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裂生说的奇点预言,你已永生”的源代码
←
裂生说的奇点预言,你已永生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用户黄必录}} <br> <center><font size="6" color=blue;">'''裂生说的奇点预言,你已永生'''</font></center> <font size="5" color="#545454> 作者:裂生 来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4974523 知乎] 本文原发于百度贴吧技术奇点吧。现转发至此,以求知乎大神们的批评斧正。 (与原文相比有编辑) 裂生说的奇点预言;你已永生! 永生,或者说永生不老是人类恒久的终极梦想。对于支持奇点理论的奇点学派学者而言,支持奇点理论的最大动机之一就是寻求永生,那个以《奇点临近》而闻名遐迩的库兹韦尔,就重来不隐瞒自己渴望永生的野心。 从古至今都有很多人寻求永生,如果你知道道家修行,所谓修仙成佛是怎么回事就能理解人类对于永生有多么渴望。在这个贴子里,我要阐述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你,我亲爱的读者,就是你,我的朋友,你已经实现永生了,只不过你还不知道。我要用科学和逻辑作为工具,试图说服你相信存在你已经获得了永生这种可能性。 如果我说你可能已经实现了永生,你会不会认为我是个神棍在忽悠你?如果你认为我在忽悠你,我并不感到奇怪。对于你而言,如果已经实现了永生,那么你相信我和不相信我对你都是一样的。但如果你不相信我,那么我想你还是相信科技和逻辑的,故而我仍然建议你好好看完我说了什么,已更好的理解你的永生和你的未来,包括你自己。 下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裂生说,在这一部分中的重点内容是要认清“我是什么”。下一部分是“你在未来裂生的基础”,第三部分是“为什么你可能在未来裂生”,第四部分是你现在为你的永生可以做什么。最后一个部分是对一些常见疑惑的讨论与解答。 第一部分,介绍裂生说。 在说裂生说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搞明白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是什么”,或者说“你是什么”,或者说“他/她是什么”。换个角度讲,“你的本质是什么?”,“我的本质是什么?”,“他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因素在本质层面上决定了我是我而不是你,你是你而不是我,也不是一块石头或者一只蚂蚁? “我”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大众很少关注,不常思考,但却非常重要,也非常复杂的问题,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着形形色色的答案。为了保证本文的科学性和简便有效,不至于跑题越扯越远,我们只说在现代科学支撑下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和认识。 可以说非常幸运,在今天这个科技水平下,我们已经可以科学来回答“我是什么”这个被追问了多少千年的问题。简单的的说,对于我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三个角度的回答科学可信,并且比较简明扼要。 第一个是“我是我的连接体”,第二个回答是“我是我的基因组”,第三个回答是“我是我的感受记忆体”。 对于“我是我的连接体”这答案,我建议大家去看一下TED演讲,其中就有这方面知识的精彩演讲。对于“我是我的感受记忆体”这个答案,因为其实从本源和本质上来讲,这和“我是我的连接体”这个答案是一回事,因为记忆和感受都取决于连接。这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同一个事情不同角度的诠释,所以在这里为了节省篇幅,我们主要讨论“我是我的基因组”。 “我是我的基因组”这句话中的基因组一词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基础基因组,来自受精卵的基础基因组,另一个是表观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和基础基因组不同,基础基因组来自受精,在卵子受精的那一刻就被决定了,而表观基因组除了受受精形成的基础基因组影响之外,还有环境的影响,甚至主要受环境的影响。对于一个人而言,其特征性状,包括自身的连接体都是由环境选择基础基因组中的基因表达,形成表观基因组来决定和形成的。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按习惯设定一个人叫他张三,张三的本质是什么?