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5后”青年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思考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每一代青年都要走好当代的觉醒之路
——一个“95后”青年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思考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思考1.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这份来自领袖的希望,穿透历史,照亮了当代青年人的前进方向。这让我想起当年浩浩荡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直以来,它都饱受误解和抹黑,其实这一历史事件的背后,也寄托着毛主席对那一代青年人深切的期盼目光。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作为一个“95后”对这段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张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国土上铺展开来的、亘古未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内涵无比深刻,其影响极为深远,它早已作为一份记忆,永远刻进了中国人的脑海。梁晓声的作品《人世间》就是从他所理解的角度,讲述的一个很典型的中国家庭因为上山下乡改变了全家人命运轨迹的故事。前期同名电视剧走红的背后,也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一历史事件因曾经参与而产生的关注感。以小见大,这一宏大的历史事件直接且深刻地改变了全中国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我的爷爷奶奶就是亲历者,他们有时还会为那一代人没有得到很好的学习机会而感叹,感慨时代大潮下个人命运的身不由己。
一直以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文革”一样,都是毛主席受到极大非议之所谓“黑点”和“有力例证”之一,经常被作为“靶子”重点攻击。所以,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如何理解当时主席的所思所想、出发点和目的,是理解毛主席的一个大关口。
诚然,关于这个历史事件,由于一直是敏感话题,在公开平台上能够查找学习的资料并不多,能够完全、无顾忌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就更加稀少。特别是这一问题涉及到敌我意识形态战的核心争夺战场,网络上的内容更是鱼龙混杂,挂羊头卖狗肉者甚多,若无清醒头脑和大量实践认知,极难辨别好坏真伪。我通过多年的亲身经历和思索,把自己的所得归纳为一句话:上山下乡是毛主席高瞻远瞩之下,基于历史规律、社会现实和人的认知规律作出的宏大构想,忧思深切、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一、从历史规律看,是突破桎梏、破开周期,为共和国培养后继者的宏大构想。
历史的规律总是冷酷无情的,从来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种规律宏观表现在历史趋势上的“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毛主席和黄炎培在延安的“窑洞对”早已青史留名,但我相信,他关于历史周期率的思考从未停滞。以矛盾论的观点来看,决定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永远是内因。历史上朝代的更替,无论是最终亡于外患还是内乱,终究是源自统治阶级的腐败变质和利益集团的尾大不掉。例如:秦看似亡于陈胜吴广、刘项大军,实则亡于二世愚昧而李赵失控;宋看似亡于金蒙铁蹄,实则亡于文私武娇;明看似亡于八旗铁骑,其实亡于东林结党……
王朝百代如过眼云烟,历史的悲欢成毁,早已数不胜数,把理当作看故事看得津津有味者固然可笑,若真正深思背后其原因则细思极恐。王朝的后期,往往既得利益者疯狂与民争利,上层完全凌驾于底层之上,而知识分子往往由于群体利益的绑架和个人私利的考虑,或鲸吞或蚕食,一步步瓦解王朝的统治根基,其表现就是腐败变质。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腐败变质?仅仅是个人或者时代原因吗?这是个大问题。在刚建国时,尤其值得一代共产党人思考,是不是到了新中国,经受了革命的洗礼和党的教育,就不会再有腐败变质了呢?从实际来看,显然不是,这一历史趋势仿佛就像洪水猛兽,堵亦不是,疏亦难能。说到底,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统治阶层与统治基础的分离。特别是表现在作为统治阶层构成及其来源的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上。王朝兴盛时,知识分子往往作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先锋,走在历史大潮的前列;而王朝中后期,既得利益群体一旦形成,知识分子不但不能发挥先锋作用,反而因为脱离基层,毫无情感和思想根基,成为了阻碍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阻力。这个问题,是历史周期率的核心所在和集中表现,看似也是规律的一部分,无可拂逆,无法阻挡。
但是任何规律发生作用都是有条件的。毛主席的伟大就在于,他深刻地认识规律,不是因循守旧、无所作为,而是把握规律、革新图治,通过改变一切剥削王朝兴衰规律赖以发生作用的条件,走出一条与以往统治阶层根本不同的新路。如果是要为了事业和目标,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从来都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哪怕知其不可为,亦要为之。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他向历史周期率发起的挑战之一。就像当年流传那首诗所忧思的,“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于是,毛主席和党中央作出决策,想用这样的一个运动,改造这一代青年人,让他们真正成为老一辈革命者事业的继任者。因为就当时来看,很多城市青年人的认识与现实是割裂的。当然,这一现象现在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已经演化到更加危险的程度。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思考2.jpg
这就不禁让我想起了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让我印象极深的一段文字。那是雷榕生写北京知青刚刚到达陕北时的感受,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句“被沿途光秃秃漫无际涯的黄土高坡所震撼”,“完全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革命圣地、与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语言中的茫然、失落、震撼,真的无比真实。他也说,他们多次参加过“学军”、“支农”等劳动锻炼,可在真正到达祖国最广大、最真实的乡村时候,内心犹有如此之震撼。可见一时的、带有体验生活想法的劳动,并不能给人以根本的思想认识冲击。那么,当时的红色传人,到底能否继承和人民的血脉联系,守住千万英烈牺牲才建立的人民共和国?试想,那时候经受极多的锻炼和先辈感召的知识青年尚且如此,这如何不令我们思索,如果任由其如此走下去,中国的未来将到何方?
