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會是香港否極泰來的開始?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危機,會是香港否極泰來的開始?

——吳軍捷

  一場突而其來的新冠病疫席捲全球,造成了自二戰以來的最大災難,世界亂作一團。武漢遭災,失去幾千生命。在中央政府的號令下,各路醫護大軍馳援武漢,舉國傾力支持湖北。武漢及全國人民付出極大代價,困死了病毒的傳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跟隨全國的防疫,香港勉強守住了防線。但是,新冠全球肆虐,其危害之深、廣,尚不知胡底。香港前段受到重創,今日又在輸入感染的前沿,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 能否邁過生死坎,開始否極泰來?

一, 疫中有疫

1, 疫前己疫

  在這場引起全球經濟大衰退、大蕭條,危及現代文明的大疫之前,香港已經染疫。去年中開始的“反修例”運動,從反對政府的一項政策,鬧到要推翻政府,要香港獨立;從有大量市民同情的青年示威發展到難以控制的街頭暴行;其規模和烈度對政府的打擊,超過了香港史上的任何時候,對國內、國際上的影響也史無前例。可以說,在世界大疫爆發之前,香港已有大疫,如果沒有中央政府的力撐,特區政府的管治已是芨芨可危。

2, 疫起有因

  香港之疫的深層原因,就是社會結構的深層矛盾。要點有三:第一,香港的當家人及主流民意錯誤以為堅守過去的一套就能保持穩定繁榮,缺乏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性認識;第二,治港骨幹是殖民政府留下的官員,他們不認為政府的基本責任是要保護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第三, 未能處理好香港在區域和全球經濟競爭中的角色,以及在國際政治中的定位。 由此,本來有大好發展前景的香港,活生生地走上了一條堅持原教旨資本主義,保護壟斷資本,承繼官商共治殖民遺風,被《經濟學人》定義為最嚴重的“裙帶資本主義”(即教條、貪婪、腐敗的資本主義)之路。在人均GDP高於許多發達經濟體的前提下,香港沒有失業保障,沒有退休保障。貧窮人口達五分之一,二十多萬人住在人均僅五平方米的劏房. 年輕一代失去對未來的希望。沒有這個內因,任由什麼勢力挑動,也掀不起這麼大浪。

3,疫中生疫

  2014年香港的占中和去年的動亂,之所以能動員大規模的民眾參與,其根本動力是由於上述的深層次矛盾,積累了對政府管治的不満。但運動沒有實在地去追究當政者的種種不是,尋求解決辦法,而是去“追後臺”,無謂地上綱上線,被別有用心地把矛頭引向了不可能實現的錯誤方向。這種群眾運動的荒謬性,在歷史上屢屢發生,遠至文革,近至“黃馬甲”,可惜當局者迷。 瘋狂的運動帶出了兩大疫症:其一,是把香港徹底割裂為兩大族群,凢事都以顏色劃線,以壓倒、消滅對方為要務。其二,不顧客觀現實,踐踏人性倫理、道德法紀,進退失據,甚至以沒有底線的 “攬炒”去達致目的。此兩症令社會禮崩樂壞,嚴重背離了香港「同舟共濟」的核心價值,從根本上損害了整個社會的免疫力。

二,疫外有役

1, 「同舟共濟」是香港的首義

  香港這條船,滿載著時有爭拗的乘客,在波瀾詭秘的大海中航行多年,大家明白,無論如何,乘客都不能在這個有限的空間裏打鬥起來,也不能全側向一邊,否則,船非沉不可。這種同舟共濟的自覺意識,是保證香港穩定繁榮的首要文化元素。

  家和萬事興。有道是,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凡事錙銖必較,分得清清楚楚,一定爭拗不斷,也有違中囯人講究靈活性、模糊性、空白性的通達圓融處事方式。  

  船上人打成一團,在風高浪急,迷霧重重的太平洋上能不翻船?

2, 擺正香港的位置是立命之本

  香港以港口為本,盡用地利時差,法制空間,順天應命,成就了若干個世界中心,賺盡了「買路錢」。資訊技術迅猛發展,中國大陸全面開放,己或多或少削減了香港位置的獲利能力;中美貿戰、新冠肆虐,使全球化一時逆轉。在全球化中最得利的地方,必然受到最大衝擊。香港這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本身產業畸型,內癆嚴重,自傷未愈,未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一定難逃迎頭而來的厄運。

3, 最危急的時候

  時至今日,無須引述太多數據指標,就可以知道香港已處未知經濟前路何在,民心極不穏定,社會衝突激化的危急關頭。香港這條船,已觸上冰山,束手待命,只有傾刻覆滅,或慢慢沉沒之分。誠然,這條船上可能有1/5的人可以跳船,曾經的豪華郵輪,船上還有直升機、救生艇,頭等艙的客人以至某些掌舵人可以輕易離去,指望他們再現鐵達尼號船長、紳士高尚情操的機會不大,大部分的乘客將被拋到深海,自求多福。

要改變命運,只有打好理順人心,拯救經濟兩大戰役!