张三这个人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决定了张三是张三而不是你也不是我?什么决定了张三不是一个小乌龟或者一棵梧桐树?答案就是“基因组”。我们可以说,张三这个人的本质就是张三的基因组,或者说是张三基础基因组在环境选择下造就的表观基因组形成的细胞连接体,决定了“张三是张三”。 这里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基础基因组,第二个是表观基因组,第三个是细胞连接体。这三个因素共同在本质层面上决定了张三是什么,决定了张三之所以是张三的本质。我说这些,大家能理解吧?理解这些只需要高中水平的生物学知识就差不多了。 对于张三是什么,可以有很多个层次的答案,比如社会学和社会性层次上的答案,和生物学层次上的答案就未必一样。但很显然,生物学层上的答案比社会学层次上的答案更接近本质。社会是可以变的,但从生物学上来讲,张三就是张三基因组在具体环境选择下造就表观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形成细胞连接体。不管张三是跑到原始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只要基础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和细胞连接体还是原来那一套,张三就还是张三。张三基因组,张三的表观基因组和张三的细胞连接体这三个因素决定了张三就是张三。 另外一个重要的话题;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论述没有涉及到思想,我们会倾向于认为张三的思想才是张三。其实我们讲过了,我的感受记忆体和(神经)细胞连接体在根本上是一回事。我们知道,所谓思想不过是神经生物电的表现,或是说神经生物电的属性。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独立客观真实的“思想”这个东西,思想不过是神经生物电活动的属性罢了。 或者说;一个特定的神经元环路发生特定的神经冲动,形成有序的神经生物电活动,就出现了“思想”,如果没有神经生物电,那就没有思想,没有主观和意志可言。举个例子;在临床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判断死亡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大家知道,现在在医学界,在临床上,判断一个人是否死亡的标准是“脑死亡”,什么是脑死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要点就是神经生物电没有了,脑电图拉直线了。脑电图显示一个患者的脑已经停止了生物电活动,那么就是这个患者死亡了,生命终止,没有抢救和治疗的意义了。 决定神经生物电活动的是细胞连接体,是神经元连接体,有什么样的神经元连接体,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活动。思想活动不能独立存在,真正客观存在的是神经元连接体,包括神经元连接体在外在环境或者内在微环境刺激下产生的神经生物电活动。从这个科学事实来讲,我们只需要考虑细胞连接体这个本质就行,不需要再专门考虑“思想”。 另一个方面,大家都知道特修斯之船吧?经过反复更换零件的特修斯之船还是特修斯之船吗?这里的回答有两个,一个是直观的回答,一个是“抽象的”的回答。直观的回答会认为不是了。但我们在这里不详细说这个,我们说抽象的回答。之所以要说抽象的回答,是因为抽象的回答才是真正可靠和正确的回答。 我们在上面说了,人的思想依赖于神经元环路的神经生物电活动,是神经生物电的表现。那么大家想一想,神经元环路本身有没有特指的,在分子层面上的具体要求?比如我们要求组成神经元环路的必须是A水分子,而不能是B水分子?能不能这样要求? 很显然,这样要求是没有意义的。A水分子和B水分子都是水分子,用B置换A或者用A置换B结果是一回事,都是水分子,没什么区别。这个是权威的现实了,是不需要争论的现实。 我们举几个现实例子,比如说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现在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多是来自细菌工程的产物,糖尿病病人使用的胰岛素其实是细菌制造出来的。我们说张三,假设说张三患了严重的糖尿病,需要使用胰岛素,那么张三使用了细菌制造的胰岛素,张三还是张三吗?是不是说张三在使用细菌来源的胰岛素之前是张三,张三在使用了细菌制造的胰岛素后,张三就不是张三,变成张三细菌了? 显然不是,对不对?胰岛素的本质是由氨基酸序列决定的,只要氨基酸序列对头,胰岛素的分子结构没问题,具体来源不重要,组成胰岛素的氨基酸是来自人的胰腺,还是来自细菌都没什么影响,结果都是一回事。 我们再说张三,比如张三很倒霉,因为大失血需要输血,然后输了李四的血,这个时候,张三是不是就变成李四了?