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第6章”的源代码
←
第6章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第8次会议纪要9月13日 14:30-17:30代号为记忆的成员介绍项目情况,目前遇到的问题有巨巨的记忆设计、快乐的效应、睡眠做梦。本次会议是讨论回路模型解释体验感和快乐的效应。 以下为发言记录整理: 李德万:palapala(记忆注:会议开头讲两句的事情就略了吧) 人形:一般来说,人在非常快乐时,会手舞足蹈大喊大叫,但如果是克服困难达成目的的时候,却很可能会回忆起困难经历中的付出而流泪。据说是情绪均衡机制,为了防止单一的情绪过于强烈,脑子为了抑制这情况而触动相反的情绪来达到平衡。但是,为什么要平衡呢,强烈会怎么样? 软萌:脑子强烈放电,会短路?烧糊?癫痫? 路人甲:对,应该是这样的了,情绪过强就积累太多熵。对于突发洪水,理论上处理方法有分流,和抑制上游降雨(假设有这种气象控制能力)。那么分流可以对应到手舞足蹈大喊大叫,情绪均衡机制就是源头控制。 群演龙套:还有一招,时间静止。我晕过去。晕过头就很可能人没了。 NLP:有点疑问,手舞足蹈大喊大叫就确定是分流? 2048:这也不难理解吧,既然哈哈哈笑都可以是释放了,大喊大叫为什么不行。如果可以理解生气时手足去攻击破坏物体是发泄,手舞足蹈为什么就不能是快乐的发泄。 NLP:说的也是。但还有这样的情况,当看到“萌物”可爱的小孩子的时候,还会引发想狠狠掐一把他们脸蛋的欲望,这不能叫平衡吧。 2048:这个貌似也可以算。强烈的冲动都是找嘴巴手足去发泄分流,那么高兴时不会打自己就手舞足蹈,有时会想和别人对拳击掌或来一套约定的复杂仪式动作。生气愤怒时想打别人。那么对非常喜欢的人想动手动脚摸摸掐掐,也不奇怪啊。至于狠狠的,那是情绪过于强烈了。 李德万:这说法没有什么问题的话,继续下一个问题了。是要说一下睡眠吗,还是别的。 人形:我觉得体验感和快乐痛苦、主观客观还有些没说的。我的历史状态被我感知和识别,对比我的当前状态(其实是上一刻),得到差异信号。该差异信号被我感知和识别。体验感,可以设定为这些差异信息的基元字典。也是智能里信息结构的最底层字典。智能能够理解的所有信息都是基于这些体验感。像素在空间的均匀变化能形成光滑的体验感,是原始感官信号的变化。音符的变化形成旋律的体验感。好像没啥问题?也许信号的时空变化和变化之间的对比,被我感知,就形成体验感。除了有精神没精神,舒服难受,还有冷暖、颜色、饿饱,某些关乎生存的感受变化可以形成舒服难受快乐痛苦。关系较少的就没有明显的舒服难受。 群演龙套:我感知我感知到某个信号变了。变化的信号经过信息回路就形成体验感?复杂的回路能基于代码和数据的信息层,形成新层次的体验感? 渣男:啊哈,天哪,该死又美妙的体验感居然仅仅是信号的变化?我不信,你一定是在骗我,我要狠狠的踢你的屁股。 路人甲:有精神没精神,舒服和难受的差异,除了计算资源角度,我觉得既然是信息系统,还可以讨论一下熵的角度吧。如果某特定功能的代码持续具备高优先度,那么和它相关的数据、存储、硬件、能源也是大概率处于高负载状态,那么这些相关能源就会加大消耗,资源就会积累较多的熵,就是不舒服。反之,如果失去优先度,释放了资源占用,相应的熵增情况就会减少,爽了。有代码占据高优先度高权限的时候,压制其他信号和功能,是高熵。状态变为没有任何代码有明显优先度的时候,是低熵。 码农:于是你的最低熵就是咸鱼的啥也不干或者睡大觉,这应该是最快乐的事情吧,可是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啊。 NLP:体验感就是个玄学坑,放弃吧,别管它了。没有体验感的底层设计,似乎也不影响巨巨吧。机器始终和人的载体基础不同的,人有的复杂细胞精细结构,机器很难抄过来,也许体验感也是基于某些生化反应对智能的影响,而且是机器难以复制的影响。 路人甲:一点都不玄。抓本质,智能本质应该是熵减机,宇宙延缓或避免自身灭亡而演化出的信息处理系统。只要能智能功能围绕着熵减的目标就行了。 渣男:放弃体验感?没有“真实”体验感,通过计算而假装自己很舒服的老婆,你们要吗。 