三,同舟共濟,否極泰來

  易經有雲:陽極生陰,陰極成陽,事物沒有絕對的好壞,泰與否,得與失,會在片刻間達到轉變。不知道是不是蒼天眼,在香港烈火熊熊之際,對疫症的恐懼暫時澆滅了聚眾街頭,裝修私了的衝動。倏然而來的經濟肅條,令無憂少年感知了攬炒的後果。向死而生,香港似乎有了否極泰來的機會。

1, 轉危為機需要大格局

  香港之疫,新冠是外來感染,嚴防死守,等待疫苗,總有解決之日。重要的是要生成自身免疫力,正氣存內,才能邪不外侵。必須直面和解決社會的深層結構問題,即是要認真弄清楚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究竟要怎麼搞的問題,徹底改變執政思維。深層次結構矛盾無法通過某個政策或人事的變動來達到,卻能夠在一個大危機,大變局的關頭,站在更高的格局去挖掘到問題本質,下決心動大手術去改變它。只徘徊在個別政策的爭論,勢必延誤解決香港深層次結構矛盾的時機。

  君不見,在香港社會佔有最大資源的財團對拯救香港仍置身圈外?諸多的社團組織並不是力聚人心,幫助醫療機構工作,而是各謀私利?廟堂內兩派仍不聯手,只為自身席位爭鬥? 對比中國內地各方齊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社區嚴管,守望相助;英國七十多萬人當志願者;歐美全民為醫護鼓掌;香港如何自處?背後原因又是什麼? 香港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發展前景以聚攏人心,沒有一個可以信賴的政府去彌合社會撕裂,去帶領人民決斷地找到經濟出路。只把所有問題歸咎於外力,轉危為安將有如緣木求魚!如果以為趁抗疫能壓住前段走偏了的民情,靠派錢能解決香港的結構問題,可能引致香港再一輪的沉淪。

2,理順人心,才是大義理

  要轉危為安,首要理順人心。理順人心,須有大道理,抓住主要矛盾,即是要講清楚香港要搞什麼樣的資本主義?這是基本法,一囯兩制最重要而最被忽略的議題。作為市民眾生來說,最簡單的是要有一個公平公正,人性自由的社會,不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如何去做,許多問題需要去探討,重要的是要有改變不合理現狀的開始,要有當政者的承諾。

  還要有個小道理,要安撫前段做了過激行動的市民,了卻一個心結。有些訴求,政府不妨考慮:修例已經撤銷;動亂產生的原因應該深入全面的調查,以防止今後這類事件的再次發生;拘捕人員中,經審判後,有些認罪好,年紀輕的可以特赦;在整個過程中執法人以至領導人,如果犯了錯誤,可以追責。這幾點做了,相信相當部分的人心可以理順。

  香港有難,靠少數人不能力挽狂瀾,總要讓更多人合力才好。君子有道,小人退也。小心謹慎地研究民情民意,注意人的感受,不要逼到小人走投無路。因勢利導,以人為本,把香港最大多數市民當作一家人看待,以愛心解開疫情爆發以來百姓的心結,使大家都成為這條船上的主人,才能走出新天地。

3, 破局,需要大手筆

  人所共知,香港深層次經濟結構問題最大的表症就是房價冠絶全球,衍生出其他無數的弊端。政府建設為低下層兜底的公營房屋,同時給私樓巿場以價格自由,這條正路多年來受阻於地產界的貪得無厭和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值此危急之際,建議政府推出兩年大建公屋三十萬套計畫,以打開解決深層次問題的缺口,重振信心。