显然不对,是不是?张三虽然输注了李四的血,但张三的连机体并没有发生变化,组成张三这个连机体的红细胞还是红细胞,张三的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李四来源的红细胞在张三体内也是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这还是一回事,没有区别。 从以上例子,也就是说对于组成张三连机体的具体分子,或者细胞不重要,重要的是连接(功能),连接才重要。任何一个人的DNA都是由相同的四种碱基组成的,在碱基上都是一样的,相互区别开来是因为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同一碱基到底是X鸟嘌呤,还是Y鸟嘌呤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是鸟嘌呤就行。 事实上,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特修斯之船。如果一个人活七十岁,那么其体内的细胞基本上都更新一遍,甚至几百遍了,每个人体内的肠粘膜细胞都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能更新一遍。一个神经元在神经元层次上没有更新,但组成这个神经元的具体分子,比如氨基酸,比如磷脂双分子,比如糖脂等等,其实都已经更新了好多遍了。但很显然,这种更新不能否认这个人还是这个人。张三二十岁时是张三,张三到七十岁时,虽然组成张三的具体分子和细胞都更新了,都不是原来的分子和细胞了,但张三还是张三,对不对?我们不能因为张三身体的分子都更新了,张三就变成李四或者其他人、或者其他东西了。特修斯之船不能否认张三的本质,张三的身体更新再多遍还是张三。 再下一个方面,如果有一个三维打印机,高级三D打印机,我们用这个打印机打印一个张三,打印一个张三的连接体,我们打印一个从每一对碱基对,到每一个细胞桥粒,再到每一个氨基酸序列,所有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和母本张三完全一样的的副本张三连接体,那么打印出来的张三是张三吗?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打印出来一个张三,这个张三从基础基因组到表观基因组再到每一个细胞连接体都一样,那么这个张三是张三吗? 为了认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说我们如何区分母本张三和副本张三,假如说打印出来的副本张三身上的标签掉了,我们不知道那个张三是打印出来的,那个张三是原来就有的,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区分这两个张三?如何确认其中哪一个张三是母本,哪一个张三是副本?大家能想到区分办法吗?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找不到任何办法区分这两个张三,因为这两个张三是相等的,母本张三等于副本张三,相互之间是划等号,可以相互置换的,或者说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两个张三其实是同一个张三。 好了,用三D打印机打印一个副本张三,这种逆天而且骇人听闻技术就叫“裂生”技术。裂生不是复制,不是克隆,裂生不是从DNA开始细胞分裂然后发育而来的,裂生没有发育过程而是直接使用了发育的结果,然后用细胞和生物大分子打印出来一个副本。请注意;这不是克隆和发育,这是打印,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种技术太荒唐了,不可能存在这种技术。其实这是搞鸵鸟政策了。现实中,人们已经用三D打印机打印出来了肾脏,这个大家都知道吧?虽然现在打印出来的肾脏在功能上还不行,还不能用于人体,但毫无疑问,你没有办法阻止许多许多科学家、医学家和工程师们去努力改进这个技术,不用多少年人们就可以用三D打印机打印成熟的肾脏,然后植入患尿毒症的张三体内以彻底治愈尿毒症,其实还有心脏,还有肺脏,还有肝脏等等等等,都在科学家们打算用三D技术打印出来的努力名单上。展望未来科技发展,能打印肾脏就能打印心脏,能打印心脏就能打印肝脏,能打印肝脏就能打印神经细胞核,能打印神经细胞核,就能用神经细胞核团“打印组装”大脑。当这些都能打印出来的时候,你想一想,人类离直接打印一个张三还有多远?你还有信心说张三这个人不可能被直接打印出来吗? 在某集《生化危机》中有一个场景,就是工厂里在大规模的制造完全相同的人,一个家庭,一个纯粹突然被大工业生产给制造出来的“人类家庭”。乍看上去,这只是科幻,《生化危机》本来就是恐怖片,目的是为了吓唬你,但大家想一想我在上面说的那些,认真想一想上面说的“你的本质”,你真的有把握说这种社会化大生产直接制造人类的事情在未来永远不会出现吗? 毫无疑问,如果认真仔细的想一想,那简直无法可想。这太颠覆三观了。