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解析墨家九义(二):奉行天志,修为天子”的源代码
←
解析墨家九义(二):奉行天志,修为天子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首页]]>[[通约智库条目]]>[[墨家]] {{用户牟子庭萱}} <font size="4">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件:修为天子1.jpeg]]</div> == 一、天若有情——墨家的天志生命观 == 天志是墨家最根本最核心的第一理念,是墨家区别于其它学派的对宇宙的根本认知。 道家讲天道,是高深莫测的规律。天道不仁,不因桀亡,不以尧存。 墨家讲天志,说“老天爷”是有意志的——就是说墨家认为宇宙是一个超级生命体。 天道是根据老天意志而设计的规则。 所以墨家的天是有情的。有情不是形容词, 而真说祂是有感情的,有意识的,有喜好和憎恶的。 就像我们人,也是一个宇宙,有感情有意识的宇宙。我们的细胞,器官,肠道内的细菌,都是不同级的生命。我们人相对于微细生命体就是一个广袤的大宇宙。从上帝粒子到人这种个体的生命,可以分出很多不同级别的生命体。 我们有作为人有主意识,下面低级的生命,如细胞,也有他们的独立意识。例如你抽烟,你的主意识知道不利于健康,但是细胞习惯了,他们有这种需求,就产生你的身体欲望。他们的意志就跟你这个人的主意识产生对抗,这就是个体意志和总体意志的矛盾。总体意志考虑的是全局,个体意志如果不能与总体意识协调,就容易危害身体。 人与社会,与地球,也是一样道理。我们作为社会,地球,宇宙,这些大生命的细胞,要尽量与他们意识同步,生命环境才会和谐、健康。 所以天志,就是老天这个最大生命体的意志。所谓最大,也是相对。天外的天不是人类所能设想。对于婴儿来说,家以外就是天外天了。 我们唯有了解老天的意志是兼顾整体的利益,从而实现个体的幸福最大化,在这个原则下,才能知所取舍。 什么该取?什么当舍?什么本该取而在具体情况下必须实现最有利的取舍?心里若没有天志标准,就是糊涂的。就不能做出趋利避害的判断。 而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选择,取舍。取舍是否恰当决定最终的结果,是成是败,是好是坏。而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和智慧达不到,所做出的取舍就不一定符合老天的意志。 圣贤尊天之道,行天之爱,设计出符合天道的规则体系,让大家都遵循这些标准知所取舍,世人才能相亲相爱,世界和平。 要看墨家的书,就要先思考理解天志。这是墨家的根。根基正了才不会偏,能明辨任何书籍作者的个体观点与得失。 墨家认为,经书是手指,真理是月亮。顺着手指的方向你可以看见月亮,但手指并不是月亮。因此大家在看任何经典的时候,要勤于思考。同样一本书,有的人看出了比书更高的水平,有的人看不到书的万分之一。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件:修为天子2.jpeg]]</div> == 二、天志尚义——行义政方可以正下 == 在天志篇里,墨子很清楚地告诉大家:老天爷是有喜好和憎恶的生命体。但由于现代人把科学狭义化了,因此很多人一时转不过弯来,甚至很多墨学爱好者也不太清楚天志到底是什么,把天志归于不可知,不可测知,人只能敬畏天志,不可以揣测天意。 但如果墨子原意如此的话,那么建立天志信仰来做什么呢?仅仅是为了敬畏吗?当然敬畏天志是必须的,我们必须清楚明白:天是无限的,人是有限的。这无可置疑。但人在保持自知,敬畏天志的同时,到底能不能揣测天意,努力接近天志,从而把领悟到的天志天意来做人类文明的指引,这是我们今天要思考的问题。 墨子说:你在家族里面得罪了家长,可以躲到别的家族去,在国家里得罪了国王,还可以跑到别的国家去,那有没有一个地方是无法逃避的呢?有,那就是天。上天不会对山林深谷幽暗无人的地方有所忽视,祂明晰的目光一定会看得见。 那么上天喜爱什么又憎恶什么呢?上天爱好义而憎恶不义。为什么这么说?不信你看:天下之事,有义的就生存,无义的就死亡;有义的就富有,无义的就贫穷;有义的就治理,无义的就混乱。这就是老天的赏罚——祂喜欢的他就赏,祂不喜欢的就罚。你要想不得罪老天,就要做老天喜欢的事情,不要做老天憎恶的事情。 “并且义是用来匡正人的。不能从下正上,必须从上正下。”这一点很重要,是理解墨家尚同的基础认知。墨子解释了“政治”的由来和本意,就是从上至下的匡正人的行为以匡正人心上同于天。 虽然现在很多人对“政治”一词莫名反感,但那是由于历代的负面政治所带来的心理阴影。