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担任上海市委常委,迫害过很多干部,1982年被判刑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在复旦大学历史系的过往中,有一个人堪称极为特殊的存在,如今已是耄耋老者,每月能够领取到微薄的退休金,他便是朱永嘉。

如果你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实则并不稀奇,而要说起当年影响朱永嘉人生轨迹的那几个人,熟知历史的人一定会感到触目惊心,他们便是: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

看到这,你自然会明白,曾经新中国最为动荡的岁月成就了朱永嘉,而他的人生也因此走向没落,最重要的是,这位曾担任过上海市委常委的文人,借由他之手,不少干部遭受过迫害,甚至在1976年局势向好之时,依旧选择负隅顽抗。

有人说,朱永嘉的前半生注定沦为了时代的牺牲品,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有着被时代裹挟的悲哀,虽说他的人生历程的确没什么可以借鉴的积极意义,可从这个视角回看当年那段特殊的历史,还是值得后人多多深思的。

1931年,出生在江苏无锡的朱永嘉,平凡的家境还是让他接受了不错的教育,长大成人后,通过自身努力,他被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录取,在建国之初,这样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而朱永嘉也不负众望,尤其在秦汉史、三国史、明史方面造诣颇深。

朱永嘉01.jpg

大学毕业后,因为优异的成绩,朱永嘉被留校任职,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如若没有动荡时期的到来,他大概率会成为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翘楚。

可就在此时,十年特殊时期毫无征兆地席卷了中华大地,朱永嘉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写。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中一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出现开启了动荡时期的序幕,而这一篇署名姚文元的文章恰恰是朱永嘉帮助其完成的。

从那之后,朱永嘉得到了姚文元一伙人的重用,进入上海市委写作组并成为了直接领导,在此之后,他还创办了《学习与批判》、《朝霞》等杂志,深度参与并主导了动荡时期的舆论导向。

此时的朱永嘉可谓平步青云,虽说他的工作关系、组织关系还都隶属于复旦大学,还身为复旦党委常委。

最巅峰时,朱永嘉身兼数职,出任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革委会常委、市委写作组组长、上海市革命大批判写作组总负责人。

在他的回忆中,姚文元一直都很欣赏他的才能,也对他很是尊重,不曾指责或辱骂,就连朱永嘉创作的文章也几乎一字不改地发表。

600px

可努力的方向错了,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错上加错的存在,在成为姚文元一伙人的智囊之后,1974年,在姚文元的指示下,朱永嘉利用舆论工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批现代大儒”、“批周公”的浪潮,甚至影射与诬陷周总理。

1976年10月6日,姚文元等一行人终于被铲除。

10月8日,朱永嘉先后来到《文汇报》、《解放日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上海分社布置任务,还提出了“四个还我”以及“一月革命风暴万岁”等口号。

10月12日,就在中央准备派出工作组进驻上海前夕,上海市常委召开会议,一众人商量对策时,朱永嘉又站了出来:“打嘛,干嘛,打他个巴黎公社,虽败犹荣!”还提出要广播告全市全国人民书。

好在,当时在上海主导风向的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一行人,经过权衡利弊后没有选择负隅顽抗,而朱永嘉也就没能翻起更大的风浪。

此时的朱永嘉深知局势已发生天翻地覆,不久之后,自己也会大难临头,可此时的他内心却极为平静,回到家后,他对老母亲做了一番交代:“看样子,我可能会被关一段时间,时间还不会太短,给我送点书来吧,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一类的,我好带到里面去读,不用太担心,肯定是没有性命之忧的,党内没有杀头的先例!”

之后的朱永嘉被安排去往日本仙台进行访问,原本可以借此机会流亡海外,可他还是选择登上回国的航班,下飞机后便被带走进行隔离审查,在提篮桥监狱整整待了5年。

1982年,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朱永嘉做出正式宣判,以“反革命罪”判处他14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他依旧坚持在狱中研究历史。

1988年,保外就医的朱永嘉得以回到上海老家过着平静的生活,虽说59岁的他编制还在复旦,却也不再算是复旦的老师,每个月可以领到200块钱的退休金,学校还给他发了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对于这样的安排,朱永嘉感到很知足。

600px

再后来,他得到了一份长期给台湾三民书局整理古籍的兼职,还为《唐六典》、《容斋随笔》、《春秋繁露》等古籍做注释,才算有了更多的收入。

2009年,经魏承思引荐,朱永嘉被推荐给上海商业精英讲历史,从这一点来看,他的历史学科造就依旧是有目共睹的。

虽说过去种种到此已经尘埃落定,可很多人对于朱永嘉当年的选择依旧抱有疑问,最主要的是,以史为鉴的他如何会在当初做出负隅顽抗的选择,与历史中诸多相似事件做类比,朱永嘉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在作茧自缚。

有关于这个问题,朱学勤曾无数次追问朱永嘉,在他口中:“人家待我不薄啊!”源于此,朱学勤才会对朱永嘉有着这样一番评价:“士为知己者死,这就不是1948年入党的共产党人了,而是巴黎公社油彩下的中国古士人。”

不过,当年中国历经的十年风雨,对于太多人来说是浩劫也是噩梦,这也注定了朱永嘉当年的坚持是不可取的。

如今的朱永嘉已是一位92岁的老者,虽说没能重新回到讲台,他的很多著作还是得到了肯定,比如《读史求是》、《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等等。

一路的波折还是让他活得通透不少,而他当年选择勇敢面对过错还是值得肯定的,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不想跑,一人做事一人当,做人这一点骨气总要有的吧!”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不知朱永嘉的选择是否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