如果裂生技术成为现实,那么人类已有的所有社会观念,在你心中根深蒂固的那些东西恐怕都要崩塌掉了。我们上面说过,克隆人毕竟还是克隆出来的,只在基础基因组上和你一样,受具体环境的影响,在表观基因组和细胞/生物大分子连接体上还是不一样的,而且克隆人还得有一个发育过程呢,至少你面对你的克隆体时,已经在发育上占了先机,可是对于裂生体呢?对于你的裂生人呢?如果你站在你的裂生体面前,你还有什么?你如何证明对方是裂生体?甚至你怎么知道你不是裂生体? 几乎所有刚刚接触裂生说的人,都在本能上对裂生说有着强烈的抵触,这不奇怪,但在历史上,人们抵触过许多东西,从抵触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到抵制试管婴儿,被抵制的东西多了去了,但众所周知,历史的步伐并没有因为人们“不习惯”而抵制就停止下来。 好了,我们说另一个问题,就是永生。在未来,比如二一五零年人类实现了永生。毫无疑问,到那个时候现在的你已经因为衰老而死亡,所以享受不到这种如同神迹一般的永生了。不过在二一五零年,也就是一百三十多年后裂生技术完全可能已经很成熟了,在裂生技术已经成熟的二一五零年,你能不能通过裂生复生,然后享受永生呢?想一想,是不是有这种可能性? 很显然,完全存在这种可能性,至少这种可能性不等于零。在某个很感人的人工智能科幻片中,那个寻求母爱的小机器人在上千年后,不是也通过高科技复生了自己的心爱的母亲吗? 有朋友可能会说;“现在医疗3D打印这块技术非常不成熟啊……”。 这不是问题,一百三十年前,今天许多已经非常成熟的东西,那个时候都非常不成熟。这个不用再举例子了吧?你今天用的东西,至少有一半多在一百五十年前都不成熟。很显然,今天非常不成熟的东西,一百三十年后,未必还不成熟。 而且更重要的是,时间对于裂生说而言不是问题。如果一百多年技术还不成熟,那就一千年后好了,一千年要是还不成熟,一万年!这总可以了吧?无非就是时间长一点,只要人类不灭亡,只要人类在科技上还有野心和好奇心,早晚有一天相关技术会成熟起来的。 再下面一个问题;你在未来裂生的基础。 将来的人,如果要用裂生技术复生你,那么需要什么?依据上面说过的人的本质的三个层面,也就是需要你的基础基因组,你的表观基因组,还有你的细胞/生物大分子连接体。如果后人拥有这三个关于你的数据库,那么就可以通过三D打印技术把你给重新打印出来。重新打印出来的你,也就相当于你重生了,重新复生,又活过来了。而且那个时候的科技水平显然要比现在发达的多,生活靠着科技的支持也好的多,对不对? 那么今天的人,今天的你为了能在未来神奇的科技时代,通过裂生重获生命,然后享受比互联网更先进上百年的科技,而能不能把自己的这三个信息数据库留下去呢?能不能把你的这三个数据库留到一百三四十年后呢?想一想!这个不难吧?! 请回忆一下高中生物课上学的那些知识,请再想一想我在上面讲过的内容。如果想留下这些自己的数据库,其实无非就是留下一些细胞作为基础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的备份,然后再留下一些比如影像资料,还有笔迹记录等等具体体现你个性化的东西。你不需要留下更具体的东西,比如不需要留下你的肾脏细胞连接体的具体信息,肾脏移植不能把你变成不是你,所以肾脏的具体细胞连接体数据不重要,到时候大不了换个肾脏就是了。 而留下你的影像资料,特别是关于神经系统的影像资料,包括书写笔迹这样明显受神经系统形态影响的数据分析对象,显然有利于将来的人更准确的依据表观基因组重建你的神经连接体,也就是重建你的思想和主观世界。这些不难吧? 好了,我要大声告诉你,如果你今年是四十岁以下,我可以预言你已经永生了!只不过你还不知道。因为时间不能倒流,未来永生的你没有办法告诉现在的你这个了不起的好消息。这就像今天的你无法告诉一年前的你这一年中的彩票中奖码一样。这是因为时间的单向性造成的,你不知道自己已经永生了一点也不奇怪。 而在这里我之所以说“四十岁以下”,是因为裂生这个概念普及开来,然后形成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来保存和保证你的个人数据库能完整和完善的流传下去,并且在适当的时间裂生,这还需要时间,接受一个新生事物并不容易。可能年龄大一些的人就来不及等到这种社会服务机构的兴起了。但如果你是个年轻人,那么就完全有希望等到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兴起,然后你就可以依托这些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在未来的某一天重生,并且享受未来永生科技的神奇硕果了。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将来的人会将你裂生出来,从而实现你的复生? 坦白的讲,这个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同时,谁也无法说将来的人一定不会裂生你。这个可能性只要你努力,那就不等于零,对不对?我们上面讨论了,你当然可以参加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来增加未来你被裂生,然后获得永生的可能性,但我们在这里还是从未来人类的角度设想一下,未来的人为什么会裂生你? 