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我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了。如果需要坐牢,我去!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方青杨的呼啸 2020.12.26

关注 北方青杨看世界

来源:大国博弈精选

把一系列突发事件联系在一起,看起来并不简单!

10月25日,马云在上海滩掀起一场金融风暴!

11月2日,马云被叫去喝茶!

11月3日晚间,上交所暂缓蚂蚁科技有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12月14日,国家监管总局发布阿里巴巴涉嫌垄断处罚决定书,顶格处罚!

12 月 18 日,有媒体报道中央联合调查组进驻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方面声明:纯属谣言,我们将追究造谣者的责任。

一时之间,马云的名字不仅上了热搜,而且空前热闹。媒体连珠炮一样发表评论。光明网:《马云的问题不是张冠李戴那么简单》。新华社的评论更是锋芒犀利:《话不可随口,事不可随心,人不可随意》。

早在去年,就有官媒发出警告:“没有所谓的马云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

这就等于向当事者警示,任何人都不可把自己的价值估计得超出价值本身,甚至超乎于国家之上。你不是救世主,你再有本事,也不过汪洋大海的一滴水。这不是马云预料的结局!

2012年,马云在一次专访中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了,所以我很乐观地看待这些,干呗,反正好坏也就是这个结局嘛。

马云表示,“历史不会因为今天而改变。会有仅存侥幸的人,毕竟不多。”

国家为何突然对超级互联网巨头动手???马云为什么会在上海外滩出事?

种种迹象都表示,内幕并不简单!

捅了银行马蜂窝后,马云突然被请去喝茶。

在万亿蚂蚁上市的前夜,这条重磅消息不啻于一场地震,同时受到中国四大顶层监管机构约谈,这样的规格更是罕见。

面谈了什么内容,并没有公开,但联系这几天,特别是监管部门当天的动作,再看看蚂蚁集团的深夜回应,马云和蚂蚁究竟犯了什么事,外界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一周前,马云当着一众金融大咖的面,直言“银行当铺思维”、“中国金融没有系统”,将中国银行业扒了个底掉。

随后连续三天,支付宝遭到官媒点名批评,还有银保监会官员将支付宝旗下的花呗、借呗、相互宝等产品拉出来捶打,直指支付宝“普而不惠”。

更大的风暴在马云被请去喝茶的前一刻就已经来了,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小贷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直击支付宝的命门。

毫不夸张的说,这份文件宣告了一个时代即将彻底结束,6亿人或将面临无钱可借的境地!

最好借的钱,也不好借了,

无数人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

新规有多严厉,竟值得如此大张旗鼓?

四大巨变,条条都奔着支付宝而来:

1、网络小贷要实行属地经营,跨省经营需要批准。

助贷是蚂蚁的盈利核心,而背后支撑这个核心运转的就是两大小贷公司,一个是借呗的主体“蚂蚁商城小贷”,另一个是花呗的主体“蚂蚁小微小贷”,都在重庆注册,并在全国开展业务。

但以后除了重庆之外,其他地区的业务开展需要重新申请,届时能否获批、获准经营的地区范围都成了未知数。

2、网络小贷通过银行等非标准化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ABS)等标准化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倍。

我们如今能在淘宝、天猫上放肆的剁手,下个月再还,手头紧张还可以从支付宝上随时借点来应急,靠的就是支付宝从银行或利用ABS融来的钱。特别是ABS融资,因为这个方式没有次数限制,蚂蚁在三年的时间内循环融资了40多次,将原本30亿的资本金滚成了3000多亿的规模。

但如果加上5倍的杠杆上限,按照支付宝两家小贷公司160亿的资本家来算,能放贷的规模只有800亿,结果只有两个:支付宝要么大幅提高资本金,要么大幅降低放贷规模。

3、单笔联合贷款中,网络小贷的经营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意味着支付宝用自己手上的小钱撬动银行大钱的玩法失效了。

4、对单个自然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30万,或其最近3年年收入的1/3,取其中较低者为最高限额。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贷款余额,不能超过100万。

看似是对借款人提出了限额和资质要求,实际上等于给支付宝的放贷规模设定了一个天花板。

通过蚂蚁2020年上半年的数据,更能直观的看到新规的杀伤力有多大。

今年上半年,蚂蚁的信贷余额高达2.15万亿,其中消费贷款1.73万亿,小微贷款4217亿。而蚂蚁的自有资金放贷余额仅占约2%,即430亿左右。

按照新规的要求,蚂蚁想维持这个放贷规模,得将资本金补充到惊人的6450亿,或者是将规模压缩到3010亿,只有目前规模的14%。

不管选择哪条路,对蚂蚁来说都是肉疼,多年来依靠自身创新矗立在金融科技前沿的支付宝,终于被套上了层层枷锁,没有吸储的命,却得随了银行的管。

2004年,马云建立支付宝,然后孵化出余额宝、招财宝和网商银行。

2014年,马云以这些产品为基础组建蚂蚁金服,此后相继推出花呗、借呗等个人消费贷业务。

前段时间,蚂蚁金服宣布将于今年11月上市,发行价68.8元,对应市值2.1万亿人民币。

这意味着蚂蚁金服仅用6年时间,就登上了绝大部分公司想都不敢想的高峰。

很多时候,资本的原始积累都带着不可告人的私密与争议。 那么,蚂蚁到底有什么内幕?

