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耆老梁日记:2021年10月”的源代码
←
耆老梁日记:2021年10月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用户:梁振名|梁振名]]-[[耆老梁日记]]<br> <br> == 2021年10月1日 == <br> 美国祝贺中国国庆的声明引起的思考与回顾 <br> 9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声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1日庆祝国庆日之际,我谨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表示祝贺。美国寻求合作解决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祝愿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在未来的一年里和平、幸福和繁荣。”人们注意到,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去年也在中国国庆之际发来贺电。与蓬佩奥的致辞相比,布林肯的致辞中多了“美国寻求与中国合作”的内容。<br> 这是美国向中国示好的又一次表现。<br> 之前,曾有报道称:在美中官方交流因局势紧张升温而放缓之际,美国高盛集团前总裁、华尔街重要人物约翰·桑顿近期曾访问中国6周,先后到访上海、北京和新疆,并“作为美中交流的非官方渠道”得到中国高层接见,就气候变化、新疆和中美恢复双边谈判等问题进行交流。报道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桑顿此行的意义“类似基辛格1971年秘密访华之旅”。<br> 后来又传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在特朗普下台前,曾两度秘密打电话给中国军方高层,原因是担心特朗普败选后可能引发与中国的战争。第一次通话是在2020年10月30日,即美国大选日4天前。当时美军高层认为,特朗普针对中国的攻击性言论加剧了两国紧张关系,且有两支美国航母舰队在南海演练,可能引发中方“误解”。因此米利在电话中向中方保证,“美国政府很稳定,情况正在好转。我们不会对你们发动攻击,也不会采取对抗性行动。”米利还强调,如果美国真的发起攻击,会提前提醒中方;第二次是今年1月8日,即美国国会骚乱事件两天后。米利试图消除中方对美国政局的担忧,称美国“100%稳定,一切都好。民主有时候就是有点乱”。但有军方的掌控,特朗普是无法使用核武器的。<br> 中国军事专家分析说,如果相关报道属实,这显示出美方对中美两军关系的重视。中美两军关系正常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殃。<br> 但美国对中美关系,虽一再强调“避免与中国对抗、不针对中国搞冷战,希望恢复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关系”,然而,他们脚步所走的,与嘴上所说的完全是两码事。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近日称,为了向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施加压力,美国要与欧洲盟友合作,以放缓中国科技崛起的脚步。另外,雷蒙多还声称要“阻止中国获得先进技术”,并要求欧洲盟友与美国一道,通过施压来迫使中国“守规矩”。 在此之前,拜登政府已宣称准备掏出19亿美元,鼓励美国运营商拆除华为、中兴等中国科技公司的设备。这就意味着,孟晚舟虽然回国了,但美国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绞杀并未收敛,反而有变本加厉的架势。<br>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美国如果想要在合作共赢问题上与中国相向而行,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即停止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绞杀行动,如美国不打算停止挑衅,中国当然就不能放下手中反击的武器。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美国太阳能电池板买家和太阳能开发商在日前的一次行业简报会上表示,由于监管方面的担忧,一些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已停止向美国运送电池板,或者“威胁”停止发货。由于美方近期又以“强迫劳动”为由,计划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加征关税,显然,这是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打压的惯用手段。不过,他们这回搞错了对象,中方企业立即停止向美国供货,导致美国该类设备出现近60%的缺口。<br> 值得一提的是,从全球太阳能的产业链来看,无论是原材料还是研发,绝大多数的设备和投资,都来自中国。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就是美国到2035年实现太阳能发电占总发电量40%的希望化为泡影。<br> 另外,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日前表示称:“中国政府正在阻止企业购买美国波音公司的客机”。如果中国限制进口美国商用飞机,将会导致美国航空巨头因失去中国市场而损失惨重。 <br> ==2021年10月2日== <br> 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10月1日参加了一个名为“美国印度战略伙伴关系论坛”的团体组织的讨论,在回答前美国驻印度大使弗兰克·维斯纳的问题时,他谈到了 “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br> “关于你提出的我们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我想说:在许多方面,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做出的双边选择。我们每个人都与中国有着非常实质性的关系,”苏杰生说,“而且,在许多方面,中国如今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如此重要和突出的角色,我认为这些关系相当独特是很自然的。”