未来的人,比如二一五零年的人为什么会裂生你?这个可能的原因很多,我们在这里只举一个例子详细说一下。 比如星际移民,大家一定要明白;星际移民不需要把“人”移民过去,只需要把人的基因组和神经连接体的数据库“移民”过去就行了。这个说法当然不符合你的三观和习惯性思维,但这是真的。而且这和裂生相比,我想这种事情你更容易接受一些吧? 未来的宇宙移民飞船根本就不需要人驾驶,只需要像今天的谷歌自动驾驶一样让人工智能驾驶就行了,宇宙移民飞船里并没有人,没有一个“活人”,而只是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其实大家想一想,没了人的干扰,宇宙飞船要轻松自由的多。从成本和技术难度以及安全性上来讲,都要好成千上万倍。 大家想一想,未来的宇宙星际移民飞船里肯定是没有人的,没有活着的人的!你不用怀疑这个。未来的星际移民飞船里只有一些冰冻的细胞样品和储存在硬盘里的连接体数据库,大概一枚硬币大的地方都用不了就可以把一个人“完整”的装进去了。 事实上,不管是从经济性上,还是从技术性上,还是从安全性上讲,未来的宇宙移民飞船最优选择就是一台超级三D打印机,到了外星球后,再依据留存的数据库把你,或者某个人,比如张三打印出来,用目的地星球上的生命元素,比如碳、氢、氮、氧等把张三打印出来,这样也就完成了星际移民,低成本高质量的完成了星际移民工作了。而宇宙是非常非常广博的,宇宙如此之大,百万光年的空间,百万年上千万年的时间,完全可以容纳的下所有人,当星际移民不需要移动人而变得成本很低很低时,你完全可能在另一个异星地球上裂生复生,然后再生活上千上万年。 不要被那些科幻片给骗了。从科学上讲,人很难在几十上百年的冰冻中,在漫长到多少光年的旅途中坚持“活着”,这是熵增原理这样的宇宙法则决定的。事实上,我们如果要星际移民,唯一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就是把“数据库”传过去。那些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坦白的讲不一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宇宙飞船里只有“细胞”,那就很难讲故事,你也就不会掏钱看这些电影小说了。 好了,大家想一想,宇宙这么大,时间有多少亿年,你不想在宇宙的某个类地行星上“复生”,然后再活他个五百年吗? 有朋友说;“想起了一个科幻电影里面,星际间人类瞬间传输技术,就是把人在另一个星球复制出来,同时把原星球的人消灭”。 其实在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中,所谓的“光速瞬时移动”是一个经常见到的情景,或者说设定。之所以这个设定非常常见,是因为宇宙太浩瀚了,如果没有这个光速瞬时移动,那么因为移动需要的时间太长,故事就没法讲,至少很难讲了。 但这个设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之处就是“不能细想”,或者说这属于“细思极恐”的技术。因为这意味着被瞬间光速移动到很远处的人,每经历一次这个过程,就要被消灭和“裂生”一次。很多朋友初次接触裂生说时,一时之间都难以接受,但在看科幻电影科幻小说时,却不会对这种被消灭了又消灭,裂生了又裂生的技术产生反感。这里最重要的是因为在大家的“潜意识”中,是不相信瞬时光速移动和“我”有关系的,不是大家都不动脑筋懒,而是因为这种瞬时光速移动的技术只是传说,和“我”没关系,所以大家也就不会有什么情绪反应了。 但裂生说不同,裂生说之所以会让许多人本能的反感,就是因为“事情关系到自己”。本贴子的题目就叫做“你已永生!”,也就是说裂生说不是和你没关系,而是和你密切相关,不管你觉得裂生说多么难以接受,在潜意识中,你的心智都会反应过来,这是你的未来,至少在可能性上是你的未来!只要你还记得高中时学习的那些知识,你就会意识到,这完全可能就是一种“你的未来!”。 下面接着说第三个方面,就是未来的人为什么会裂生你? 上面说了未来的现实需要,比如外星殖民的需要。当然,未来的人可能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裂生你,但我认为裂生你的最重要原因,在可能性上来讲,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努力,或者说我们作为先人占有代际优势,虽然用句玩笑话说“这个世界属于你们,也属于我们但,未来终究是要属于孙子们的”。但至少现在,这个世界是属于我们的,现在的人可以通过“把握现在”,通过这个代际优势从而保证了自己被裂生出来实现永生。 现在,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服务公司来帮助人们实现永生的梦想。吧比如有些服务公司提供的服务就是把患了绝症的人给冬眠起来,然后等着将来技术发达了再让这些人从冬眠里解脱出来,治愈疾病,继续生活下去。