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我是一个兵”的源代码
←
我是一个兵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文件:高宏的的部队照片(1).jpg]] [[文件:高宏的的部队照片(4).jpg]] 我下过乡,扛过枪,开过机床。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每一步都有难忘的记忆,每一程都有铭心刻骨的磨砺与铿锵。我当兵的历史,就是这其中一段,令人终生难忘。 值此建军九十周年到来之际,不觉让我回忆起四十多年前,“我是一个兵”。 我所在的部队是广东省军区独立师,一九六九年,湖南、广西、广东三省独立师轮防,我们师由广西调防到广东。八十年代,我们师转为武警。 我们师部开始时在韶关市西河,一九七三年搬迁到英德县河头。 我们师是一支英雄部队,有好几个英雄连队。五十年代有一部著名电影《英雄虎胆》,其中男主角侦查员曾泰,据说就是我们师一位科长的原型。 我们师在广东是执勤部队,主要从事桥梁、隧道、铀矿矿山(后转交二〇三工程兵师)、劳改场等守备任务,以及战备光缆施工。 在韶关北面浈江区的犁市,亦称犁铺头,当年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从大埔三河坝突围后,就在此整编。 在犁市,有广东省第二监狱,对外称“新生厂”,是当年广东省最大的监狱。全省的女犯人都关在那里,电影《羊城暗哨》里女特务八姑原型,就关在此。 在粤北乐昌县有广东省第五监狱,对外称“广北林场”“罗家渡煤矿”。里面有好几个监仓,其中就关有十二股空投的美蒋特务,他们的“军政素质”可是真的顶呱呱。 以上,都是三团执勤。 那个年代,粤北地区除了我们省军区独立师外,还有一二六师、炮一师、二〇三工程兵师、韶关军分区几个师级单位,及桂头机场、省军区独立五团、一八九医院等部队。 我刚当兵时,是在三团机炮连七五无座力炮排,那是用马来驮炮的。 在粤北,我们当兵的每天伙食费是四毛六分钱,而驭手班的军马伙食费竟然多过我们一倍多,还有黄豆等细粮。 一次寒冬时节的凌晨二时,我们连突然紧急集合出发晨练。我们全副武装数十斤,辛辛苦苦走了一整夜。天刚蒙蒙亮,又接到命令,让我们扛着炮管和炮架冲山头。炮管刚好是九十斤重,我扛着它小跑数百米,那真是累极了! 那时,每个班只有一个洗衣服加洗澡用的铁桶,每当夏季野营拉练,几乎全连队的士兵都会传染生藓。 生藓,即烂裆。一九四九年夏,四野南下到湖北、湖南、江西境内,曾遇到同样的问题:烂裆加上打摆子(疟疾),使超过三分之一的部队丧失了战斗力,最严重的竟然超过百分之九十,迫使四野进行了四十三天的“兵强马壮运动” 。 一旦生藓,奇痒无比。白天训练,尚能忍受,夜晚睡觉,实在难熬。这时候最怕的是进行队列训练,一个命令下来,几分钟不动。那种痛苦的感受,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 我们当兵时治疗烂裆,都是用水杨酸钠药水,以后才有了廯药膏。这种药水涂上去,其剧痛是无法忍受的。唯一能减轻疼痛的就是用扇子扇。过后,还要掉好几层皮。 记得当兵时最壮观的场景之一,就是集体统一上藓药水。一次我下到某连队,晚上点名后,全排三十多名小伙子,在营房内脱光了衣裤全裸。但等排长一声令下,大家一齐用水杨酸钠涂抹,营房内立即展现出疯狂的场景:所有人都拿着扇子或纸壳狂扇,乱蹦乱跳、狂吼狂叫。那个场景,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我常想,我要是当导演,一定要把军人这个内容编进影视剧中。 还有一件难堪之事,令我难忘。一次在师直,师医院那位女医生恪尽职守,非要检查每位烂裆者,而后才能给开处方。你想想,我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处男,当时只能是你退我让,最后还是被迫服从。 之后,我被调到团宣传队;全师汇演后,我又被调到师宣传队。