩论余音未消,关于“自来红”的大辩论,又接踵而来。当时在广雅中学内也贴满了那副血统论对联,8月中旬,新四级四位学生首先贴出大字报,支持对联。但马上遭到高三乙班一男生贴出大字报《自来红有点黑》,反击“自来红”论。高三甲班男生还敲锣打鼓,要求支持对联的“自来红”同学站出来辩论,但无人应战。有人在食堂贴出对联:“老子英雄儿接班,老子反动儿造反——重在表现”。 支持对联的学生组织“自来红战斗队”贴出了大字报《这是一场阶级斗争》,声称校文革会不能否定,向校文革会提意见的人“是别有用心、要夺权,对他们要实行专政”。随后又贴出大字报《共青团是修正主义的全民团》,要求团员不要佩戴团徽。在开大会时,公开勒令黑七类“滚出会场”。 直到这时,广雅还没有成立红卫兵,8月22日,工作队正式撤出广雅,同一天,有学生开始佩戴自制的红卫兵袖章,他们在校园里一亮相,马上吸引了无数艳羡、敬佩的目光。他们是一批“自来红”的革干子弟。 8月23日,广雅第一个红卫兵组织——红旗中学红卫兵(后改名为“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简称“思想兵”)成立,规定参加红卫兵的条件必须是出身红五类。第二天,思想兵在礼堂敲锣打鼓,公布红卫兵名单,约有500人,骨干大部分是高二级的原团干部和班干部。思想兵一成立,就在校内贴满了“顺自来红者存,逆自来红者亡”的大标语,气势凌厉,触目惊心。思想兵也有一个外围组织叫红警卫,不戴袖章,而是戴一条三角形的黄带子。不是纯正红五类的学生,只能参加红警兵。 9月上旬,广雅的毛泽东主义红卫兵成立。这是与思想兵观点不尽相同的组织,以革干子弟为主,开始是海军的几个子弟当头,后来高干子弟退出,改以工人子弟梁**为头。 红卫兵组织一经出现,就像燎原之火一样,在广州的中学迅速蔓延开了,到9月份,广州市已有一百多间中学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全市性的红卫兵组织,已呼之欲出。 ---- [1]黎服兵《风眼:文革初期的华南师院附中》。载“黎服兵的博客”,http://blog.voc.com.cn/lifubing/ [2]杨小村《我与一个时代的握手》。伟确华粹书务有限公司,2010年版。 [3]华师附中大字报均见毛泽东主义红卫兵《学闯道》编《大字报选•广东省东方红学校》(第一集)。1967年3月10日。 [4]东方红学校教工毛泽东思想小组《广东省东方红学校(华师附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事记》。1967年7月。 [5]《毛主席检阅百万文化革命大军振奋全国》。载《人民日报》1966年8月19日。 [6]转引自《“文化大革命”发动之际》。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6期。 [7]中共广东省委文革办公室《关于北京一○一中学南下部分同学活动情况的汇报》。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广州红卫兵的诞生(上)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