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吧?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这些被冬眠起来的人如何相信和保证自己在将来被唤醒而不是被送进火葬场?可以说被冬眠者在自己被冬眠起来的那一瞬间,对未来如何,这个人自己就没有什么影响力了,但这个人在被冬眠起来以前却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保障自己的权益,比如签署法律文件,委托自己信任的监护人监护自己的安全等等。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古代的人有一个规定,比如说某个宗教不让吃猪肉,这种规定就是一种文化,而且大家都知道这种文化的约束力有多强。 一样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当相关技术越来越成熟,实现裂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时,现在的人不可能坐视不管。毫无疑问,如果存在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永生的可能性,大家,包括你和我在内,都会为之疯狂的。历史和事实都已经证明,没有什么能阻挡人类寻求永生时的疯狂。到那个时候,人们会在法律和道德等各种层次上来保证自己的权益,永生意味着无限的收益,这个收益足够大,足够激励人们——每一个人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证自己将来的永生。也许现在还看不出来这些,就像当初电报机刚刚发明时,没有人能具体预言到今天的互联网会是这个样子一样,但事实上,当电报机发明出来,当第一根跨大西洋电缆被铺设下去的时候,全球互联网就诞生了,只不过当时的全球互联网和今天的互联网相比,还是个不起眼的小东西,但经过不到二百年的成长,现在已经是足以改变世界的巨人。 今天,当人们用三D打印机打印出来肾脏时,其意义可以和莫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厦发出的那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相比。虽然在今天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莫尔斯当初的电报机实在显得太原始太老旧了,但不要忘了,只是不到二百年,人类的信息时代就从当初的萌发变成了今天的现实。 众所周知,现在这个世界上,对用三D打印机打印人类器官有着巨大的需求,不可阻挡的需求,我们可以有把握的说,人类器官的工业化大生产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了。当人类器官的工业化大生产变成现实时,你觉得工业化大生产一个人,工业化大生产人类本身又有多大难度呢? 器官移植是永生的一种可能的技术手段,现在的器官移植医学,包括人工器官都已经创造了无数奇迹。大家想一想,在未来,当器官移植技术更成熟,更普惠后,那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变成特修斯之船了。如果每个人都变成永不消失的“特修斯之船”,那么不就是实现了永生吗? 对于今天的人,也许,不,不是也许,而是很可能活不到“人体特修斯之船”成为现实的那一天了,但今天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各种社会契约、文化、信仰之类的手段保证自己在将来裂生,然后获得享受未来技术的机会。大家只要稍微想一下就明白;如果一个人靠着发达的科技可以活好几万年,那么这个人看今天我们这些可怜的“凡尘俗子”,就像现在的我们看小蚂蚁一样,那么,我亲爱的朋友,你是想做小蚂蚁呢?还是想做可以活好几万年的人呢?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第四个方面的内容;你现在可以为你的未来做些什么。或者说你可以做些什么去争取更大的裂生和永生的机会? 其实你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下面我们就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说一下。 首先,你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永生和裂生,因为永生和裂生都是翻天覆地的新观念,甚至完全可能重塑你的三观,所以就算从现实意义上讲,也值得你下功夫学习和思考。 第二,如果你有条件,可以更多的向周围的人们传递科学知识,包括裂生和永生将会来临的消息,这个世界将因为你传递的消息而改变,你传递消息的同时,就是在重新塑造这个世界,也是在重新塑造人类的未来。 第三,如果你有条件,可以现在就投身到裂生事业中去。