我们现在就是要从墨经原篇中,去寻找符合天志的“义政”。 政,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初以正为政,本义是指政事、政务。后乃为造专字,文献与古文字中有大量此类例证。 墨经原文说:“且夫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墨子在这里明白告诉大家:义是用来匡正人的。不能从下正上,必须从上正下。所以老百姓竭力做事,不能擅自恣意去做,有士去匡正他们;士竭力做事,不得擅自恣意去做,有将军、大夫匡正他们;将军、大夫竭力做事,不得擅自恣意去做,有三公、诸侯去匡正他们;三公、诸侯竭力听政治国,不得擅自恣意去做,有天子匡正他们;天子不得擅自恣意去治政,有上天匡正他。 下能不能正上?墨子坚定地说:不能。天子向三公、诸侯、士、庶人施政,天下的士君子固然明白地知道;上天向天子施政,天下的百姓却未能清楚地知道。所以从前三代的圣君禹、汤、周文王、周武王,想把上天向天子施政的事,明白地公告天下的百姓,因此无不喂牛羊、养猪狗,洁净地预备酒醴粢盛,用来祭祀上帝鬼神而向上天求得福祥。我不曾听到上天向天子祈求福祥的。这就是我所以知道上天向天子发号施政的原因。 这里一定要清楚,在墨子这里,所谓政治,就是要自上而下地匡正人的行为,从而达到匡正人心“上同于天”的目的。这是毫无疑义的,也是他尚同主张的立论基础。但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上”是“义”的。 我们惯常说的“正义”、“义正辞严”,即出自于墨家理念。因此,为政必须合义,才能向下正人。上头不义的“政治”,其根不正,何以正人?如何破解不义之政,这里先不谈,我们另外再讲。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件:陈永贵.jpeg]]</div> == 二、天志尚义——做义人可富贵两全 == 墨子曰:“故天子者,天下之穷贵也,天下之穷富也。故于富且贵者,当天意而不可不顺。” 这几句原文太有意思了!墨子说:所以说天子是天下极尊贵的人,天下极富有的人。所以想要富贵的人,对天意就不可不顺从。原文“穷”字非“贫穷”而是“穷尽”的意思。 注意重点:墨子说天子时,把贵在前富在后;然后说:“你们想要富贵的话,也必须要顺从天意。”是富在前,贵在后。 为什么呢?因为在墨子这里,“天子”是选贤选出来的,最接近天志的人。因此他先是地位尊贵了,然后才拥有的天下(富有天下)。而下一句呢,是对普罗大众说的:你们想要像天子这样富足而尊贵吗?那就要顺从天意,才可能提拔你,变成地位尊贵的人拥有富足的生活。 由此可见,墨子是深谙人性的。对人性了解极为透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首先想的肯定不是要如何匡正人心符合天志,而都是想求得富足生活。极力追求一步一步走到高位,也是为了求富。富是大多数人的目标——这是“人”这种自然属性所决定的。既然如此,所以墨子抛出了“富”这个诱饵,拿“义”作为晋升原则,那么,你想求富吗?得合义。 你看,统一了吧!墨子他不管你初心是啥,你初心是为民造福也好,你初心是求取富贵也好,我就不变应万变,只要你义,只这一条,合乎于义,你就能如愿。高明啊! 毛泽东在打土豪分田地时也利用了这个“以富作饵”的原理,但是否合义则另是一说。在建国后呢,他也极力追求义为标准来选贤晋升。例如,一个老农民,一个纺织女工,都当了国家高官。但这好像有点过了,务工技能型的贤能者,对于治国理政来说,不一定就是好手呀。 墨家“农、工、商、学、医、武”六门,学门才主要是研究社会治理的。学门弟子要熟悉各门的基础知识,再有一定实践经历,不一定多么精通,但必须得对各行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什么呢?假使现在一个墨家学门弟子要到政府任职,卫健委吧,他不需要医术高明,但必须得研究中医和西医的利弊得失,以及医药行业的各种情况及基础知识。 在墨家集团壮大时期,学门弟子是培养人才资源输出到各国去参与政治的。到各国参政,按照义的原则去矫正不义之政,所得俸禄还要交一部分给墨家总部,这也是共产党员交党费的由来。 所以我说毛泽东思想里面很多墨家的东西,有些人反对,我也不争论,大家学习了墨经原文,自己去研究判断。我认为毛泽东学习墨家思想是有得有失。运用得并不太好的原因,有基于认知方面的,也有囿于现实条件方面的。例如前面提到的选贤任能,他可能认为,既然打仗也可以把贫民打成将军,那治国理政也是可以学习的嘛,不会就学,都能学会。他主要看重的是义人,这毫不含糊。