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讨论:江南:工作条目”的源代码
←
讨论:江南:工作条目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5}}此件是一份有关钟落潭雅园新村当前问题的汇报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书,请广州市12345服务中心转交给钟落潭镇政府有关部门。<br> 1、钟落潭镇政府和雅园新村居民签署的《住宅房屋征收安置协议书》从签署到现在已经快三周年了,协议书中的子项目有的还没有完成,但我们看不到有人在继续施工。当然,我们看不到不等于有关部门没有在做工作,我们这里提出来是希望能看得到雅园新村征收安置和小区改造项目的进展,希望有人向我们解释,明示项目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所处的状态。比如协议书中镇政府许诺为我们办房产证,可是具体谁在办?办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困难?谁在解决这些困难?我们业主能配合做什么?这些我们业主都不知道,不知道就总是心里七上八下的,怀疑这怀疑那的。<br> 2、小区改造的规划和实施我们希望能更多的参与进去。按照我们和镇政府签署的《住宅房屋征收安置协议书》,改造费先由镇政府垫资,最后则按每个业主实际的住房面积进行分摊,就是说,改造费用实际是由小区业主承担的。这种情况,改造的规划和实施自始至终是需要向业主透明的,需要征求业主的意见以及得到业主的配合和监督。可是几年来,我们业主知之甚少。我们很希望有关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能接纳我们的参与,让我们知情,发挥我们参与的积极性。如果可能,希望从现阶段开始进行项目核算,剩下的改造任务由有关部门按房产证办理的先决条件提出要求,然后让我们业主参与剩下任务的完成,后面部分的投入可以由业主提前集资而减少政府的垫资投入。<br> 3、建议雅园新村的属地管理能尽快明确。雅园新村作为社区形式的存在已经很多年了,近几年还在进行新的规划和改造,但目前连属地管理都还不明确。小区的管理部门应该是街道和居委会,可我们看到的管理部门却是大纲领村村委会。比如疫情管控,暂住证办理(经常听到业主反映,办证的时候办证人员经常说不是他们管,总是显得很不情愿的样子),卫生、治安,甚至用水的提供和管理都是大纲领村村委在管。可是当我们要申请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时候,大纲领村却说不是他们管了。我们希望明确属地管理部门,特别希望知道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要向哪个部门申请,希望能快点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 <br> 属地管理不明确势必影响具体项目的推进以及日后管理体系的完善。比如供水的问题,《住宅房屋征收安置协议书》中约定供水问题由项目实施方解决。去年年初项目范围内的三栋楼房中有两栋已经安装新的水管和水表,可是另外的一栋不知道什么原因停了下来。现在大纲领村借助乡村改造的东风,将剩下的一栋也纳入乡村自来水改造的范围,地下水管另外的埋,地面部分另外的接,原来项目施工方接入该楼并接近完工的水管作废。作为一个旧城改造的工程项目,重复接水管的这点浪费是小事,可是分属不同的两个水系管理,一个是社区水系,一个是大纲领村水系,尽管两者更高一级的源头都是同一个市政的自来水系,可是用水的直接主管部门的不同将不利于日后社区的管理。 <br> 4、雅园新村征收安置和改造项目,按我们的理解,主管单位是镇政府规划办,实施单位(拆迁办)委托给了广州市金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金竹”),金竹同时又是小区改造项目的实际承担者和物业管理者。雅园新村8、9栋的改造项目的中标者是广州市的一家建筑公司,而实际实施者是金竹和另外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方面,金竹已经是8、9栋的实际管理者(第10栋是业主自行管理)。目前第10栋一楼中间空间,金竹说是他们自己买下来的,他们已经报装了5个电表,如果真是他们买下来的,他们作为建设单位,应该按法规提供产权属于业主的物业管理用房,但我们不知道哪里是物业管理用房!即使金竹确定是我们的物业服务公司,物业管理用房也应该先确权给业主,然后再由业主授权给金竹使用。<br> 金竹在整个拆迁和旧改的过程宣称自己是镇政府属下的部门,是政府机构,这很大程度起到误导业主将其认作为政府部门,利用政府的公信和权威达到其营利的目的。如以项目需要为名占用业主公共场而达到能更多的占有10栋一楼中间空间的目的,又如拆迁办(也即金竹)员工告诉第10栋档口的业主不要向现在的物业服务者交管理费(管理费将来交给他们)。<br> 出现上述乱象显然和小区属地管理以及金竹的职能不明确有关。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对金竹不是政府部门以及金竹承担拆迁办、旧改工程、物业服务的授权协议进行公示,责成金竹回归服务公司的社会职能,按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为业主服务。<br> 5、我们希望能借助网络和征收安置(改造)的主管部门及时沟通,可是我们和主管部门的沟通现在主要是通过桌面电话或登门拜访,主管人员因为忙,打电话经常找不到,我们也不好意思打搅,最好有像12345这样的网络对话渠道,或微信工作群也可以,能提供网上的留言,让主管人员在方便的时候处理。本来通过12345这一渠道和政府有关部门沟通是很好的,但12345给人的印象是投诉,而我们更多的是反映情况,是建议和互动,希望能更多的主动参与,通过12345似乎不太友善。 <br>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5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讨论:江南:工作条目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