如果你是个学生,可以选择和裂生相接近的大学专业,如果你是个成年人,并且对永生和裂生有着强烈的兴趣,那么你现在就应该坚持密切注意相关的技术进展和社会变革。 第四,如果你有相关条件,包括主观意志,你现在就可以考虑创办一家“裂生服务公司”,然后开始寻求风投或者众筹来启动裂生事业。 第五,因为留存下自己的基因和连接体信息并不需要太高成本,在我看来,一年有个几千元人民币就足够了。所以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相关的服务公司,你可以考虑购买相关的服务,为自己在未来的裂生和永生做好准备。很显然,活在二一五零年的你会为今天的你做出的这个决定,所投的这个保险而感到幸运。就像老年时的你,会为年轻时的你缴纳了养老保险而非常高兴一样。 对于这个第五项,我们还可以再详细的说一些。这里要说的是成本,裂生意味着你获得永生的成本非常低。 现在,有许多科技乐观派的人物都相信人类离永生已经不远了。奇点理论信仰者就不用多说了,其他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BBC的纪录片中就说过;很可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预期寿命长达上千年的人已经出生了。 但是,这里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费用。大家想一想,不难理解,如果真的出现了永生技术,那么这个技术在最初时也一定是非常昂贵的,费用会昂贵到只有少数权贵才能享受的起。 大家要知道,永生意味着无限的收益。因为你逃脱了死亡,拥有长生不老,那么你的收益是无限大的。这种无限大的收益在人类历史长重来都没有出现过。在历史上,就是你能做最伟大的皇帝,那你的收益也是很有限的,因为你的寿命是有限的。而如果你只是做乞丐,但却拥有想传说中的“张三丰真人”一样的无限寿命,那你的收益也是无限大的,你拥有无限的时间,就意味着拥有无限的世界!在这里,皇帝都是小儿科了。 从这个角度讲,未来的永生技术在刚刚出现时非常昂贵,一点也不奇怪。永生技术只要是真实的,就值得你用你的一切去换。那么这里就出现了我们要说的第一个问题了,那就是普罗大众怎么办?马云、巴菲特或者比尔盖茨消费的起永生不死,但是你消费的起吗? 我可以肯定的说,你买不起!你消费不起。那么很显然,如果你消费不起,永生不死对你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你不觉得这是最大的不公平吗? 但好消息是有了另一种可能性,就是“裂生”,你可以保存下来自己的数据库,然后等着永生技术便宜下来,便宜到中产阶级也消费的起的时候,再通过裂生而获得永生。这样一来,你就解决了消费不起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是针对普罗大众而言的。第二个问题是针对有钱人而言。比如说本吧的芥蒂们。芥蒂们消费的起永生不死,但永生不死技术刚刚出现时,显然是不够成熟的,不够成熟就意味着风险,如果你是一个芥蒂,你愿意承受这种风险吗? 如果你不愿意,比如惧怕因为使用了永生不死的技术而变成一个“精神分裂症”,或者变成了一具僵尸,那么你也可以暂时不去做永生不死技术的第一批“小白鼠”,而是静待死亡,然后靠着留下自己的数据库,当未来科技发展到永生不死技术成熟了,各种并发症和副作用都解决了的时候,你再裂生出来,这样你就不用承担第一批小白鼠的风险了。 因为保存“你是你”的三大要素,就是基础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和(神经)细胞连接体,只需要肥皂盒大的地方,里面放上一个可以安全保存你数据库上千年的光盘,再加上一些你的冷冻细胞就可以了。所以成本非常低。一年几千块钱的人民币也花不了的。这样一来,所有中产阶级都可以通过像购买养老保险一样,购买未来裂生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裂生技术就解决了永生技术带来的社会冲击,包括巨大的不公平,所以未来裂生服务将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并且保证你在未来获得裂生、重生和永生! 当然了,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也包括在这里跟帖交流相关信息和你的心得。概而言之,如果你不能否认裂生在将来会出现,如果你不能否认未来的人将实现永生,那么你为什么不参与进去呢?你为什么不能也和未来的人一样永生呢? 在我看来,每一个人,除非你年龄已经很大了,而且你也不关心你的儿女是否能公平的有永生的机会,要不然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永生,都和裂生技术有关。我们在这里讨论裂生说,就是想告诉大家,永生不单单是一个传说,也是你的机会,当你认真思考后,我相信你会发现,永生也是你的机会,你已永生!
返回至
裂生说的奇点预言,你已永生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