  目前輪候公屋在冊近三十萬戶,輪候期至少五年,有些長達十年。兩年內解決積存戶,至少近百萬人直接受益。其後的輪候者,包括許多青年,可望三年上樓,會大大改善他們的人生規劃,改變對政府的信心。建設三十萬套公屋,估計耗資一千五百億,耗地三百公頃。除了政府手中的地,地產商手中囤的地,也可以先免補地價,參與發展,三五年後視當時市場酌情補收。這樣一來,三行有工開,土地變活成產業鏈,大家有生路。這項投資於香港勞動力成本的計畫須特事快辦,也衝擊政府的官僚作風。作為補充,政府還可以考慮進口內地組裝的「地球倉」貨櫃式酒店房,它自帶太陽能及淨化水系統,無需地基、下水道。只要在通水電的地方就能擺放。面積16平方米,售價30萬元,可用30年。花上150億,半年內就可以有五萬套臨時房屋(青年宿舍)供應。

  另外,大疫之時,失業和破產是離我們最近的危機,而「活下去」是所有市民的最低要求。香港社會保障太少,遇到危機市民未必能得到及時救助,尤其在社會割裂的當下, 臨時派錢,各方爭搶,一下用掉二千億,多年積存很快會用光。因此,建議發行三千億元救港債卷,用作為全港市民兜底。豁免資產審查,讓暫時失去謀生手段, 未能在現行社福政策下受惠的市民和弱勢社群, 尤其是沒有生活來源的老人保底,讓全體港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保住基本的生活。債卷首先動員大財團(包括中資)認購,可要求在九七之後賺錢的公司,按其純利百分之幾作為良心目標數,否則,如何體現社會責任?對弱勢社群的態度,是社會道德的標誌,要恢復倫常道德,既得利益者怎能不率先作出大貢獻? 汶川地震時,香港捐款逾二百億元,這次救自己,更應該盡責。疫後,政府即應建立失業援助和全民退休養老制度,而不是以小修小補的關愛基金應付民意。

  以上兩個建議,實質上是要求政府和既得利益集團負起彌補制度缺失的責任,在災難面前給全港市民一顆定心丸,才算真正的全民抗疫,才是善治的開始。目前,香港還有條件這樣做,只要「活下來」,香港人自有求變的韌力和搞好經濟的智慧!這顆定心丸派出了,還愁沒有選票嗎?

4,香港人要有大眼光

  上面所說,仍是用錢解決問題,而凡用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真正的否極泰來,需要香港人有大眼光。

  大眼光之一:此次疫情很嚴重,各國國內民粹民族主義上升,互相封鎖,全球化一時倒退,但是它不足以顛覆整個世界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過去四十多年主導美國與中國兩大經濟體明爭暗鬥的軸心並不是意識形態,而是基於世界和平與合作互利的理性現實主義。中美之間,大勢是鬥而不破,合作還是主流。而香港所處的地理位置、歷史淵源、經濟命脈依賴及政體都註定了只能站在中國的一邊。如果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的人,只有離開。

  大眼光之二:全球戰新冠病疫的發展,終究會走上國際合作的理智道路。其後,可能有個世界經濟「脫中」的階段。而拜歷史所賜,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必然是中美之間,各區域交流合作之間最好的溝通橋樑。坦白講,中國內地與外界社會有阻隔,香港就有敏銳捕捉時機,促使雙方關係緩和,黏合國際合作協調的圖利空間。

  大眼光之三:經此大疫,各國安全性考量會上升,中國亦然。任何外國沒有理由,也沒有能力改變。基本法23條的立法必定加快, 今後,安全事務歸國家,自由發展歸香港,是必然之義。

  也就是說,國家的駐港機構、駐軍和外交部專員公署,要把國防和外交真正管起來。要在特區政府保安部門的配合下,管理在港領館及外國涉政治社團,偵破外國敵對勢力在港的破壞並繩之以法,出手鎮壓一切恐怖活動,真正切斷外敵對香港的干預和破壞。在23條的統制下,特區政府也應大力取締港獨行為,使香港人有一條清晰的紅線。

  紅線之內,香港市民得在基本法規定下,繼續享有民主自由的權利,選舉立法會,選舉特區行政首長,並承擔選舉帶來的一切後果。大疫之後,或者在未來半年之內,香港應該有個大變,既要戰勝輸入的新冠病疫,又要戰勝自己的內疫,大家行其所當行,止其所當止,防其所當防,才有否極泰來的一天。。

4,否極泰來,全在一念之間。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命運,從根本上是由內生因素決定的,人們面對共同敵人,社會受到巨大衝擊破壞後,大白其情,往往更易融合,跨過分歧,超越糾結。我們不要錯過了這個時機。只要目標正大,方向明確,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終將達到否極泰來!

  二次世界大戰當中英國首相邱吉爾說:千萬不要浪費每一場危機。(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就看當家人行與不行了。

吳軍捷 20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