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00多个陌生人组成大家庭,在富士山脚下建了一个循环永续的乌托邦生态村!”的源代码
←
100多个陌生人组成大家庭,在富士山脚下建了一个循环永续的乌托邦生态村!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乡侬 2018-08-29 让乡建简单、让乡村美丽、让乡居幸福! 乡侬物语 在富士山脚下, 有这样一群人, 以不使用化肥与农药的自然农法为经, 不制造多余垃圾的循环型生活为纬, 成员们发挥各自的才能和天赋, 农耕、建造房屋、加工食物、一起育儿、钱包共享…… 今天, 乡侬君就带大家来看看这个自给自足、循环永续的生态村——木之花家族, 如何把乌托邦变成了现实! 一、木之花家族的由来 木之花家族位于日本的圣山——富士山的山脚下,是一个由从婴幼儿到老年人,近100名超越血缘关系的成员组成的共同生活的大家庭。人们一起建造房屋,以生态农法耕种、加工食物,做自然疗法、国际交流、学校和民宿…… 也一起养育孩子。每个人在充分发挥各自丰富个性的同时,又能够超越自我互帮互助,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里过着自给自足,互帮互助的生活。 木之花家族创始人曾说,为了社会的和平,我们需要去理解宇宙与生态系统的构成,努力去除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别心,并能为此感到喜悦,这样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一个生态村,比起环境保全的设施配置和可持续性农业等物质要素,一起生活的成员的精神交流与调和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常常有人质疑木之花这种“共同生活”的模式不可思议,但木之花的成员表示:“其实日本以前也是一个村庄里大家一起生活、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的啊,我们只是回到以前的生活模式而已!” 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木之花家族平常是怎么生活的。 二、木之花家族的生活模式 01、成员分组,各司其职 木之花家族的成员依照每个人的特长和意愿,分成许多小单位:野菜耕种队、水稻耕种队、鸡与山羊饲养、蜜蜂饲养、料理组、育儿组、访问接待组、自然疗法组、微生物培养、味噌与酱油制作、生态村设计教育组、土木组、“微笑便利屋”地域交流组、IT组……等,一名成员有主要负责的单位,但会视当天情况随时相互支援。 02、农业活动多样化 目前,木之花共种植超过250个品种的蔬菜和杂粮、11种的米、十数种的果树、两种茶树,合计将近二十公顷,分散成一百多块的田地,几乎都是无偿使用。 “不好意思,我年纪大了,没法下田了,希望木之花可以来种我这块田……”等,随着近邻的爷爷奶奶们相继提出这样的请求,木之花的田地面积也年年的增加。日本农家平均年龄60岁以上,平均年龄32岁的木之花,是维持地方农业风景的重要力量。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同一作物多品种的种植:马铃薯六种、蕃薯十一种、白萝卜十二种、高丽菜十二种、大豆四种……,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香草、山菜、菇类、豆类、杂粮等。 为什么种这么多? 答案是:想吃。 03、木之花的收入来源是? 宅配贩卖自然农法的蔬果是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但他们不是以贩卖有机农产品为前提,所以才能够摆脱一味考虑市场流通性和消费者喜好的一般思考模式,放胆试验这么多品种。 木之花同时也自家采种。其中采种迈入第五年的无肥料栽培白萝卜和红萝卜,已被位于长野县、日本专司自农育种的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认可为新品种,明年将贩卖出售的样子。 除此之外,木之花也以平饲法饲养了三种品种,共六百多只的鸡、还养了山羊、蜜蜂。 木之花还有经营的旅馆——木之花庵,供访者住宿;懂音乐的成员则组成木之花乐团,还曾巡回表演,只要有访客,晚上一定会举办演唱会。 演唱中的样子,词曲全由成员自行创作。 04、一日两餐的“玄米菜食” “味噌和酱油,是从曲菌开始自己培养,原料的大豆、米、小麦、大麦全来自自家田地,再经过两三年熟成”——师承自在地的“大平曲店”的大平奶奶和酱油职人半田弁吾爷爷在倾囊相授技术、将全部的道具交付给木之花后,已经先后逝去。 