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捷:五四运动有感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首页>用户>本用户 条目>香港问题:个人观点>用户:吴军捷

近日在香港四处走走,看到一些对纪念五四有点啟发的,就教如下:
  (一)
  今年,是五四一百周年,五四到底給中國帶來了什麼變化?它的真實意義何在?如何才能正確理解五四,反思五四,如何才能啟發香港青少年去紀念這個日子?
  帶著對這個問題的思考,連續幾個周六,我都走出去,看一看,聽一聽,以求得到啟發。
  3月23日,我在荔枝角公園,參加了香港一個大型教育團體組織的歷史嘉年華,他們試圖用一些玩樂的形式,向青少年介紹五四運動。
  嘉年華之前,組織了一系列的問答和創作活動,有不少中小學生參加,先有熱身,繼而在大會表彰,手法是不錯的。
  大會約有十幾間學校,舉辦了二十個攤位游戲,用各種方式,介紹五四運動產生的原因、過程,五四新文化的影響。攤位是學生自己創作的,有創意,也貼地。學生們很熱心,拉著參觀者向自己的攤位跑,不厭其煩地讓老少朋友玩得好。
  學生們還編了幾個話劇,介紹了蔡元培與五四運動、一個青年女子反對封建婚姻、一班青年人在農村推廣新文化。演得還算認真投入。
  值得留意的是,一班中四生,熬了三四個通宵,新編了模仿當年的一份報紙,集了名人名句,宣傳民主與科學,狠批了孔家。他們把中國文化畫成一条龍,而這条龍是抗拒現代化的。
  在整個活動主調中,傳統文化是作為被批判的反面出現的,五四人物中對傳統批評最力的魯迅得分最高,李大釗最低。與學生交談,他們最欣賞的是魯迅對禮教的反對,以為五四是反專制反獨裁的運動,而不是一個愛國救亡的運動。
  更可惜的是,沒有介紹五四一百年後,中華民族的命運和今天青年的歷史擔當,只是把五四作為一段逝去的歷史來演译。


  (二)
  又一个星期六,听说香港一家专门出历史教科书的出版社,举办关于中国历史教学的研讨会,赶去听一听,学一学。
  得到讯息如下:
  1,著名的香港史学者梁炳华用他的亲身经验,说明对历史的兴趣,来自於有情怀老师的培养,他们教会了他从周边事物中探究历史因由,讲历史最緊要的是提起學生的興趣,要讀得開心,而中史尤其是香港史,有大量的故事和戶外考察活動,是最有條件做好的。另外,要學生投入,關鍵是要讓他們有事做,比如搜集一段史料,比如讓他們用新的方式銓釋歷史故事。「指一條好路教你行」的方式己不適用當代青少年。
  2,有科技公司介紹,教育历史正嘗試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来開展。該公司用了相當時間,制作了長洲太平清譙的APP,可以让學生从不同的方向、角度進入現場,去体验實況,與各式人等交流,並可以用這個軟件來加工制作,加上自己的創意,甚至加槍加炮,想像成一場戰爭,编成打機游戲。現時青少年很多歷史知識是從游戲機上來,但史實、場景、道具都不精確,提供了許多錯誤觀念。而學校大多配備了360度相機,平扳電腦,已有條件讓老師帶領學生去實地考察、制作,花心思用学生开心的方式去傳播正確的歷史觀念。
  3,任課歷史科主任提出,學生学习動力何來?學中史能幫忙入大学?找到好工作?都不是。香港规定,中国历史在中五前是必修科,但中五后選中史只憑興趣。大学入学看中、英、数、通识加两门选修,俗称4+2。对中史有兴趣,或想靠這科拉高分數的人少之又少。一間學校通常只有一、二十人。全港DSE會考報中史的從2012年起,每年减少三千人,今年只剩六千余人。不扭轉跌势,今后就會灭科。可否大學入学由4+2,改为中、英、數加三門選科改為3+3,増加一些因興趣而選修中史的學生。他还说,中史会考題目也令人難以捉摸,比如連續三年都出有關國共二次合作的試題,五四運動是考學生“罷買日貨是否成功?”
  4,出版社介紹,目前中史的課時很難分配,要教三千年,多個課題與世界史、文化、社會等內容交叉,實在很難取舎。实际教学靠各校自主的延伸研習。
  我的思考是:由于前段香港取消了国民教育,连带取消了中国历史的必修。現在虽经努力争取,通过由明年开始,中国历史列为中五前必修,但配套沒有解决。现在仍是香港中史教育最壞的時代,当然也有条件把它變成最好的時代。但不能光喊口号、光靠增加拨款,而是要須對中史整体的教學方針、內容、方法、課程安排,与其他各科及升大学的配合有一個真正的反思和改變,才能达到社会的期望。
  正如我的一个小校友,凤凰卫视“领航者”主持人于盈在达沃斯论坛上所说,面对新时代,最需要改变,也最难改变的是教育。
  香港的教育,尤其是历史的教育,实实在在拖了香港发展的后腿,不在这个根本上下死工夫,光靠社会团体去做工作,只是“放烟花”。


