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知青赴生产建设兵团档案解密”的源代码
←
知青赴生产建设兵团档案解密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font size="4">当年,行将告别学校又无升学机会的老三届们拼命去兵团“屯垦戍边”,一方面是因生产建设兵团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生活待遇有保证,组织系统有人管;还有更重要的,大多数年轻人对紧张严肃的军事生活也抱有幻想。 知识青年的家长们也觉得把孩子交给兵团更为安全和放心一些。在这样的形势下,行将告别学校又无升学机会的青年学子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去兵团,响应毛主席的号召!” 屯垦戍边一时间成为他们热望的地方。无论是出身好的“红五类”,还是“黑五类”,把成为一名光荣的兵团战士作为他们未来道路的首选。然而,党中央有明文规定,生产建设兵团招收城市知识青年必须符合国家的政治条件,必须采取一定的工作步骤。 当时的工作安排分为八大步骤: 组织落实 兵团招兵人员与各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等机构商讨招收知识青年方案,确定征招人数,指定招兵学校。 动员 由兵团招兵人员和各学校革命委员会、工宣队、军宣队等共同组织宣传活动,召开动员大会或誓师大会,鼓励初、高中毕业生写决心书等,广泛宣传前往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意义,并讲明加入生产建设兵团的条件。 报名 各校毕业生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填写毕业分配志愿表,并展开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名活动。有两个以上兵团招兵的学校,允许毕业生选择去向。 体检 安排报名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毕业生进行体检。各兵团一般规定参加兵团的知识青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身体条件不适合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或有严重慢性病、传染病者不予录取。 政审 对报名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毕业生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的标准一般为“本人作风正派,家庭和本人历史清楚,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有下列情况的毕业生,兵团不予接收: 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子女,本人表现不好者; 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子女; 直系亲属被镇压者; 有海外关系或社会关系复杂而不清楚者; 本人道德品质败坏或思想反动者。 录取 宣布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毕业生名单,发放录取通知书,并告知启程时间,发给乘车证和购物证等。 准备物品 被录取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人购买生活必需品,并把箱子等大件行李按时送到指定地点一同发运。 启程 安排车、船等,将被录取者陆续送往生产建设兵团,届时在学校或车站等地举行大规模欢送活动。 各兵团基本遵循同样的模式,先后展开了招收城镇中学毕业生工作。 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三届们成为军垦系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黑龙江兵团1968年成立后,立即着手安排接收城市知识青年的工作,当年接收北京知青l.5万人,上海、天津知青各1万人,本省知青1万余人,并准备在1969年接收20万名知识青年。1969年,黑龙江省实际接收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老三届知青21.2万人,其中17.6万人被安置在生产建设兵团和兵团系统外的国营农场。至l970年底,黑龙江兵团共接收知识青年35万人,其中北京知青9万余人,天津知青4万余人,上海知青lO余万人,浙江知青近4万人,其他都是来自黑龙江省内各大、中城市的知青。截止l975年底,黑龙江兵团共安置下乡知识青年39万余人。 内蒙古兵团1969年接收了来自北京、天津、呼和浩特、包头、保定、上海和浙江等地知识青年50843人,l970年接收知识青年26580人,l971年接收知识青年20886人,三年共计接收知识青年98999人,其中北京知青26642人,上海知青5575人,天津知青l4871人,浙江知青9127人,来自河北省保定、唐山、张家口等城市的知青6659人,来自山东省济南、青岛市的知青5600人,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集宁市的知青19273人,来自内蒙古各盟的城镇知识青年及零星加入的知青11252人。 首批前往云南垦区的北京知青55人,于1968年2月8 日出发,2月21日到达云南西双版纳的东风农场。后来成立云南兵团,这批知青大多转入兵团。1970年6月底前,云南兵团接收了北京知青8330人,上海知青27236人,云南知青9073人,四川知青3900人。l971年,云南兵团接收四川知青4万余人。根据l973年10月的知识青年情况统计,在册知识青年95128人,其中北京知青5035人,上海知青35052人,四川知青41712人,昆明知青7229人。截止l974年8月,云南兵团安置下乡知识青年l0万余人。 广东垦区l968年安置上山下乡知青46071人,l969年广州兵团成立,垦区原来安置的知青均转入兵团,当年又接收知青29452人。l970年,接收知青27187人;l971年,接收知青9416人;l972年,接收知青l833人。至1973年底,广州兵团共安置知识青年ll万余人,主要来自广州市和海口、湛江市及广东其他市县。 甘肃农建十一师1964、1965两年接收了来自天津、西安、兰州、张掖、武威和山东淄博的知识青年l.4万人;1966--1969年接收天津、兰州和山东知识青年1.4万人。兰州兵团成立后,农一师和农二师先后接收知识青年5300人,其中兰州知青2860人。 新疆兵团从1961一1966年接收上海、北京、天津、武汉4市和浙江、江苏2省知识青年12.7万人,其中上海知青为9.7万人。1967--1975年,新疆兵团接收城镇知识青年l0万余人。 江苏、湖北两个生产建设兵团各接收知识青年5万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接收知识青年3万人,江西生产师和江西省属国营垦殖场共接收知识青年8万人,其他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师接收的知识青年都在2万人以下。 1968一1971年,参加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牧场的知识青年比例逐年增加。l972年以后,各兵团人口趋于饱和,安置知识青年的能力大大下降。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大批加入生产建设兵团,很快改变了原国营农场系统人员构成的比例关系。据总参谋部l972年的统计,全国生产建设兵团共有职工292万人,其中知识青年近ll0万人,约占38%。接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最多的黑龙江、广州、内蒙古、云南4个兵团,由于历史的原因,知青所占比例有所不同。比例最高的是内蒙古兵团,由于留用的原农场职工不多,新调入的复员转业军人也只有l万余人,在职人员中知识青年占了77%。黑龙江兵团虽然原有25万人的职工队伍,但几年中超量安置知识青年,使知青在在职人员中的比例达到了65%的水平。云南兵团知识青年与原农场职工等各占50%。广州兵团接收的国营农场职工队伍庞大,新加入的知识青年,只占在职人员的25%。 姜成武 节选自丁晓禾编著《尘劫---知青畅想曲》 来源:北京知青网 </font>
返回至
知青赴生产建设兵团档案解密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