内幕一:蚂蚁高杠杆放贷模式

大家可能不知道,支付宝虽然是国民级应用,但在蚂蚁体系中,它主要用来导流,蚂蚁最大业务来自花呗借呗为首的放贷业务。

2020年上半年,蚂蚁放贷总额2.15万亿人民币,以此类推,它全年放贷规模超过4万亿。

那么问题来了,蚂蚁哪来那么多钱放贷? 它不必自己掏钱,只需通过一个无限循环的杠杆游戏,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前段时间,重庆市长黄奇帆透露,蚂蚁是这样操盘的:

首先30亿人民币打底,从银行贷款60亿,这样账面资金就有了90亿。90亿不够放贷,没关系,可以资产证券化(ABS)。

蚂蚁把90亿放出去后,就有了90亿债权,它用这个债权抵押,就能再次贷到90亿,这样它又有钱放贷了。

第二轮放贷,蚂蚁手里又有了90亿债权,它继续抵押贷款,无限循环。 循环了多少次呢? 说出来吓你一跳:40次。

也就是说蚂蚁只用了30亿本金,就贷到了90亿×40次=3600亿的资金,杠杆率足足120倍!

普通人拿着90万不动产去抵押,银行顶多贷你60万,但是蚂蚁靠着这种神一样的操作竟然拿到了120倍的贷款。

这就是蚂蚁的原始积累:你说它违规吧,说不上;你说它正常吧,但又实实在在钻了空子。

内幕二:蚂蚁风险转移 蚂蚁的骚操作像滚雪球一样,滚了120倍杠杆,这样有没有风险?安不安全? 风险非常大!

一旦出事,就是地震级! 这3600亿资产规模中,只有30亿是蚂蚁的本金,一旦出问题,贷款收不回,它最多赔光30亿。

剩下的3580亿谁来兜底? 有人说是银行。 对不起,银行没有生产力,它的钱归根结底还是储户的。

内幕三:普惠金融的外衣

毫无疑问,蚂蚁金服是中国最大的放贷公司。 它一面低息吃进资本,一面高息贷款给淘宝天猫用户消费,在这个闭环生态里赚得盆满钵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蚂蚁的利息差有多恐怖。

目前,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85%,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司法保护上限是LPR的4倍,也就是15.4%。

蚂蚁的年化利息有多高呢?

它根据信用评级,低的15%,高的18%。也就是说,10000借一年,你光是利息就要还1800元,比民间专放高利的人还狠!

对此,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是这样评价的:蚂蚁金服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实际上是“普而不惠”!

内幕四:鼓吹消费主义

去年,央行公布了一组数据:2019年全国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59万亿,信用卡逾期半年没还的信贷总额742.66亿元 这个数据在2010年仅仅是76亿,9年时间翻了10倍,房价涨幅在它面前都是小弟。

比央行数据更恐怖的是一份90后负债调查:90后平均负债12.7万元,是月收入的18倍。

这股消费主义潮流正是蚂蚁金服一直推动的,一句句slogan通过洗脑的广告变成了年轻人的价值观,比如: “年轻,就是花呗!” “爱自己,想花就花呗!” “花呗,5亿用户的快乐生活!”

之前只是诱导大家剁手买买买,现在摇身一变大家借钱买买买。

问题是让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刚毕业就背一屁股贷款,真的对国家、对社会好吗? 很多人想到自己的花呗借呗额度上涨了,又要去给马云点赞了,又要管马云叫爸爸了。

想想清楚,爸爸会鼓吹儿女借钱买买买吗?

今年的病毒肆虐中国能扛下来,从某个角度讲靠的不就是大家还有点存款吗?

还能度过难关吗?

如果真有一天,家家户户都被超前消费,只有欠款、没有存款,那下一次再有病毒肆虐或者金融危机,我们还顶得住吗?

这场监管自上而下的巨大变革,不一定就是坏事。

这么多年来,全社会被鼓吹的“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畸形消费观念,是时候改变了。

无数人身陷其中的拆东墙补西墙游戏,也该想想怎样早日上岸了,而不是想方设法借更多的钱补窟窿。

看到支付宝被监管新规重锤,前几天被马云扒掉遮羞布的银行人,纷纷在朋友圈弹冠相庆。

还有人幸灾乐祸的说,“马云的金融帝国开始破碎了”。殊不知,马云从来就没有想过什么帝国,而是国家有需要,就随时献上。

16年前,为了开拓支付宝项目,马云对下属说的话是“如果需要坐牢,我去”!因为金融创新在任何国家,都是需要冒险的。

今天,支付宝的遭遇一语成谶,但支付宝的暂时落难,正说明了他们还有更大的改进空间。

支付宝被迫同银行走的更近,也许只是塞翁失马。

但人民网发声:没有所谓的马云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 。其中的道理自然不容分说。


马云:我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了。如果需要坐牢,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