陈永贵已经在实践中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并且组织能力还挺强,把农民积极性都带动起来,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品格也为大家所认同。 再看那时候选人大代表,也都是从平民中品格高尚的人当中去选,还树立了一些诸如雷锋这样的先进榜样让人学习,评选三八红旗手、生产标兵等等。因此我认为毛泽东是奉行了墨家选贤任能思想的。选贤任能唯义是举,选贤唯义不分贵贱亲疏,这一点十分符合墨家原则。但是他对于官员的俸禄不太符合墨子的主张。墨子是要把爵位、金钱、权力都给义人的,以方便他们做成事。毛泽东在这个环节上,则有点背道而驰。过度强调和拔高精神高度,压制物质利益,这有点流于唯心主义了。 墨子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墨子主张让义人富贵双全。墨子说:古时的圣王很尊崇贤人而任用能人,不偏党父兄,不偏护富贵,不爱宠美色。凡是贤人便选拔上来使其处于高位,给他富贵,让他做官长;凡是不肖之人便免去职位,使之贫贱,让他做奴仆。于是人民相互劝赏而畏罚,争相做贤人。 我想,毛泽东对墨学的运用就败在这里,把对贤人的“行义奖赏”抹煞了,把“非乐节用”变成了政治舆论高压。所以官员要造他的反。 非乐节用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意识,积极提倡,但如果因此而打压了贤能者的积极性,则是对墨学的误用。例如,一个公认的贤者他获得了富贵,他自觉地奉行勤俭节约,把多余的钱拿来做公益他能获得好名声呀,老百姓更乐意追随他呀,他获得了成就感做得更起劲呀,这就形成良性循环。也就是墨子说的,只要他义他贤他能,把爵位金钱权力什么都给他,让他容易办成事。 鼓励非乐节用不是越穷越光荣,而是看他钱花出的去向。用大同经济学解释:看一个人怎么花钱,可以识别他的灵魂。(注:大同经济学吸纳了很多墨学精神和原则)毛泽东在这个环节上误用墨学的结果,就是正直的官员没有力量,贪奸的官员被金钱收买。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件:修为天子4.jpeg]]</div> == 四、天志兼爱——互利是衡量爱的标准 == 我们接着往下学习天志篇:“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然后举了两个例子,说明顺天意得赏,反天意受罚。其判断标准是,是否“上尊天,中事鬼,下爱人”。 墨家是重实践讲结果的门派,是不是顺天意不是凭你嘴巴说,要看你有没有遵从老天施行义政的旨意,有没有祭祀鬼神以警策民心,有没有让平民百姓得到实际利益,这些都是判断标准。 这里提到“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十分重要的理念。兼相爱是什么,就是要互相得利,没有利不是爱。 现在人总喜欢说爱呀爱呀,很多都是废话,空说。女子说爱男子,给他什么利了?男子说爱女子,给她什么利了?说爱家爱社会的,都做了什么实际有利的事了?如果一个女生,她说爱你,那她有没有督促你的学习成长?有没有过度消耗你学习成长的时间精力?有没有辅助你工作和事业?你说爱一个女生,有没有帮助她学习成长?有没有考虑她身体健康?有没有引导她心灵进步?有没有引导她进行长远的人生规划?说爱家的有没有努力赚钱?爱社会都有没有干好本职工作?如果没有,那都不是爱。 这句话反过来说,“交相利,兼相爱”,又是另一个着力点:交往互相得利是大家都喜欢的,即便我们本来没什么交情,但如果有缘一起共事,只要保证互相得利了,就会一直交往下去,成为好朋友,相爱了。 因此,我草拟的《洪门六誓九约》的第二誓就是:与人交往必互利。只要保持互利,人脉圈子就会越来越好,机会越多,这是成功的基础,是自强非命的基础。 但要切记是互利,不是损己利他。这一点我做得并不好,我性格有缺陷,惯常做损己利人的事,这一点不合天意,要好好改造。因为在上天看来,人都是平等的,互利共生才是天志,损己利人也不会得到上天赏赐。性格要从小养成,要从小把握好这个度。成年人性格定型了,则改造起来会比较困难。 从以上示例可以看出,在墨子这里,天志并非不可知,而是可验证的,一切都有可验标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件:修为天子5-伏羲女娲.jpeg]]</div> == 五、天爱世人——奉行天志修为天子 == 因此墨子说道:“我们有了上天的意志,就好比制车轮的有了圆规,木匠有了方尺。轮人和木匠拿着他们的规和尺来量度天下的方和圆。