<br> 苏杰生亮出这一观点之际,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才建立了军事小集团AUKUS,多方都认为这是针对中国。如今苏杰生要与中国保持实质性关系的表态,肯定是不为QUAD的其他各方所乐意听到的。<br> 事实上,9月10日晚间,苏杰生在塔吉克收不杜尚别会见中国外长王毅时,双方就达成"缓和"共识,王毅强调,印度应该立刻停止挑衅行为,撤回所有越线人员和装备,尽快脱离接触,推动局势缓和降温。在这次会晤中,中印达成共识: 双方一致同意不让两国分歧上升为地区争端;当地局势不利于两国利益,双方部队应该尽快脱离接触,缓和地区局势;双方应该遵守协议,维护地区和平;双方应该就边境局势,持续保持沟通;双方应该建立互信,加强边境的和平安宁。10月1日印度外长的话,也是印度努力维持中印实质性关系的再一次表示。 <br> ==2021年10月3日== <br> 《国防时报》今日文章摘录:<br> “9月底,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主持首次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面对面峰会。在这次峰会的前一天,美国众议院审议表决新国防授权法,提出了创纪录的77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较拜登政府所提出的预算大幅增加250亿美元。<br> “根据美国共和党方面的发声,美国认为需要为国防开支投入更多资金来对抗中国所构成的战略挑战和威胁。<br> “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首席共和党议员罗杰斯甚至直言,称这个法案‘激光般地聚焦于为美国军队赢得与中国的冲突做准备’”。 <br> ==2021年10月4日== <br> 央视新闻报道,10月2日,国内首条“单晶纳米铜”智能加工生产线在温州投产。这标志着芯片制造关键材料——单晶纳米铜——已实现国产化量产。单晶纳米铜,成品直径为13微米,约为头发丝十分之一细,是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的关键材料。以往我国的单晶纳米铜大部分来自进口,且原材料是贵金属金或者银,价格昂贵,成为制约我国芯片生产的“卡脖子”难题之一。这次单晶纳米铜在国内实现了用铜基新材料替代贵金属,大幅降低成本,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降低近五成,我们不但突破了封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外进行了反超,几乎就直接立于不败之地了,国外如不进行创新和降价,就很难与我们竞争。<br> 芯片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目前还没有能力完全独立自主的研发高端芯片。自从在这个领域被美国“卡脖子”之后,中国在该领域持续发力,现在终于有好消息传来,制约我国芯片生产的“卡脖子”难题之一被攻破了。只要我们保持这样的劲头,不断创新,总有一天会把所有在该领域被“卡脖子”的难题一一解决的。<br>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对中国芯片的封锁不会持续太久了。所谓的封锁是因为对方没有,如果对方有了,甚至比美国的还要好,封锁就会变得没有意义。我们的原子弹、氢弹、卫星、火箭再到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哪一个不是在国外的严密封锁下,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所以说,美国的封锁只会助力我们强大,未来一旦突破封锁,中国必然会再次惊艳整个世界。 <br> ==2021年10月5日== <br>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10月4日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了拜登政府的对中国贸易政策讲话。在讲话中她提到,她打算在未来几天与中国就落实双方2020年签署的贸易协议进行“坦诚对话”。<br> 在随后问答环节被问及对美中经济“脱钩”的看法时,戴琪说,全球两大经济体停止贸易并不现实。美方可能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寻求某种‘再挂钩’的目标是什么”。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告诉新华社记者,戴琪讲话内容有积极因素,比如谈到“再挂钩”而非“脱钩”,美中两国必须共存,以及为中国输美商品给予加征关税豁免。<br> 目前,全美多地的超市和大型市场的多种商品出现断货,很多货架甚至空空荡荡,部分超市还搞起了限购。根据美媒说法,目前美国市场上车辆、服装、电子产品等很多商品的供应受到了影响。 <br> ==2021年10月6日== <br> 在美国当地时间10月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消息显示,拜登在当天的公开讲话中,多次描绘了2周后,美国可能出现的灾难性状况:经济直接断崖,股市崩盘,失业率拉满,所有人的债务抵押贷款增加等等。而话里话外,却又是指责对手共和派一直在拖自己后腿,十分可耻和虚伪。自己已经很难再有办法改变这一现状,美国可能只剩下2年时间。<br>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前顾问班农,日前表示,共和党将赢得“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的胜利,并表示共和党需要组建“突击部队”,准备接管美国,他还声称会为组建突击部队“提供火和硫磺”。<br> 这两条消息似乎表明,美国有崩溃与分裂的危险了。 <br> == 2021年10月7日 == <br>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6日在苏黎世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会晤,双方发布的新闻稿在各自的语境中都更加积极,这表明会晤是有成果的。<br> 双方都谈到,要落实两国元首9月10日通话的精神,公开的新闻稿都没有针对对方的负面描述和指责,对分歧的用词比较含蓄。美方官员对媒体透露,双方还讨论了两国元首今年底之前举行视频会晤的可能性。<br> 然而,对照双方新闻稿,仍可以看出两国的严重分歧。