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家上学”出天才少年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本版8月19日一期出版后,一位望子成龙的读者打电话,询问“在家上学”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能够培养出天才少年。这个问题提得好。在上一期的文章中,因为限于篇幅,没有展开。其实,在最早兴起在家上学的欧美,这也是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话题。

  简言之,因为在家上学,有更具弹性的时间、空间和内容,使得自由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得以实现,也就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为子女做出在家上学的选择。根据美国教育部的数据,全美至少有85万名儿童在家上学,而10年前仅有36万。在纽约市,去年共有1800名儿童在家上学。

  对于这个现象,纽约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斯蒂芬森分析说,除了对学校的不满外,还跟美国的社会潮流有关。与过去女性纷纷走出家门寻找自己的事业相反,现在很多妇女为了多跟孩子在一起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在成功解决在家上学的法律问题的同时,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专为儿童在家上学用的教材,专门的网站也层出不穷,为在家上学的儿童及其父母提供支持的民间组织也发展得很快。

  在中国台湾省,为子女申请在家上学的家长也逐年增多。在大陆,也开始出现在家上学的个案。比如上海少年於杨,四年级的时候由于搬家,转学的事一时处理不好,父亲便让孩子在家上学,由自己负责课程设计与培养目标。比较在校学习,於杨表示更喜欢在家学习,理由是效率更高:“我每天睡到九十点钟起床,学到中午12点。下午1点学到六点,中间有一个小时体育活动。吃了晚饭后学到8点,然后看看电视、上上网,10点睡觉。”

  看来,在家上学能够充分激发於杨一类学生的学习潜力,并且避免了在学校里因同学间学习能力的不同导致的相互牵制,由此,容易出所谓的“天才少年”。在自学期间,於杨获得了一系列数学竞赛荣誉,包括可获免高考保送大学资格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现在,还未进入大学校门,16岁的於杨已经完成了大学数学专业一二年级的课程。

  但并非每一个自学能力强,并且愿意在家上学的孩子都能如愿以偿。首先父母不能是双职工,要有专人负责孩子的学习;专职负责的人还要具备足够的耐心,一定的辅导能力。为了指导和配合孩子学习,於杨的父亲不仅停薪留职,还买了很多数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给自己充电,在儿子身上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

  不过,虽然在家上学在欧美国家越来越风行,但仍存在广泛争议。美国全国教育协会认为,在家上学不能给学生全面教育,并通过一个正式决议,倡导实行严格规定,包括全部课程需经州政府批准、家长施教须持有证书,等等。

  事实上,在中国少年於杨家里也曾有过分歧。身为大学教授的母亲担心孩子脱离集体环境后,对他的社会化成长与人格培养有负面影响。

  我相信,随着国民富裕程度的提高,对子女教育方式的选择也会趋向多元化。事实上,不论孩子是在学校接受教育,还是在家上学,其学业都与家长的参与有关。因为在任何情况下,积极、恰当的家庭支持都是子女健康成长的不可或缺因素。


2004-08-26 09:03:54 来源:《南方日报》萍者


转自自导联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