符合二者的就是对的,不符合的就是错的。 正因为墨子以天志为标准,比喻成规矩,以此画方圆,判断方圆,所以墨家最高领袖称为“矩子”。后来因为墨家的军事集团很出名,也有称“钜子”的,再后来则称“巨子”。 规矩文化,源远流长,从伏羲女娲开始,到墨子,到共济会,都以规矩作为标记。美洲洪门也使用了规矩图标,很多人理解成共济会标记,我看也有可能是墨家痕迹。 天地会与墨家的关系,之前讲过,但美洲洪门的规矩到底是来自于共济会还是天地会,很不好说。洪门对于天地会是认可的,但对于天地会来自墨家,则不知道的多。所以美洲洪门的规矩标志来自于共济会的可能性还是要大一些。 墨子说,天爱世人,给万民食物。天爱世人,不许你们相杀。杀人的,老天要给他惩罚,降给他灾害。所以古时候凡有大灾,贤臣就要请皇帝自省: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了,以至于上天降下了灾祸。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封建社会就是承包责任制:这一片土地归你管理,出现了什么不好的灾祸,你是有责任的——你一个君王,承包了这片土地,就得给老天繁荣生命,丰盛万物,使生命与生命之间和谐共处,饱暖富足,这就是你要向老天交代的责任。所以天子一定要行义政。 我们这里说的是文化底蕴,文化本色。做得好不好?尽责了没有?承包效益如何?另当别论。 注意:墨子一直使用的是“天子”、“圣王”,而从未使用“皇帝”这个词。天子者,天之子也,他明白自己是执行天志的,是上天的儿子。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在行政岗位上,选贤选出来、得到万民授权的天子,他并不是唯一的天子。从“行政以正下”来说,他是唯一;但从执行天志来说,他不是唯一的天子。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天子,只要他抱着“尊天之道,行天之爱”的信仰和决心,努力寻求利于万民利于社会利于国家利于天下的实践方法和路径,做成了利于万民利于社会利于国家利于天下的功业,他就是老天的好儿子。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天子,因为天子是接近天志并在一个相对独立系统中具有最尊贵地位和权威的人。 一个家族长,带领他的族人奉行天志,行义于社会,他就是天子。在家族这个组织中,他是公认最尊贵有权威的人。在一个家庭里面,能够奉行天志而匡正家庭成员的家长,也是天子。在个体人这个系统,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言行举止合义于社会,并向下匡正身体内的意识和细胞组织的人,也是天子。所以说,家风建设是当代墨者行义基础。 老天有许多好儿子在共同执掌天下,国务行政只是其中一个系统。而生命是由多系统构建而成的,例如,人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 黄帝内经说:身国同构。国家这个生命体,她内在的多个系统,器官组织,都有哪些规律和特征,我们可以从我们的身体的特征与规律来借鉴。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件:修为天子6-皇.jpeg]]</div> 再看“皇帝”这个词: 皇,春秋文字“皇”作图4,“王”字从原形体中独立出来。战国文字承袭西周、春秋文字,但上部已变形。秦代小篆上部又讹变为“自”。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称始皇帝,所以命人将“皇”字上部的构件改为“自”。“自”本义是鼻子,引申为开始的意思,“自”字和“王”字组成的“皇”字表示最初的王,也就是“鼻祖”,与“始皇帝”相符合。汉代文字则将上部又讹变为“白”,一直沿袭至今。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件:修为天子6-帝.jpeg]]</div> 帝,甲骨卜辞中作为名词的帝字有两个意义,一是上帝,二是祖先。用在刮风、下雨、打雷、天旱等气象的文辞中一般指上帝,用在“受我祐”等文辞中一般指祖先神灵。 所以“皇帝”一词的意思就是:我最大,你们都要受我庇佑。三皇五帝是后来人的称呼,在墨子这里,三皇五帝称为“圣王”。 [[文件:修为天子7-圣.png]] “圣”,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是在人形上加耳,有时加口,本义近于聪,指听觉敏锐。