期间,我曾多次下部队锻炼,到过师步兵先行连一团六连、师直防化连、师教导队、师直炮三连等单位。 一九七五年,我还与宣传队的一位男兵,被派往在英德望埠镇附近的广东省玻璃纤维厂当了几个月的军宣队。 在师直炮三连,装备的是一二〇迫击炮,是用卡车拖曳的。其炮管和炮架也能分离,炮管刚好有两百斤重。训练中要求一人扛起炮管在平地上行走一百米,全连仍有少数人无法完成这一动作。 一次夏季野营拉练在英德北江河畔,师长下令攻击一座山头,我们则要在数分钟内挖出炮阵地。大家都脱光衣裤,就剩下一条底裤,在烈日下按时完成任务。 在防化连,训练完后,每个人能从防化服内倒出几口盅的汗水。 一年的夏季,我曾下到一团六连两个月,这是全师训练先行连,当时驻守桂头机场。那两个月,刚好是该连队进行队列训练,就在机场跑道及篮球场沙地上。那种在烈日下的魔鬼训练亲身体验,我后来在《大阅兵》的电影中也看到了。 在师教导队,我们训练有单兵动作、单兵战术、军体技术、班进攻、班防御,以及挖战壕等。 我投手榴弹和射击,一直都是优秀。包括夜间射击和活动靶。 一次早操,突降大雨。师长站在旁边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全体军人见状,也照常训练,这就是无声的命令。 在粤北的一次夏季野营拉练,我们每人身上都负重四五十斤,三个人还要多加多一个子弹箱。这块铁疙瘩,又小又重,在烈日下被晒得滚烫。它用一根小木条连接,扛在肩上。那个滋味,只能去自我体会啦! 每当走入村镇,师首长则命令整理行装,还要系上风纪扣(大夏天,热死人了),有时还要齐步走,喊口号,并放开嗓门地高唱军歌,以振军威。 夏季野营拉练,最难熬的是口渴,没有水喝。 记得一次刚下过雨,行军路上都没有水源,有的士兵偷偷喝路上车辙内混有牛粪的脏水。师首长见状,大骂。后来,我看到他也偷喝了。 我们师宣传队和篮球队,是师长和政委手中最重要的“外交工具”。我们宣传队除了在本师所属部队演出外,还经常到兄弟部队、工厂、矿山、地质队、兵工厂、农村、医院、学校和机关等单位演出。 我们独立师宣传队是一支非常活跃的文艺轻骑兵,我们的足迹从深圳罗湖桥头,沿广九铁路、京广铁路沿线,直到湖南的白石渡。 我们独立师宣传队的演出“剧场”大小不一,既有现代化的大剧场,也有“任意”场地。观众多的有上万人,少的只有几个人。一块幕布、两个碘钨灯,就可以在晚上演出。一次没有电,竟然用拖拉机灯来照明。至于“道具” ,有时也要“就地取材”。 我们曾在广州、韶关的大剧院演出,也曾在边防哨所或农村田间地头演出。我们还曾经乘坐矿山的小火车行驶,眼望夜空数星星。有一次夜晚,我们在深圳乘坐自己用手摇动的轧道车,行驶在广九铁路线上,到只有数名士兵的小哨所演出。在一些小哨所演出时,我们师宣传队的男兵曾经顶替战士站岗放哨,女兵还为战士们洗衣服。 记得一次在刚刚建筑好的韶关西河大剧院演出,我们的剧照刊登在韶关的报纸及画册上,可惜没能留下来。 从一九七一年开始,我们部队每年有两次各一个月的野营拉练,夏练酷暑,冬练严寒,那可真是要拼体力的。每逢野营拉练,我们这支宣传队就成了鼓动队。 一九七一年九一三事件后,我们师的高炮、地炮及步兵的重机枪,布防到了粤北乳源县的桂头机场。汽油桶被推进跑道,飞机不准起飞。 那时空军真是倒了霉,老百姓认为他们是“政变部队”,有几天竟然不卖菜给机场。 后来,我们独立师宣传队奉命到桂头机场演出。机场首长在致辞中讲到:“我们要永远记住,空军是在陆军老大哥基础上成长、壮大起来的。”这段悲催的话语,令我至今无法忘却。 一九七三年六月,我们正在乐昌为一八九医院及其他单位演出,突然的大洪水淹没了整座县城。我们师宣传队全体指战员立即投入到抗洪抢险中。就在这次抢险中,我不幸踩到一个涵洞,造成左小腿骨折,至今还有一个凹陷的小洞。几年后,当我复员退伍时,部队曾准备给我发残废军人证。我认为自己的腿已经能正常走路,国家又困难,没有领取这个作用十分大的残废军人证。 一九七三年三月三日,摄于宝安县深圳镇铁路桥旁,离深圳边检站只有数百米。现在这里已经是繁华的市中心。
返回至
我是一个兵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