路人甲:老婆只会影响我拯救宇宙的速度。 NLP:芯片老婆不是肉老婆,不能强求啊。 群演龙套:各位大神收了神通吧,能不能暂时不理这个体验感,关注AGI本身? 人形:怎么能不理。类脑智能就是基于体验感啊。体验感和智能的关系,我拍脑袋觉得,智能是“可以不断塞入体验感的记忆”和“可以不断生成和处理体验感的自我”两个信息结构造成的。体验感、长链、回路都是重要的基础组成。就像有机物相比无机物质,碳这个可以形成长链的化学元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地基作用。就像电路板上印刷导线连接多个不同的电子元件一样,碳架子上连接的多个官能团可以完成复杂的有机功能。生命的地基则是有机物中的dna这个可以形成长长的相当稳定的双链化合物,用来存储细胞工厂的生产计划表。自我的地基是可以不断循环流转的信息回路结构,靠着这个结构才可以形成存在觉这种外部看来虚无的抓不到的东西。同时,循环流转又像漩涡中心,通过索引链接卷入其他相对稳定的信息,处理完成后又抛出来,这样整体脑子的信息就可以越来越有条理。 自我存在除了回路感知,还要有长链记忆带来的认知,要有两个部分才完整。自感知的信息经过回路之后,会有所改变,细节的增减和遗忘,这样就可以持续不断的形成差异感、延续感,也就能一直确定自己存在。 软萌:多种感官信息和自我存在觉综合后,形成脑中的“真实世界”映像。这个真实世界有客观反映,也有主观认识。 2048:感官信息是客观的,映射到主观的自我存在信息回路,是回路这个主观结构里最客观的映像。然后该客观映像引起回路中一系列主观的关联活动,自我解释和理解,映像被灌注大量主观信息,从而给客观世界染上主观颜色。于是跳跃进了主观。似乎可以这么解释。 软萌:感觉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似乎在客观里没有舒服,舒服的客观基础是自我结构的状态改变,是主观的。咦,好像也不能说是客观基础了,主观自我结构的状态改变是主观还是客观?烧脑。 谜语人:从客观的信息变化跳跃到主观的体验感?好像有点勉强啊。问题解决了还是没解决? 2048:具备主观感受,是智能的重要基础。如果不觉得疼哪里有驱动力呢,要是用纯逻辑的理性替代方法,那就是内置一堆先天算法来计算是否应该疼了。某细胞渣男觉得主观难受,发出一些客观脉冲电信号,旁边的细胞老婆受主观刺激,手里鞭子客观动了一下,于是渣男不主观难受了。这样才有意思。 渣男:。。。嗨嗨嗨这里可是有妹子呢! 谜语人:类脑智能需要XP系统么? 李德万:别歪楼了。说一下主观怎么形成客观的驱动力吧。上回说要用队列或高权限的设计,感觉太逻辑了,在自感知信息回路结构里,有点突兀。 人形:如果借鉴生物脑子的算法,那就是信息网络里互相竞争,强度大的友军多的胜出,然后获得执行的资源。 渣男:念头引起的多巴胺应该在哪个步骤起作用,不同念头的多巴胺应该怎么算。 人形:多巴胺只是神经递质之一,是一种神经元突触之间传递兴奋的物质,并不是弥散性影响区域神经组织来实现调节的。所以不同念头的多巴胺其实就体现在不同的念头的强度上。也就不用专门去区分了。 2048:我觉得只是“念头”们互相竞争的话,还不够自主和主观能动,应该来一个否决机制。 码农:否决的信息来源是什么。 渣男:人经常会自我否定。比如,要不要打扫一下?算了,懒得。或者,还是先玩一把游戏吧。系统状态,还有临时、当前、短期、长期目标,各层次需求等。当自我意识参与念头选择的时候,只有胜出的念头符合目标和需求,并预测可行的情况下,才会去执行。 软萌:如果是这样,那也不一定是否决啊,用匹配过滤不也行么,最后还是竞争。 2048:说得也是,我只是不想让强度成为唯一的因素,不然就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位置了。 李德万:驱动力暂时这样,下次讨论内容是,巨巨是否需要睡眠和做梦。 完。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第6章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