引申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并有极高成就的人,又引申指神圣的等,也用于称颂与帝王有关的事物。 因此圣的意思就是:听觉聪敏(善于采集民意),精通学问,能把民意与天意相结合制定出有效的社会治理办法而至于绝高者。墨子说这样的人可以选为天子(最高行政长官)。这样的人己身正,乃以可正天下。 而皇帝,他最大了,敬奉老天么,有个意思就行。好皇帝都虔诚祭天,罪己,领受天意;坏皇帝装样子祭天的也有,出现了灾害,在忠臣进谏劝诫下罪己的也有,只是敷衍。多数皇帝已经被“我最大”的意识蒙蔽,不再是天子了。 严格说来,周朝以后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了。从文化意识到土地所有权,都已经不是了。因为周朝之前是称天子的,土地产权属于老天,天子只是承包人,管理者,代天行政。而到了周朝以后,属于皇权统治时代,四海之内都是皇帝的家产,因此皇帝自认为他最大。偶有贤德的皇帝,遇到贤能的大臣,才能够把天子文化有所复兴。但在整个家天下的皇权统治时代,这样的皇帝又有几个呢?文化的根坏了,苗就长歪。 现代社会更没有了这样的文化。哪里出现了大灾害,领导们绝对认为跟自己无关的,天灾人祸么!能积极救灾已经很好了,根本不会认识到天灾与施政不当的关系。 其实天灾罪己这也不是迷信——人类生存于天地间,所行所为都对地球环境造成影响,水利,气候,开矿,毁林,这些政策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巨大的……从科学意义上来说,出现了天灾,政权机构也该罪己反思。救灾更是分内事,而不是救个灾就很以为功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件:修为天子8-习.png]]</div> 从这个意义来说,封建社会的文化在这方面比现代社会认知要高。有灾害要罪己,社会出现了不良事件要罪己,作为政权高官来说,国家出现任何不良事件都应该对民众抱有愧疚。哪怕原因不在自己这一任,也应为前任、前前任担责。但很显然,我们国家的政务高官很多还没有认识到这个层面。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我看首先应该把天子文化、义政文化复兴起来。 当然近年已经有环境生态方面的组织呼吁,努力督促政府解决问题。未来生态文明将是重要的治国理政纲领。中国政府已经提出来五个文明建设,其中就包括了生态文明。这是生态环境系统的天子们积极推进的功劳。 近年又有组织提出来“地球生命共同体”概念,被政权采纳,提高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层次和道义高度。 大同五年(西元2021年10月12日),昆明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推动制定“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我们欣庆地看到,各界的天子们都在为呵护地球宝宝的生命而努力。(参见通约智库www.tywiki.com词条:圆宝、人元、地球发育项目组) 现在我们再问一次:下能不能正上?答案依然是不能。但我们已经明白了,何为上,何为下——当别系统的天子的义更接近天志时,他就是上。可以向下匡正,以提振国纲。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只讲了天志上,还有天志中和天志下,后面再讲。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件:修为天子9-人元.jpeg]]</div> 墨家隐灵教末代巨子曰:概知三百年后,墨家尚有可为……今遵祖师遗意,讲解墨家九义,有缘者可同参共修。 ---- 【相关阅读】:<br> [[墨道洪门|返回目录]]《[[墨道洪门]]》<br> [[解析墨家九义(二):奉行天志,修为天子]]<br> [[解析墨家九义(三):天志非攻,乌克兰是民智考题]]<br> [[解析墨家九义(四):乐生自控,非命之始]]<br> 参考:[[解析墨家九义(一)③——天志非攻,乌克兰是民智考题]]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用户牟子庭萱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解析墨家九义(二):奉行天志,修为天子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