杨洁篪强调,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总没关系,他主张美方应该深刻认识两国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要求美方正确认识中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但美方的新闻稿仍两次用美方通常的语境谈论“竞争”,并且像美方近期的几次表态一样使用了“负责任的竞争”提法,同时强调管理风险。<br> 可以看出,美方对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义以及他们对华政策的基本思路没有变。美方新闻稿强调将继续投资美国的国家实力,并与盟友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这与美方常说的“从实力地位出发”并且强化盟友体系与中国激烈竞争的主旨是一样的。<br> 不过,美方近来把“对抗”与竞争、合作往一起说的少了,反复强调不想打“新冷战”,要防止竞争变成对抗。贸易代表戴琪还表示美国不追求脱钩,而是愿意在新的基础上“重新挂钩”,另外还有释放孟晚舟、准备重启中美经贸磋商等行动和积极表态,美方的对华态度有所调整也是明显的。 <br> ==2021年10月8日== <br>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微博10月8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美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34.42亿。美团回应被反垄断处罚称:诚恳接受,自查整改。 <br> ==2021年10月9日== <br> 《环球时报》今日社评:《华尔街日报》7日关于“二十几名美国特种作战等部队成员在台湾开展轮训台军的秘密行动已至少一年”的报道引起了广泛注意。美台军方都对这一报道不予置评,但美方通过匿名官员放出这一消息,已经从偷偷摸摸向半公开破坏中美建交的关键条件跨了一步。<br> 美国向台湾派出现役军事人员,其性质无疑是恶劣的。美国以前因对台军售后培训台军等需求,也对台派出过军事人员,但都是悄悄干的。美国现在试图通过半公开化这一行动传递对华强硬信号,它选择了一个敏感时机:大陆军机在国庆期间大规模靠近台湾演训引起轰动,中美高层又刚在苏黎世会晤,就缓和关系取得一定共识。<br> 美方想用这种方式刺激大陆,这是华盛顿的一贯伎俩。大陆方面肯定要对美方的新挑衅做出反应,让美台都充分认识到这种勾结的严重性。否则的话,接下来美军人员就可能会公开穿军服在台湾亮相,人员规模可能从几十名变成几百名甚至更多,形成美国在台湾事实上的驻军。我们必须让他们清楚,这是在做挑起战争的玩火,它所意味的后果是美台都无法承受的。 <br> ==2021年10月10日== <br>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10月7日证实,当地时间10月2日,美国海军“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SSN 22)在南海潜航时与不明物体相撞,造成艇上十多名水手受伤。目前该艇正以水面状态返回关岛。<br> 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证实的消息,引起中国媒体的一连串质疑:美国核潜艇为什么要来南海作秘密的潜水航行?为什么2日出事,却要在8日才公开?究竟是和什么“不明物体”相撞了?是暗礁,是沉船,是无人潜水器?是别国的潜艇?或者是美国自己的潜艇?有人还猜想,如果这几天还不公开详情,就很有可能是给美国自己的潜水器或潜艇撞上了!回基地时不再潜水航行?是不是受伤严重,不能潜水了。中国媒体要求美国作出公开透明的回答。 <br> ==2021年10月11日== <br> 上月9月15 日,拜登与英国首相约翰逊、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发布三方要建立更为密切的军事同盟的计划;作为计划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英美帮助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向澳大利亚输出建造核潜艇的技术。此事最受影响的是法国。法国前与澳大利亚有一500亿澳元大单合约,由法国为澳大利亚建造数艘潜艇。如此一笔大单合约,现在却被美英澳告吹,于是引来法国的反对与抗议,9月17 日宣告召回法国驻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大使。<br> 这件事立即引来拜登回电马克龙安抚,说以后还有如此交易,一定先通知法国。与拜登通话后,法国驻美大使就返回了美国,即使法国总统马克龙被曝出一直不接澳大利总理莫里森电话,但法国方面表示法国驻澳大利亚大使也将返回澳大利亚。似乎,法国与三国联盟的矛盾就此可缓和了。<br> 几天前,法国海军集团表示,将在几周内向澳大利亚开具一份账单。这表明,法国与澳大利亚的矛盾,不会不了了之。法国还是要和澳大利亚把账算清的。<br> 另一头,法国与英国的矛盾也没得到解决。法国先是停止与英国的一次军事会晤。英国随后于9月份减少对批准法国渔民到英国海域的47份捕鱼申请至12份。前有美英澳潜艇协议,再加上现在的渔业纠纷,法国被彻底激怒了。法国负责欧洲事务的国务秘书最近几天表示,法国正在讨论是否切断对英国和泽西岛的能源供应。原来,根据法国电力公司与泽西电力公司之间的商业合同,法国是通过海底线路向泽西岛供应电力的。同时,法国渔民也扬言“封锁加来港”,切断英国的圣诞货品供应。法国北部渔业委员会负责人说,“如果谈判失败,我们将阻止所有法国和欧洲的货品运往英国。”不管是断电还是切断圣诞货品供应,都只会让英国人的生活惨上加惨。<br> 面对美国,法国也罕见地给出了“任务列表”。近日,为修复关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在巴黎与法国高级官员会面。法国不仅给美国开出了修复关系的条件,还设了最后期限。法国希望在10月底前看到与美国谈判的三个问题的具体结果。这三个问题是:法国和欧洲参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事务的战略重要性,更强大、更有能力的欧洲防务的重要性,以及华盛顿如何加强其对欧洲国家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开展的反恐行动的支持。<br> 从近来法国与三国联盟的交往与应对看,法国在维护本国的尊严与利益上,仍然是不遗余力的。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耆老梁日记:2021年10月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