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反对强制接种,媒体大战十分激烈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首页>条目>疫苗

纵观天侠 2021年4月9日

央媒反对强制接种,媒体大战十分激烈

最近几名网红砖家声嘶力竭地鼓吹,要求全民尽快接种疫苗,甚至威胁说:“不打疫苗很危险”、“不接种疫苗就会吃亏”。

这些言论得到一些主流媒体广泛传播。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样强力度的宣传,是不会遭到什么舆论阻碍的。但是出乎预料,自媒体上反对强制打疫苗的声音非常猛烈。点击率数万、十万+的文章比比皆是,而以往这些自媒体的点击量往往并不大。

原因就在于接种疫苗关涉到14亿人的切身利益。这完全不同于新冠病毒。迄今,中国感染新冠者不过10万人而已。虽然媒体上每天都有报道,但对绝大多数人身体健康的实际影响非常小。疫苗则不同,14亿人将直接面临着打还是不打的选择。

为了强推疫苗接种,压制反对声音,利益集团疯狂举报,导致反对打疫苗的很多文章被删除,一些自媒体被封禁,个别甚至被永久封号。

这场舆论之战对垒之激烈,发展之迅猛,可谓出乎预料,创造了某种纪录。以前都是对外的舆论发展非常猛烈,或者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立场相对一致的时候,舆论发展猛烈。但是这一次完全不同,自媒体与某些主流媒体观点相反,于是形成了非常壮观的舆论大战。

风雨锐评认为,这与疫情爆发以来,许多人反思美国西方的洗脑,并重新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关。这样的对垒在一年多前根本无法想象,事实上也是大出砖家们的意料。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某些利益集团仍然把持着某些主流媒体,而广大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则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未必会认同主流媒体的宣传。这就很容易形成一言不合,相互驳火的情况。这次疫苗舆论之争,就是典型。

由于这次舆论大战迅速发酵,很快引起了一些官方人员、官方媒体的注意。3月31日,官媒发声了。

新华每日电讯发布了《将疫苗接种与升学毕业挂钩?这些“苗头”要防!》的文章,作者:颜之宏。

文章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疫苗接种过程中,少数地方出现了一些简单粗暴的不良苗头。记者采访发现,有的学校和主管部门将疫苗接种情况与学生升学毕业、教师绩效考核挂钩;有的单位无视部分职工特殊身体情况,“一刀切”要求全员接种;有的地方为提升企业接种进度,动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这些简单化的做法,不仅可能给不适宜接种的人群带来医学风险,甚至还可能增加部分群众的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耐人寻味的是,4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的官网之上,头版头条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一篇文章:《过敏者数以亿计,暴增背后谁之过?》

这篇文章讲的是食物过敏,表面上看与疫苗过敏无关。但是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发布这样一篇文章,必然引发人们的联想。所以,无论这种联想是否符合编辑的本意,其所造成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央视网也对强推疫苗接种发表了评论。文章的题目是《热评丨疫苗接种可以“一起苗苗苗”,不可助长“拔苗”》。作者:曹林。

文章指出:

欢迎“一起苗苗苗”,但不可助长“拔苗”。有媒体批评个别地方的一些不好苗头,也引起公众共鸣。记者采访发现,有的学校和主管部门将疫苗接种情况与学生升学毕业、教师绩效考核挂钩;有的单位无视部分职工特殊身体情况,“一刀切”要求全员接种;有的地方为提升企业接种进度,动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显然,这样“拔苗”助接,提高接种率,是个别地方的行政惯性在疫苗接种上的延伸,暴露了其对权力和强制的过度信赖,社会治理能力严重欠缺。这样既悖离了疫苗接种的科学要求,违背了中央的决策部署,也侵犯了民众的权利。这种任性,既可能给不宜接种的人带来医学风险,也可能激发“被挂钩者”的抵触情绪。

上文指出:“有媒体批评个别地方的一些不好苗头,也引起公众共鸣。”


这里说的“有媒体”,主要就是一些自媒体,目前这些自媒体中冲锋在前者,已被删文、短期封号,甚至永久封号。可见驳火之激烈。上文指出“也引起公众共鸣”,可见这次激烈的舆论之争已引起了央视这样的大媒体关注。

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是中国排前三位的官媒。现在央视网和新华每日电讯同时发声,表明这样的声音和态度并非出于个人或者偶然。

