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塑龙图有三组

来自通约智库
(重定向自西水坡的龙图案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水坡遗址平面呈曲尺形,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包含仰韶、龙山、东周和汉代等几个时期的遗存。蚌塑图案相当于该遗址仰韶文化第一阶段的晚期,此时期遗址面积较大,遗址区一周挖筑有用于防护的大型濠沟。三组蚌塑图案均处于遗址中心一高地上。
第一组位于第45号墓墓主人的两侧。右侧为龙,头朝北,背向西,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作奔走状。左侧为虎,头朝北,背朝东,身长1.39米,高0.63米,头微低,目圆睁,形似下山之猛虎。另外在图案的西部和北部,还分别有两处蚌,西部的蚌壳较乱,无一定形状与规律,疑为摆塑图案后的 遗留;东部的蚌壳为在一对人胫骨旁摆塑成三角形的图案。位于蚌图之中的墓主系一壮年男性,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南足北,身高84米,可见其生前为一身材魁梧的男子,龙、虎蚌壳图案正是为此人而摆塑的。在本组蚌图的东、西、北三面各有一座未成年人的墓葬,发掘者将这三座墓葬与45号墓及蚌塑龙、虎合并复原成一座人头形的带殉人墓,并以此作为证据推测当时的社会已进入了军事民主制阶段,但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第二组蚌图位于第一组南20米处的浅穴中,其图案有龙、虎、鹿和蜘蛛。龙头朝南背向北。虎头朝北,面向西,背朝东。鹿在虎背之上,特别像一只站立着的高足长颈鹿。龙、虎、鹿三者联为一体。蜘蛛摆塑于龙头之东,头向南。在蜘蛛与鹿之间,放置一柄制作精致的石斧。
第三组蚌图位于第二组之南25米处的条灰沟中,灰沟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沟底铺厚0.1米的灰土,其上摆塑人骑龙和虎的图案。人骑龙摆于灰沟的中部偏南,龙头朝东,背向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作腾飞状。龙背上骑有一人,也为蚌壳摆成,双手一前一后作驾驭状,头微侧,似回首观望。虎摆塑于龙的北面,头朝西,背向南,仰首翘尾,四足微曲,鬃毛高竖,作奔跑状。另外,在龙的南面虎的北面和龙、虎的东面还有成堆或散乱的蚌壳,在龙、虎的西面还有一舒身展翅的飞禽,因被晚期遗迹破坏而形状不详。在飞禽与龙之间还有许多零星的蚌壳,似乎也并非随便乱扔的。从整体看,这条灰沟好像一条天空中的银河,零星的蚌 壳就像银河系中无数的繁星,人骑龙和奔虎腾空而起,如在空中奔驰,非常形象而壮观。

是谁驾龙又驭虎

龙是人们崇拜的灵物,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虎为山中猛兽,行动敏捷,有兽中之王之称。龙、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三组蚌图在一平面上自南向北一字排开,层位一致,时代完全相同。三组蚌图发现后,关于其性质、用途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在我国,人们幻想死后升仙的思想形成于黄帝时代,大的部落或集团首领死后要进行大的祭祀活动,原始社会末期政治与宗教不分,古史传说中的顓顼就是一个大的部落集团首领,也是一个大巫,第一组蚌图中的墓主可能即顓项,而第二组、第三组蚌图,可能是埋葬第一组墓主人时搞大型祭祀活动而留下来的遗存。还有人认为第一组蚌图墓主人乃黄帝。也有人认为三组蚌图反映的是天文现象、星座图案。而更多的意见则比较倾向于是一位巫师的葬礼活动场面或某种宗教行为的记录。

源远流长龙崇拜

中国是龙的国度,华夏儿女被认为是龙的传人,数千年来,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西水坡蚌塑龙图是龙崇拜活动的真实反映,它的发现,把龙崇拜的宗教现象推进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这对探讨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研究龙的起源等问题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表明,龙崇拜的传统源远流长,早在仰韶文化早期就有了相当成熟的龙的造型。华夏儿女以龙的传人而自 豪,炎黄子孙都流淌着龙的血脉而紧密团结在一起。振兴中华,让东方巨龙腾飞,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心声。如今,陈列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大厅的西水坡第一组龙虎蚌图每天都在接受成千上万名来自全国、全世界游人的瞻仰与观赏。每当人们讲龙、论龙、歌颂龙,便不能不提起那曾经出土三组蚌塑龙虎图案的濮阳西水坡遗址。
据放射性碳素方法测定,西水坡遗址三组蚌塑龙虎图案距今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了濮阳西水坡遗址被评为“20世纪河南十项重要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