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到底是什么?丨意识的原理

作者:我爱你文摘

引言:网上看到几个感兴趣的问题,回答如下:

自我意识到底是什么?丨意识的原理

自我意识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自我意识”实际上就是“意识”的群体性作用的结果,这里用的“意识”,不仅仅是说人的意识,而是指通过量子塌缩获取的信息,是广义上的意识,这个是我自己定义的。

我之前有过一个假设,我将意识定义为通过量子塌缩获取的信息,其实彭罗斯关于意识的客观还原假说也就是这样认为的。

在有些高分子物质如RNA中存在“游离态性质的量子比特”,这种游离态量子比特的作用就相当于麦克斯韦妖,它们可以通过感应与之发生相互影响的其他微观量子(如外部的光量子或者其他类型的微观量子),从而获得外部的信息,再加上能量,从而实现熵减。这种亚宏观尺度下的物质对微观量子之间的双向感应,实际上是由这种“游离态量子比特”作为“中间人”来实现的。

这就是意识的最基本的产生机制和原理。

游离态量子比特如同计算机中的随机存储器,它和其他量子比特纠缠的时间持续非常短,这时地球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生命中出现了与其他量子比特(如外部光量子,当然也包括内部其他量子)纠缠时间较长的“游离态量子比特”,持续时间到达一个临界点以后,这种游离态量子比特实际上已经实现了突变,它们已经可以作为存储信息的量子比特了,也就是记忆的产生。

由不同的“游离态量子比特”构建的纠缠网络,其中任意一个“游离态量子比特”都可以感应外部如光量子,也在时时刻刻感应着内部的已经存储信息的量子(这些作为存储信息的量子实际上原始功能也是游离态量子比特,只不过进化出来了纠缠时间更长的功能,成为了记忆存储)。这样人脑相当于进化出来了类似计算机那样的功能分化,游离态量子比特成为了随机存储区,存储信息的量子比特成为了只读存储器。

这个由“游离态量子比特”构建的纠缠网络,通过其中一个或者部分游离态量子比特感应内部其他已存储信息的量子,形成纠缠,即将其他量子并入到新的纠缠网络中,这个纠缠网络的每一次塌缩,形成一次意识,多次如此,形成意识流。

下面,就是到了转折点—自我意识的出现,观念的诞生,最先出现的,是存储信息和外部感应信息的重合误判,这时会将外部物体视为与自我同类的“万物有灵感”,3-5岁小孩会有这种感觉,他们将洋娃娃、一草一木都认为是和自己一样的,有生命的,可以认为人的意识的发育发展是整个人类意识进化的浓缩版。

在深层的机制上:意识流的产生,起中间人作用的“游离态量子比特”一方面感应已经存储的信息,另一方面又感应外部刺激信息,这种双重叠加,会出现误判,即将已存储信息判为感应信息,这就是我理解的观念的诞生,是人类认知产生的根源。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能力之下产生的。

可以认为,实际上人类进化出自我意识是一种意识量子的群体性“病态”信息。对感应信息出现误判,再到群体性误判意识形成抽象共识,即产生了人类认知。这种群体性误判感应信息的出现,只有在这种能力出现以后才能诞生出群体性的认知,从最原始的万物有灵、到各种抽象思维方式,如类比、逻辑等等。脑功能分区,也说明了具有逻辑、语言区域和其他原始脑功能区域(如爬行区)是不同的,这些功能都是进化出来的。

自我意识到底是什么?丨意识的原理

什么是物质?

现代更多科学家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由更深层次的东西“涌现”出来的,也可以认为“部分”物质就是“涌现”出来的(我想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涌现的结果)。

弦论大师波尔钦斯基说:“光传播的方向,既不是空间也不是时间,我们称之为‘空’(null)。它是空间和时间的交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直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空’方向的存在,可能比空间或时间本身更基本。”

那么,如何定义物质呢?我想可以就认为是“信息”,现代物理学也认为,宇宙的最基本单元是量子比特,是信息。从认知层面理解,只有被人类群体性共同认可的感应信息,才能叫“物质”。这就是物质,无论是涌现的结果,还是最基本的量子比特,都脱离不了被“人类”意识到,没有感应到的就不是物质,就是不存在。

自我意识到底是什么?丨意识的原理

古人的天圆地方说,有科学依据吗?

如果将“科学”的内涵做一个分析,科学的本质是用意识工具对经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这里经验可以认为是群体性感应信息的共同认可),意识工具的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也认同这个概念,意识工具是经过实际经验检验过的(当然一定是局部意义上的),意识工具可以认为是“方法论”的一种,这里方法论并不一定非要归于哲学,而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方法论本身也是从广泛的哲学意义再到细分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学中使用的如“还原论”等等。

上面这段是说明“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是人类对经验信息做思维处理模式到某个阶段的产物,早期人类的经验思维加工模式,其实也可以认为是“原始科学”、或者“广义科学”。

古代的“天圆地方”说,这只是一个思维加工中的思维的产物,可以说是整个应该有的流程中的“半成品”,因为一个有意义的、闭环的流程应该不仅仅到思维产物,还应该将思维产物“再次经过经验的检验”,即使这个闭环流程达不到今天所说的“科学”,也是有价值的“学说”。

天圆地方说,我认为最大的可能还是源自古人对星空、对自然的“观察”,是对这些观察经验的思维加工,李政道博士就有一个演讲,说了7000多年前的一个玉器,他仔细的研究了这个玉器,发现竟然可以与星空图中(当然是7000年前的星空位置图)观测角度有关,他猜测这个玉器在古代可能就是用来观测星空的,要么是用作星空记录获取对当时军事、生产、生活起指导作用的作用,无论是否输出带有巫术性质、思维加工的半成品,但经验观测本身是真实的。

古人的很多学说,有一部分就是观测本身、还有一部分是思维加工内容(天圆地方就是这种内容),当然如果能够达到的,也一定有将思维加工再次经过经验的检验的部分,如节气与耕种的经验与验证。很多僵硬的“科学主义者”完全、彻底否认历史上这种“学说”,其实还是对科学本身并不理解,或者说自有的观念被当代肤浅的认知影响的结果。现在这种人占了99%。

我想说的是,也有一部分人的理解与这99%的人不同,霍金就说过,其实托勒密地心说和哥白尼日心说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对经验信息的意识工具化处理,今天的科学我们以为的,或许几千年以后,和托勒密没什么不同。要知道,托勒密的地心说也是经过实际观测检验的(当然是局部意义上的,所有的理论都是局部意义上的)。

正如马赫认为科学的目的本来就不是探寻什么真理,科学只是想要找到一种“最经济的思想”。例如,当我们想要描述自由落体时,一个方法是收集大量的自由落体实验数据,从而发现这些数据间的一致性;我们也可以采取另一个方法,寻找背后的物理定律,比如速度的变化是常数。对于马赫而言,第二种方法更好,只是因为它更“经济”,只需写出一条式子就解释了很多同类的现象。但对于“认识”这个世界如何运行而言,两种方法是等价的。

来自:个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