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遗址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原最古老的城址

摘自《启封中原文明 20世纪河南考古大发现》

培训班挖出古城址

西山遗址位于郑州市北郊约20公里的邙岭余脉上。这里北距黄河仅4公里,向西是绵延不断的黄土丘陵,东望则是平坦辽阔的黄淮大平原。1984年,在中原石刻艺术馆的筹建过程中,一个倡然的机会人们发现了它。1987年3月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其现存地貌为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的河前阶梯状坡地,北依西山、南临枯河,海拔高度约110米。
1992年秋季,河南省文物局在此举办省首届考古钻探培训班,第一次进行了小面积发掘。1993—1996年,国家文物局考古培训班在此连续进行大规模发掘,经过百余位考古工作者四易寒暑的辛勤探索,在这里首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筑城墙采用板筑法

西山仰韶文化古城全部埋藏于今地表以下,现存半圆形城墙长约265米,墙宽3—5米,现存高度1.75-2.50米。城址平面近圆形,南半部被枯河冲毁,推测最大直径200米,面积约3.4万平方米。 城墙的建筑方式是先在拟建城墙区段开挖呈倒梯形的沟槽,在槽的内侧分段逐层逐块夯筑建墙。而槽的外侧即成为护城的壕沟,此沟环绕城墙,宽5-7.5米,深约4米。在挖沟取土建墙之后,它便与城墙起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城墙建筑采用先进的方块板筑法,板块大小颇不一致,显然使用木夹板的长、宽不尽相同。现存城墙平面一般排列三板,上下层板块间交错叠压并加垫草类植物以更加坚固,其外侧随城墙高度增加逐板内收,形成逐层收杀的错落台阶。根据发掘得知,以方块板筑法筑墙,至少使用了三种形式:以立柱固定夹板,四面板块同时夯筑;依序逐块排列筑起;墙体中心板块直接填土铺筑稍经夯打而成。由此可见筑墙过程中已采用了多种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城墙夯筑用士皆为就地挖取早期文化堆积土层而来,含较多碎陶片、烧土粒、料礓等。夯层厚度西山城址西门北侧防御性建筑基般为4-5厘米,中心板块铺筑的夯层厚度则为8-10厘米。夯窝为圆形,窝径约3厘米,从多呈“品”字形分布的夯窝痕迹看,夯具当为三根一组的集束棍夯。另外,筑墙过程中还采用了穿棍支撑夹板、棍修夯筑板块等技术。西山古城所发现的方块板筑筑城法,在我国早期城市中较为少见,是一种相当先进的筑城技术。至今在我国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还可见到使用板筑法筑墙、建房。

城门进出走两侧

西山城址城门发现了两座,分别位于城址的西城墙北段和北城墙东段。北门平面形状呈“八”字形,门道宽约10米,东西两侧为三角形的城台。在门道正中,一条用粗砂和红烧土粒铺垫而成的南北向道路自城内直抵城门,其长度约25米,宽 约1米,在城门正中消失。在门道正中距两侧城墙约3米,横筑一道护门墙,夯筑十分坚固,由此北城门形成了进出分走两侧的结构。城壕在北门外两侧戛然而止,使城内与城外旷野相连。北城门这种由城台、护门墙组成的城门结构,无疑是我国后代发展起来的“台门”“曲城”等城垣制度的 雏形。
西门门道宽约17.5米。从城门北侧现存城墙上规整的基槽、柱洞将城墙平面分割为面积3-4.5平方米的各自独立封闭的单元推测这里或许应有望楼一类的防御性建筑。门外壕沟在此处向城门中间渐窄、渐浅,显然是为了架设木桥类设施以利内外通行。
经西北城角的全面发据可知,西山城址城隅宽度大于其他区段城墙。该处城墙底宽约11米,现存最高平面宽约8米,依序排列5板,较之其他区段宽两板。城壕在西北段墙外也明显加宽至11米,它提供的土方量显然与城隅宽度增加,用土量增大有关。该城隅虽未见其他附属结构,但城墙的加高加厚特点及城壕的加宽,有效地扩大了城角面积,无疑提高了城墙薄弱处的防守能力和城垣结构的稳定性。

建房之前先祭奠

城内发据房基200余座,分属不同时期部分早于城墙始建年代,但其早晚布局变化不大。西门内侧东北为一处广场,其北、东、南三面为居址建筑;北门内一号道路东西两侧分布有几组建筑,很有规律。房屋均为方形或长方形地面式建筑,多为单间,木骨泥墙,屋内有灶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房屋建筑的基础垫土中发现了大量埋设陶罐、鼎或与瓮棺葬共存的现象;这与北门城台下埋设几组瓮棺、西门内侧埋设20余件陶器的现象性质相同。考古工作者将其首次确认为建筑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奠基遗存。这些奠基陶器中的土样经人工水洗后更有惊人发现,部分陶器中保存有婴儿骨骼,有的竞肢骨残缺不全。参考国外民族学资料,西山遗址的古人中极有可能流行着杀婴祭祀以控制人口的残酷风俗。另外,城内发现有的灰坑底部埋入一具或多具整猪,少数还有人兽同弃一坑的现 象,这种现象应包含有某种祭祀意义。无疑,大量奠基遗存和祭祀遗迹的发现与确认是西山遗址另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

人均寿命不足40岁

西山遗址发据的200余座墓葬分属两处墓地:一处较为集中地位于城内西北部,其时代大多早于或与城址的始建年代相当,延续时间较长;另一处位于城外西部,其时代与城址的使用年代相当。这表明西山古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规划了不同的区域用做墓地。瓮棺均埋葬婴儿或儿童,除一处几十座集中位于城内墓地外,其他大多零散埋设于房屋之下,与房基奠基陶器共出。两处成人墓地墓葬均为东西向,头向西偏南者居绝大多数。墓圹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大多单人仰身直肢,极少见随葬品。城内西北部墓地有少数男女一次合葬、一次葬与二次葬合葬等现象。两处墓地均见有头骨枕骨人工变形、人工拔牙习俗,这在中原地区尚属少见,而同东部沿海地区古代东夷民族较为接近,耐人寻味。有趣的是,133号墓葬的墓主人为一孕妇,婴儿胎死腹中,当为难产而亡,大量瓷棺葬的发现也说明当时婴儿成活率较低。墓葬人骨的科学鉴定表明西山古人牙周病、关节炎等族病较为流行,死者年龄在50岁以上者很少,平均寿命不到40岁。

西山古城谁入主

郑州西山遗址面积大、堆积厚、文化遗存丰富,发掘者将其划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城址始建于二期的最晚段,至三期最晚段废止,距今5300-4800年。
西山古城是迄今中原地区发现年代最早、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城址。有学者认为西山古城与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有关,或直接称之为黄帝城。无论谁主该城,它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地位,它开启了后代大规模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显示了巨大的进步和创造力。同时,它所处的公元前3000年前后,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社会分化、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许多早期文明的因素在这一时期得以孕育和滋长。因此它的发现不仅仅对于探讨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而且对于研究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郑州西山遗址被评为“20世纪河南十项重要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