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喆学”的源代码
←
喆学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喆学简介 喆学是对哲学的时代扬弃。从最小共识起步,展开良性对话,止于适度边界,就是喆学的学术范畴。 所以,无共识不谈喆学。 双吉喆,也可以看成是两个基础量元构成的量亼(音义同集),因此天然具有算法结构,是1+1问题的自然展开。 中国人都知道,两只筷子摆在一起的自然状态是: 1+1=11 这是数值相加的自然形态,我们叫自然共识。而1+1=2,则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为约定的共识。我们叫特约共识。 1+1=11,是数值自然累积的状态。如果所有的数字都用这种方式表达,那么占位率就是100%。在函论喆学中,数值和数位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复变函数的基础。 我们把1+1=11,称为元进制计数法。它的作用是还原数值和数位的对应关系,任何数,都可以用元进制表达,它是数值和数位完全统一的自然状态,所以也称为真自然数。 数值1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如可以计为01,001,0001……这都没有问题,这时你会发现,多余的数位并不影响计量!但那些数位,会成为数字表达的限域空间。01,信息表达的空间是两位数,001,信息表达的空间是三位数,其余可以以此类推。 通常,我们知道0和0相加的结果还是0。但是如果对数字0的占位进行统计,0+0就不再是0。这时我们可以导入虚数,就是单纯统计数位的数。函论对虚数的定义,就是还原数位的数。它可以在微积分中,用于表示实数变化的轨迹。 当计位时,0+0≠0,而等于2i,表示占用两个数位。为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0+0,计算时可以进行前置约定:wei 0+0=2i。 计位运算可以形成虚进制,也就是运算的结果,只统计数位,不涉及实数。 为了表达的方便,我们对进位值作出以下约定: x.z=虚进制 x.a=元进制 x.b=二进制 x.c=三进制 x.d=四进制 x.e=五进制 x.f=六进制 x.g=七进制 x.h=八进制 x.i=九进制 x.j=十进制 x.ja=十一进制 …… 元进制和虚进制组合应用,会产生位值制。计算机二进制,是标准的二进位值制,其表现为: 1+1=10 高阶位值制,可以表达为n=1+(n-1)i 例如三进制,3.j=10.c=1+(3-1)i=1+2i,也就是虚化两个数位,得到三进制对应的进位形式。 在元进制中,没有数字0,计数符号是唯一的。从而11而是最原始的数组,并且也是第1个素数。 素数有两个基本特征: a.它们都是正整数的组合 b.它们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 1不是素数的原因在于,1不是正整数的组合。它可以是分数的组合,可以是小数的组合,但唯独不是正整数的组合。 我们限定了素数概念,也就是说素数是有“圭律”的。2是素数的始基,所有素数,除2自身外,都可以通过2n±1(n≥1)的方式,用素数的两个特征,筛选出来。 例如,十以内素数有:2、3、5、7 3=2×1+1=2×2-1 5=2×2+1=2x3-1 7=2x3+1=2×4-1 不符合素数特征的数,都要筛选掉。 1+1=1(11),构成了函论中的素基函数。 哥德巴赫猜想涉及的1+1,人们通常都理解错了。这是因为没有关注过实质问题。 我们回顾一下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源自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与瑞士数学家欧拉之间的通信。这个猜想有两个形式,一个是关于偶数的,一个是关于奇数的。 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表述为: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这个猜想至今未被证明,尽管在数值上已经有许多验证支持这一猜想。 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表述为:每一个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这个猜想已经得到了部分证明。例如,陈景润在1966年证明了“每一个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可表示为两个质数的乘积”,这通常表示为“1+2”。这意味着对于足够大的奇数,它们可以分解为三个素数之和。 所以哥猜1+1,属于偶数哥猜。哥猜很可能是成立的,只不过它的通俗表达有误导性。迄今为止,哥猜得到了部分证明,但还没有确切的证伪依据。证伪很简单,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证明很难,因为全部数据不能有一个例外。 我们无意于证明或者证伪哥德巴赫猜想,我们注意到:每一个数都会和其它数关联起来,这种数字之间的关联态,就是函数。有函数思维,我们就不会孤立地看待世界。 在推证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有限元相加,只能得到有限结果。面对无限,只有导入虚数,才能简化运算。于是有了自然函数序列: N(i;1,11,111,n;∞) n为有限元时,n+1≠∞,n=∞时,加减会失去意义。∞变化的是数位,而不再是数值,因此∞=i,计量时可收敛为一个补数。 比如在如下微积分案例中: 1=(1/2)+(1/4)+(1/8)+2(1/2ⁿ),在这里无穷取值,可以收敛为尾数自补。这可以看成是量子微积分的通用法则——取最小作用量进行积分运算,而不必让数位冗余成为计算系统的灾难。 大于2的偶数都不能合成素数,因为相加的结果还是偶数。大于2的奇数,一次相加,也不能合成素数,因为得到的结果也是偶数。这使得数字2,具有非常特殊的“隧道”意义。所以我们在选择喆学名称的时候,没有用三吉嚞,虽然它看起来很壮观。
返回至
喆学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