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从中心化他组织到去中心化自组织”的源代码
←
从中心化他组织到去中心化自组织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5}} 从中心化他组织到去中心化自组织 作者:[[高承实]]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计算机应用专业副教授 经常有人要求我用几句话简单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区块链]]。这个要求确实把我难住了。后来参加一次学术性的圆桌论坛,主持人也要求每位嘉宾用一句话总结下什么是[[区块链]]。我想了半天,最后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区块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第二句话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如果[[区块链]]是一场革命,那么[[区块链]]一定会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颠覆性影响。如果这场革命是伟大的,那么这场革命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就一定是正向的,影响深远的。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是指[[区块链]]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影响,是一定能够用简洁的理论能够解释的,而不是不可知的。 2008年我还在大学里面从事密码与信息安全领域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我很快就读到了[[中本聪]]那篇后来被称为创世纪的白皮书。但当时以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眼光,我并没有看到这篇白皮书有什么创新的地方,因此也就没有对这套[[比特币]]系统的设计有更多的关注。 大概在2015年,后知后觉的我发现全世界都开始关注[[比特币]],开始关注[[比特币]]后面的技术体系,也就是[[区块链]]。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在这之前,同样一个在我看来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东西竟然几乎颠覆了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一现象深深教育和震撼了我。 这个东西就是手机,也就是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现在生活中人们几乎都无法再离开智能手机,但从一名IT人员的角度,我始终认为智能手机在技术上并没有多少本质性的突破。当然,在最极致的地方,比如CPU、内存、硬盘的规模、散热这些地方,确实需要很多技术突破,但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并不存在本质上的技术创新。但由于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创造了移动互联网,颠覆和重构了很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从购物,到出行,到娱乐,到支付。这种颠覆本质上不是技术创新带来的颠覆,而是技术应用对原有生活模式的颠覆。 回到[[比特币]]和[[比特币]]后面的[[区块链]]系统。有人说,[[区块链]]所用的技术,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技术。我原则上同意这个观点。[[比特币]]以及[[区块链]]所采用的核心技术,确实都是源自上个世纪。尽管[[区块链]]里面有一些技术关键点需要突破,但[[区块链]]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全世界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重要的企业和部门,都投入了大量人才、物力和财力,关注[[区块链]],跟踪[[区块链]]的发展,在我看来,同样也不仅仅是因为技术。 [[区块链]]通过将原本存储在中心节点的数据,在全网所有节点内进行一致性传输和冗余存储,确实消耗了太多的带宽、存储和计算资源。因此,从效率上来讲,[[区块链]]系统是低效的。这样一种系统,尽管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系统集体维护、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数据可追溯等一系列特点,但这些特点都是以大量消耗资源为前提和代价的。 也有人说,[[区块链]]能够完成的任务,用传统的信息技术也可以完成。 确实,单纯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现在大部分用[[区块链]]系统完成的任务,传统的中心化系统同样可以完成,甚至可以完成得更加高效。 那么,这种低效的系统,到底能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种低效的系统?不要这种低效的系统,到底行不行?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信息经济学的范畴。传统的信息系统也好,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有一部分是由于人们的时间精力局限造成的,也就是信息尽管是公开的,但由于时间精力,我们不可能对这些信息都进行吸收消化。此外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数据的独家占有造成的,即这些数据是由一些组织或机构占有,并不对其他人开放。 正是由于对这些独家占有数据的组织和机构不信任,[[中本聪]]才设计出了[[比特币]]系统。这种系统,将原来存储在中心节点的数据,进行全网范围内的一致性分发和冗余存储,剥夺了原来中心节点的数据独家占有权,降低甚至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由此为业务流程的优化和社会组织的重构,提供了信息技术上的基础。这个功能,是传统的中心化方式不具备的。 [[区块链]]是一个信息系统架构。信息系统架构仅仅解决了信息流向问题,而不能解决信息系统架构之上的业务流程优化和社会组织重构问题。但这样一个系统架构,为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从中心化他组织,向去中心化自组织过渡提供了信息系统上的结构基础。 当前,[[区块链]]距离人们的生产生活尚有一大段距离。这主要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1.0系统,和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区块链]]2.0系统,都是针对人类生活中某一特定场景而设计的,这种架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通用的。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场景,对已经形成的[[区块链]]系统架构进行解构,同时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进行技术的再结构,以更加高效地满足更多现实生产生活场景需要。同时,将[[区块链]]信息系统的特点特征及其实现的技术方法进一步抽取出来,是否能够形成未来针对某一大类场景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是值得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区块链]]仅仅提供了一种底层信息系统架构,如何在这个信息系统架构基础上,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以上每个领域目前存在哪些问题,问题症结在哪里,改变的推动力量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和展开,也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剖析。 [https://zhuanlan.zhihu.com/p/89763672 来自知乎]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5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从中心化他组织到去中心化自组织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