在木之花,这传统技术将会代代流传下去。 除了味增和酱油,木之花成员还会制作纳豆、豆腐和蒟篛、腌梅子、渍白菜和萝卜、风干柿子和蕃薯。除了油、盐、糖必须向外购买之外,其余皆为自给。 制作食物 木之花实行一日两餐的“玄米菜食(Macrobiotic)”,以发酵糙米和杂粮为主食、当季的现采蔬菜为副食,有时加上自家的蛋。 除了满足自家人的胃袋,厨房组也负责制作贩卖用的面包、饼干、米果、玄米咖啡等产品,并提供自然食便当、自然食宴席料理的订购服务。厨房组成员说,现在一个月中没有预约订单的日子五根手指就数得出来呢。 成员手作的饼乾,还有蜂蜜、茶、玄米咖啡等,另外还有介绍生态村的书籍。 05、木之花的“菌”文化 木之花非常重视“菌”。他们以EM菌(有用微生物群,为土壤改良的微生物资材,是乳酸菌、酵母、光合成细菌的共生体)为基础,在30度的水中加入糖蜜、自家糙米胺基酸,以及松、枇杷、熊笹等具有抗酸化力的叶子,薄荷、甜菊等香草,还有橘子皮、大豆粕等材料,经过九天的熟成所培养出的“木之花菌”,除了稀释作为每日的饮料,也使用于发酵堆肥、作物的浇灌水和叶面散布,另外,还混入鸡和山羊的饲料和饮水中,因此鸡舍和羊舍完全无臭,这些饱含微生物的动物粪则是堆肥的最佳材料之一。 鸡粪堆肥。成员说,第四年的堆肥是很好的育苗用土。 木之花还有两间生态厕所,也是因为微生物的活动完全没有异味。另外还培育其他微生物的饵食的“光合成细菌”,混入作物的浇灌水中,与木之花菌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具有固定氮素、生成胺基酸、防止连作障碍和土壤病害等效果。常常有人为了学习木之花菌的培养方法而造访。 生态厕所,据说分解太快至今还没当做堆肥使用过。 06、共同育儿 与现在大多以小家庭为单位,而且小孩顶多一两人的生活模式不同,木之花是从零岁到十七岁,目前二十几名未成年成员,全都住在一起。主要由育儿组的成员负责照顾,成员们每人也肩负起父亲母亲的角色。 成员介绍道,木之花教养出来的孩子,很直率的,讨厌就直接的说讨厌,不会拐弯抹角。 玩着电车游戏的孩子们。金发小女孩是随着以生态村为论文题目的人类学博士生妈妈,从丹麦来到这里。 07、共有共享,“一个钱包”的简单经济 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有才能、有能力的人,就能在这个社会上成功,然后获得更多的利益,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思考方式,木之花有一套独特的运行模式。 首先,成员各自的资产当然是各自管理,但自由分享给其他成员;加入木之花后,不考虑劳动的多寡和工作内容,一年的总收入由大人均分,成员们为独立的事业主各自纳税。 平常的生活费、保险费、税金、小孩的教育费等,则由大人的收入中共同支出。例如去年2011年,每个大人的平均所得为五十万,再从其中提出二十四万日币(一个月两万日币),集合在一起的1200万日币,是为木之花全体的年度生活费,其余的二十六万则会汇入各自的账户中。 但已用存款买下木之花庵的成员说,虽然说有汇入账户,但在这里根本用不到钱。 不过两万,别说是东京了,不管在九州、冲绳、还是北海道,都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数字,那么木之花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很简单,就只是“共享”而已。 在木之花,成员分别居住在五栋住宅里(目前正在盖第六栋,为木造的ECO生态建筑),交通工具共享、衣服共享、生活用品共享,如此一来,一人所需的生活开销将会大幅降低。遇到成员出差、生病、或是有成员要进修(目前有成员在攻读博士、在东京学美容等)的花费,则由全体成员共同支援,正所谓,全员“共享一个钱包”。 成员们其乐融融 结语 生态村的居民,普遍具有高度精神意识和社会关怀,并积极的对外发信。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型态,在这个苦多于乐的社会开出新的道路。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人了解其珍贵的价值,从而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 [https://mp.weixin.qq.com/s/2OVVKFfheSO74EO6lno_Iw 100多个陌生人组成大家庭,在富士山脚下建了一个循环永续的乌托邦生态村!]
返回至
100多个陌生人组成大家庭,在富士山脚下建了一个循环永续的乌托邦生态村!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