事实上,早在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就下达了官方文件《首版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指出5类人不宜接种新冠疫苗。其中包括18岁以下青少年【原话是: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

可见,国家对于疫苗接种其实是持一种稳妥可靠的态度,与一些网红砖家的态度并不相同。

一些地方媒体也加入了进来。

福建日报旗下东南网发布了《疫苗接种不能强制摊派,要科学有序进行》一文。作者:江德斌。

文章指出:

关于18岁以下的人群,现在还没有比较系统的Ⅲ期临床数据。也就是说,目前阶段主要针对成年人接种,老人和青少年则要再等等。而且全民免疫也并非所有人都接种,部分人有过敏症状,或是体弱、基础性疾病多,因此不能接种,只能实现被动免疫保护。

由此可见,不可能实现全部人都打疫苗,只能实现较高的接种率,以降低感染率,阻断传播路径,对全社会起到保护作用。至于部分地方采取的强制摊派任务,不分人群一律接种的做法,乃是违反自愿接种政策、违背科学规律的乱作为,会给一些不适合接种的人,带来不可测的健康风险,比如过敏反应、诱发疾病等。而且,此举破坏了公开自愿原则,引起民众的反感抵触,反而适得其反,不利于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文章明确指出:鼓吹全民接种是违背政策和规律的!这个评论比央媒评论在用词显然更加尖锐一些。

羊城晚报发布了《疫苗接种不能“用力过猛”,需“绣花功夫”》一文,作者:戴先任。

文章指出:

……不能强制推行,这实则考验基层的精细治理能力,考验基层的治理水平。反之,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恰恰暴露了一些地方基层法治能力的欠缺与治理能力的不足,也暴露了个别管理者的懒政思维:不想耐心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只想一蹴而就,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尽快完成任务。

显然,这篇文章表达的一个重点是,对某些地方政府过于急切的做法提出批评。

风雨锐评认为,这种情况恐怕与某些主流媒体的造神运动有关,拿着鸡毛当令箭,致使基层一些人员错误地认为几个西医网红的说法能够代表国家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所列举的国家卫健委文件、各个官方媒体的评论,都是在近三四日之内出现的,所以一般人并不了解情况。

并且还要指出,现在各大媒体都有一定的运营自由,并不需要事事听从上面的指令。所以有的文章可能只是出于作者个人的感受,文章发布只得到了直接上司的点头,并没有更深的背景。这就更意味着疫苗接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人存在不同意见,自发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总体看,随着国家卫健委权威文件《首版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的发布,关于疫苗接种问题的争论必将更加激烈,自媒体对于几名西医网红的批评将会更加广泛。风雨锐评预计,未来一个月内(4月份),将会有好戏可看。这场大戏甚至可能会延续到5月份、6月份。

风雨锐评去年底即已指出:2021年中西医之间的驳火,会相当激烈。西医利益集团利用举报,不断地封杀一些言论,并采取了封号的手段。(风雨系列公众号即多次被封。)因此表面上看,争论似乎平息了一些。

但是,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必然越大。由于疫苗接种之事,这种争论必然再度发酵,而且这次发酵可能比任何一次都更为猛烈。因为它关系到十四亿人的切身健康利益。

在这里要重申风雨锐评的观点:疫苗接种是一件好事,但是必须按照科学规律来。目前在三期试验仍不成熟广泛的情况下,不断地鼓动全民强制接种,可能存在着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没有问题。但是对少数敏感人群,可能会影响今后的健康。对于极少数特别敏感人群,甚至存在生命危险。因此,绝不能采取强推的办法。接种必须在分步、有序、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网红砖家的强推言论,不能再继续扩散了!

老百姓里面有没有反对风雨锐评观点的?有!而且不少。

比如,有人在后台留言:你没有失业,不知道失业者的痛苦。我们希望尽快实现普遍接种,以便于开放旅游,恢复生计。

确实,疫情以来,一些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特别是文娱体育旅游餐饮行业,受到的冲击之巨大,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但是风雨锐评仍然要说,试图通过普遍接种,在短期内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疫苗只是减少感染风险,不是消灭新冠病毒,更无法杜绝疫情传播。

并且普遍反映:人类身体对冠状病毒的记忆甚差,大多数人可能只有二个月到半年的记忆免疫期。这意味着过半年就必须全部重打一次疫苗。·14亿人普遍接种这样浩大的运动,到底有无必要?

是到了反思网红砖家言论的时候了!


央媒反对强制接种,媒体大战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