回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这本书的很多处都提到,习总书记的立志之路、从政之路、思想之路的起步都是在这七年的知青岁月里完成的。更重要的是,习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思想根基、行为作风等等极为重要的“人生第一粒扣子”,都是在陕北的黄土地里扣好的。所以习总书记自己也说,他是黄土地的儿子,这是北京的学校永远给不了的东西。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位完全在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人民领袖,从大的历史高度去看,就是由这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催化出的、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涌现出的、站在历史最前沿的英雄。习总书记自身的经历不仅完美地诠释了人民史观中群众与英雄的辩证关系,更直接地证明了这一历史事件的伟大内涵。事实能够证明,这正是毛主席以历史为基、斗争为浪、苦难为潮,大浪淘沙、沙去而金现,最终磨砺出了共和国真正的继承者,也造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掌舵人!
二、从社会规律看,是改造青年、贯通上下,为未来埋下种子的深刻期待。
从实际效果来看,上山下乡最终推动了中国的基层建设和知识的普及,也解决了当时大量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就业和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还记得八九十年代,全国很多基层地区车匪路霸横行、治安混乱,是经过了一波又一波的“严打”和扫黑除恶,才有了当下我们身边感受到的世界一流治安,而且正是因为这份稳定,才有了我们取得发展奇迹的基础。回想改革开放之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社会问题?窃以为,其直接原因就是在于就业,青年无业则无所事事,无所事事则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党中央高度重视保就业工作的原因,也是习总书记在谈到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多次强调稳定是前提的原因。但是这些仍旧只是表现,我还是想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以求借此得窥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历史规律的逻辑,微观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选择,而个人命运轨迹总是一定社会条件的必然产物。以明太祖朱元璋当初对明朝制度的构想为例,他希望人人生而有业,官为官户,军为军户,民为民户,人民各自安分守己,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老死不相往来。但他考虑了很多,却没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所以只能是他的乌托邦幻想。因为阶层必须流动,也必然流动,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举例具体而言,成功者的第一代因为创业有成而阶层跃升,成为上层。因为其本身成长经历就具有下层工作经验,能够认识社会现实,才有自己的执政做事的实践基础。但社会总要新陈代谢,老人一但逝去,后继者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历练,必然产生认知与理论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很大官宦子弟,从小生长在富足环境,又哪知“先人曝霜露,斩荆棘,始有尺寸之地”,自然“子孙视之不甚惜”了。如此守业,无论是执政还是经商,这业终究难守得住。这也就是历史上诸多“二世祖”、“败家子”出现的原因,以及“富不过三代”的深层次原因。不然,试看历史上许多“中兴之君”,哪个不是历经磨难,几乎重复了创业者的道路才能成功?历史上早已有无数人证明了这一点(当然资本主义为了资产世袭而做的种种尝试及其实现的部分效果,暂不在此讨论)。这也是除了土地兼并等经济因素之外,历史周期率的一个深层社会原因。
表现的背后是逻辑、是规律;而只有不同的社会条件,才有不同的社会规律起作用。毛主席的伟大在于,他在认识到规律之后,能够在有预见到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设计。比如他在“窑洞对”中,回复黄炎培的答案就是,紧紧依靠人民,靠人民监督的力量,就可以打破历史周期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想,就像他安排毛岸英经受的锻炼那样,他安排后辈经历这样的历练,除了解决社会问题和就业以外,更多的是一份对后辈饱含的期待。他希望后辈们能够在摔打中强筋健骨,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生活里打牢自己的思想根基,这份期待何其深切,何其真诚!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思考3.jpg
1964年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那天用稿费宴请下乡知青代表邢燕子、董加耕和劳模代表陈永贵、王进喜
三、从认知规律看,是打破藩篱、丰富认知,为后来者打牢根基的良苦用心。