  (三)
  4月6日,星期六,我到香港中央图书馆,参观由几家爱国团体合办的五四展览。
  听说中联办新来的副主任作了个开幕致辞,很受欢迎。这个過千平方米的展览真是规模宏大、制作精良。用了几百幅历史图片,把五四前的時局,五四的过程,五四时的香港,五四人物逐一作了介绍,不可谓不全面、系统。另外,用了近1/3的空間介紹了中國七十年的發展,是一個典型的正統宣傳。
  作為必備節目,這個展覽無可厚非,但我看著,總有些戚然。
  因為,除了開幕那天,陣容鼎盛,熱鬧非凡之外,其余日子,相當冷清。我前后去了三次,最多人的一次,偌大的場面,連我只有32人,人少的时候,不到20人。最遺憾的是,基本沒有年輕人來參觀。
  又因為,這種狀況,歷年來沒有什麼大改變。展覽是靜態的,基本無聲無息,沒有互動,沒有打卡點,沒有引起青少年興趣、開心的地方,也沒有精心設計的小小紀念品。
  還因為,鑒於這種方式對我們重點宣傳的對象:當今的香港青少年效果甚微,幾年前,我們已經嘗試用各種看得見,摸得著,玩得上的道具,互動的方式做過相當成功的展覽,不打任何廣告、不用組織學校團體,就自發來了數萬青少年。已有的經驗,為何不可以再用,并加以發揮?
  更因為,對五四運動的主旨,其與中國發展和香港的內在邏輯關係,如何繼承五四、超越五四的核心精神,在整個展覽中沒有好好鋪排,以求啟迪人心。光是歷史事件的陳述,現狀的展示,缺少文化靈魂的貫穿,引不起香港青少年的共嗚和代入感。不費心設計一些香港青少年感興趣,與自己前程息息相关的事項,對不少已經與祖國有疏离感的香港青少年吸引力不足,整個形象與內地展覽無異。百年五四這個深刻的文化課題,表現的深度配不起主辦單位的身份地位,似乎也對不起一百年這個大日子。苦功不夠,只從會場派發的圖片冊,仍是三十年前我與李國強合作編印的翻版,就可見一斑。 也許我是吹毛求疵了。


  (四)
  用生命铨释生命
  4月13日,又是一个星期六,应一位小学友赵元元的邀请,我去参加台湾纪洁芳教授的讲座,听一听,学一学,啟发思路。
  纪教授认为人的生命要有意义,除了成就自己的能力,还要有关怀社会的胸怀。生命教育就是探索生命意义,澄清生命价值。她确信即使在现代商业社会,用爱、用孝义,不信东风唤不回,这年轻的一代是有希望的,单看我们如何用心引领。她创造了许多活泼生动, 多元的体验活动 。比如她让孩子挂着一个鸡蛋,保护它三天两夜,体会生命来之不易。比如用绘本回忆自己的生命得失及对未来的希望。比如做生前遗嘱感恩父母家人,评价自己的人生价值。她把一个人应对自己生命、对社会的尊重和负责,落实到一件件具体而微的小事上。她用自己如火的热情,几十年的实作干劲,引燃别人理想的火种。把在台湾开创的这门本土生命教育发展得技繁叶茂,并引进了内地,在治疗汶川地震后遗症的工作中,在重建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中作出了贡献。这就是“用心”。
  听纪教授讲课,那种谆谆善诱的爱心,顺手拈来的教法;看她的教材,深刻的哲理与感人的个案,使人觉得她真的是用自己的生命去銓释生命的要义。也正如她赠我书上的题词,是:入读生死书,出交天下士。
  午休时,我与纪教授及香港合作者分享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一位中医师说,结合义诊,给受众讲阴阳平衡,天人合道,理解生命价值更为有效。一位国学研究者说,中国的天道伦理,确实可以医治这个走火入魔的现代世界,但会不会太迟了,人类21世紀必有大難,可能難逃劫。
  與這些有心者相处,我恍然悟到:一百年前國家面臨列強瓜分,五四先賢以民主科學為旗帜去救亡,自有其積極意義,但把傳統的文化一概打倒,是為不智。西方現代文明,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階梯,但不是終結。中國的發展可能是并行不悖的另一條路,相互如何共處,正是五四一百年需要用心思考的課題。我們應該走出二元對立的格局,真真切切的用心總結我們一百年做錯了什麼,做對了什麼,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把自己凌駕在別人之上,才可以開創未來一百年的正確道路。五四先賢以及后來者用他們的生命證明了他們正確的和試錯的價值,換來了中華民族大難不死的新生命,今天的我們及下代,需要的是以我們的活力生命,以及即將發展起來的人工智能,去解決千古以來的大国之爭,人與自然之爭等難題。愛恩斯坦的智商200,開創了人類科技的一個里程碑,聽說到2040年,人工智能的智商能达到爱氏的一万倍,还有什么今天难题不能解决呢?站在前后一百年的历史关口上,我们的责任应该是“用心”引导当下的青少年去关注星辰大海,发挥更多的幻想创新力?而香港在一国两制过程中的小小烦恼,真的不要影响了我们培育青年的大计。
  诗经《黍离》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在这个世界,能通达于事理,通达于人情;做事坚定,不屈不扰;承担命运,不怨天,不尤人,就好了。
  再用纪教授的书题结束这几篇小文:在别人需要的地方,看见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