现在很多人都有所感受,当前网络上经常弥漫一种“贩卖焦虑”的恶劣风气。细思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实就是网络时代,由于自媒体发声者的门槛而引发的“幸存者偏差”式的信息茧房所导致的认知不对等。网络上经常存在的“何不食肉糜”的言论,更是这一现象的激进体现。比如有人说在抖音“人均月入过万”,在知乎“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这让我想起了,2020年5月总理在记者会上提到,我国有六亿人每月收入低于1000元。其引用数据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这不由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新时期的新式“何不食肉糜”之可笑。包括此前许多写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伤痕文学”,不可否认,有很多人的命运在这一历史大潮中受到这样那样的冲击。但是我始终认为,决定人命运的始终都是自己,如同决定事物发展的终究都是内因一样。把命运归咎于外力,只怕恰恰是他们悲剧的原因,也是他们改造不够彻底的表现。
这让我想起了我大一寒假回到家的时候,尤其是回到乡下老舅家里帮忙干农活的时候,看着眼前熟悉无比却又略显陌生的乡村土地,我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先是想起近一年来在广州习以为常的灯红酒绿、都市生活、高楼地铁,眼前的一切在对比之下竟是如此落后、破旧。但随之而来的,确实是一种震惊和鄙夷。我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大城市再美也不是我的家乡,这片土地生我养我,子不嫌母丑,我怎能产生这样的想法?随后我因为这个念头,进行了深入的思索,人心喜新厌旧,人性好逸恶劳,产生这样的念头十分自然,但是绝不能成为所谓“脱离底层”的理论基础!因为人永远不能脱离自己精神的根,一旦沉迷于眼前霓虹光幻、灯红酒绿的小资生活,整个人也会陷入对物质的崇尚,最后陷入越求越空,越空越求的境地,何其可悲!!温铁军教授在八次危机(现在改成了十次危机)中讲到:中国广阔农村的作用就是为社会托底,农村是最后的退路,当下很多青年人在大城市里虽然过着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但实际上大多被房贷和各种消费压得直不起身,想留留不下,想走,可回到县城,因为专业和收入等种种原因,又无容身之地。也许正是城市化一定程度上让农村不再是最后的退路,才导致了种种现象的出现吧。
由此引出认知规律的思考。我想,人的认知总是局限于身边一定范围的环境的。这也是大家为什么会感觉到“知行合一”如此困难的原因,因为很多场景和亲身体验,完全不可能仅通过读书就可以获得。这也是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实内涵。其实,对于读书的理解,不能看得太狭义。书籍只不过传递智慧的载体,书籍只是形式,其内涵在学习。书应该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只读具体的“有字之书”,极易让人变成纸上谈兵的书生,无法读出行动的道理。所以习总书记一直强调要“脱鞋下田,撸起袖子”,就是要告诉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探索真理。脱离实际的理论,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命,不能长久。
我想,读历史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的所有行为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违背规律而一意孤行者,哪怕个人能量通天彻地,最终也只能是如压弹簧,压之愈深,反弹愈烈。可毛主席,是一个站在历史巅峰,乃至于超越了历史桎梏的人,他又怎么会不明白这样的一个简单的道理?可正是毛主席对于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促使他作出了这些决定,就像他说的“我没有私心”,他的用意,值得我们不断深刻思索。我想,对于这些决定对他个人造成的后果,他不是没想到自己要“准备好粉身碎骨”,可他想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向历史发起挑战。即便这是悲壮的征途,但他也并没有被打败,坏人们以为他死去了,就会人亡政息,一切也会恢复过去,甚至重复当年的历史周期率。可他的正确恰恰在于预测了一切之后,播撒下了种子,而他种下的种子在未来反过来证明了他的正确!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他认识到了历史的无情冷酷和规律的不可逆,甚至预见到了即将出现的一切。于是有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不夸张地说,目前共和国的一切成绩和优越性,都是基于这一套设计基础之上的。我们只能在享受这套制度带来的红利中,感悟他设计时的初心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是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战,每一代青年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觉醒之路,在这条路上,“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作者:初心可鉴;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